<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了打造浈江区小学数学学科实践新课程的“优秀团队”,促进骨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打造互动合作的立体式团队学习、研究、实践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效应,营造一种学习型组织的教研文化,更好地促进工作室教师专业的有效发展。2020年12月23日这天下午,邓莹源小学数学工作室成员聚集一堂,在浈江区教师发展中心五楼研训室举行了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会议由工作室主持人邓莹源主任主持,本次会议有三项活动:第一项是由邓莹源主任主讲工作室的“昨天 今天 明天”;第二项是由邓主任讲“问卷设计与开发”;第三项由工作室各版块负责人汇报本版块的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一项</p><p class="ql-block"> 由邓莹源主任主讲</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昨天 今天 明天”</p> <p class="ql-block"> 首先,邓莹源主任以“昨天 今天 明天”为题,与大家分享了工作室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工作情况和展望。邓主任先让全体成员闭眼倾听一段美文朗诵,大家闭眼凝神,只听得朗读者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在缓缓道来,讲述一朵花儿为了开放而需要经历整整一年的积蓄;观察一粒种子,体会生命发芽的喜悦……聆听结束后,邓主任讲了她之所以安排这么一段聆听活动,是希望我们工作室成员牢记积蓄的过程、学习的不停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经过几年的磨练,很多工作室成员都已经晋升为学校的中层或高层领导了,是不是就不用再努力了呢?邓主任举了一些她参加广东省领航教研员培训活动的例子,讲到参加培训的领航教研员们,有很多都已经是校长或集团校长甚至有的是地方教育局局长,可是他们都表示会一直站在讲台,不离开课堂,一直行走在一线教研路上,只有自己亲自实践,获得的案例、经验才是有血有肉的。邓主任激励大家以教研为乐、以学习为伴,不断成长。</p> <p class="ql-block"> 回望昨天,五个闪亮的脚印子:</p><p class="ql-block"> 1.理论学习,提升素养。</p><p class="ql-block"> 年初的工作室会议,工作室成员进行了集中理论学习,并布置大家多读书、勤写读书笔记,还发放了工作室成员每人订阅的数学杂志《小学数学教师》;开展了资源编写,为小对勾教育网站创编和输送了四、六年级全册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数学童话故事的编写,并已经有近二十篇成型稿件。工作室成员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输出,提升了素养。</p><p class="ql-block"> 2.示范引领,彰显智慧。</p><p class="ql-block"> 上半年工作室骨干成员对全区600多名数学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以课例作为示范,以讲座作为引领;下半年进行了新教师培训和去仁化的输出培训。这些培训经验的积累,让我们思考,往后的培训我们还可以更加聚焦主题,尝试做成课程链,扩大工作室的影响范围。</p><p class="ql-block"> 3.校本支援,传经送宝。</p><p class="ql-block"> 在本学期校本专业支援活动中,工作室一共派出6组导师团队,每组每月对被支援学校进行2次有针对性的校本支援活动 ,目的是致力于“让每一间教室都有优秀的教师”。我们这样做了,实现了支援团队与被支援教师共成长的好局面。</p><p class="ql-block"> 4.教研助力,一路同行。 </p><p class="ql-block">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进行了线上线下教研、收集了大量教学资源、优质习题、单元电子卷、数据等,并进行了整理推送,使各校教师实行线上线下教学使用都极其方便,粘手可得。特别线上教学期间做了大量工作和贡献,每周的教学计划发布,教学资源推送以及每周四晚上的主题教研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后来的线下教学期间,下半年的工作越来越务实,比如课题培训、课题研究申报前培训和结题培训等,提高了我区小学数学教师科研课题的质量。</p><p class="ql-block"> 5.课题研究,共享成果。</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目前共有课题数:省级课题:4项立项、2项在研,市级课题:2项立项、2项在研。呈现百花齐放、遍地开花的工作室教研局面。此外,在2020年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研究与应用过程中,浈江区有幸荣获“新世纪小学数学2020年度优秀基地”称号。</p> <p class="ql-block"> 思考今天,需要完成三项工作:</p><p class="ql-block"> 1.复习课资料的整理编写,包括知识汇编、分项练习、易错题集、基本题集、关键题集、微课视频包等。</p><p class="ql-block"> 2.复习课备课指导。重点帮助校本专业支援学校被支援教师备好复习课、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实效。</p><p class="ql-block"> 3.理论学习,尤其是有关“问卷设计与开发”的学习。随后邓主任布置落实了有关资料整理的各年级负责人分工,并交代大家要抓紧时间着手了,临近期末,正是开展复习的准备阶段。</p> <p class="ql-block"> 展望明天,我们丝毫不能懈怠:对于未来的工作,邓主任计划了7点:</p><p class="ql-block"> 1.下学期的辩课、赛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2.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资源评比活动,</p><p class="ql-block"> 3.半月堂——线上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4.资源建设(教学资源、数学故事、高阶思维);</p><p class="ql-block"> 5.校本支援(校级联合教研、备课、磨课);</p><p class="ql-block"> 6.同步课堂,课例研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二项由邓主任讲“问卷设计与开发”</span></p> <p class="ql-block"> 邓主任从六个方面讲了“问卷设计与开发”:</p><p class="ql-block"> 1.基本概念;</p><p class="ql-block"> 2.问卷结构;</p><p class="ql-block"> 3.设计原则;</p><p class="ql-block"> 4.开发方法;</p><p class="ql-block"> 5.排版布局;</p><p class="ql-block"> 6.发放问卷;</p><p class="ql-block"> 7.问卷星。</p><p class="ql-block"> 对设计的原则部分作了重点强调。这样的学习为工作室全体成员打开了一扇“问卷设计”的知识之门,让大家对“问卷设计”的知识有了全方位地了解和认识,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第三项</p><p class="ql-block"> 由工作室各版块负责人汇报</p><p class="ql-block"> 本版块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来自赖新小学的倪韶武副校长讲述有关“高阶思维”的资源建设与工作安排。</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来自浈江区浈江实验学校陈剑主任汇报2020年11月12日去广州参加广东省资源建设会议的情况,并对我们工作室资源建设作了具体分工,计划了时间节点,同时讲了有关校本专业支援要完成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随后是南枫小学陈燕副校长以“因为有你 点亮岁月”为题,主讲了有关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和“半月堂”研讨工作计划,并与大家分享“彩视APP视频的制作方法”。</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和平路小学叶海宾副主任讲述了有关工作室网站的部分工作。</p> <p class="ql-block"> 邓主任还介绍了工作室版块的其他几位主要负责人:和平路小学的袁玉梅副校长负责竞赛活动;浈江小学的叶远志副校长负责工作室公众号;区教师发展中心培训与评估室的陈海连负责工作室宣传工作;吴礼和中心小学朱满忠副主任负责工作室教研活动的组织。工作室其他成员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各版块负责人的工作,大家齐头并进,携手将工作室各项工作做实做好。同时,邓主任介绍了几本值得一读的书籍,鼓励大家多加学习阅读。</p> <p class="ql-block"> “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浈江区邓莹源小学数学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一群有着教育情怀的“浈江小数人”,大家齐心协力,小小的工作室定能发挥强大的作用,助力浈江教育阔步前行。</p> <p class="ql-block">撰稿与编辑:陈海连</p><p class="ql-block">摄影:叶海宾 陈婧鑫 黄玉华</p><p class="ql-block">校对:陈燕 袁玉梅 陈剑</p><p class="ql-block">审核:邓莹源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