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乡过年是有很多的习俗和禁忌的。</p> <p class="ql-block"> 先说习俗吧。</p> <p class="ql-block"> <b>团圆</b>。腊月二十三,小年一到,便拉开了过年的序曲,远在异乡的游子无论再忙也应回乡与家人团圆。七八十年代,奶去世前,始终是8口人,奶奶、父母和我们姊妹5个。奶奶和父母本身就在家,我们5个求学的地方离家也不远,很容易实现团圆。</p><p class="ql-block"> 过年团圆的日子,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浓浓亲情。</p><p class="ql-block"> 现在过年,同样期盼团圆,却再也难以实现了。孩子远在北京,父母冬天长居海南。我们几个也人到中年,正是内外忙碌的时候,过个年不是少这个,就是缺那儿,再难凑齐了。</p> <p class="ql-block"> <b>祭灶</b>。腊月二十三,我们那里也称小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这一天,母亲都会买些又粘又甜的麻糖,放在灶王爷的像前,以求灶王爷在玉帝那里不能讲坏话。</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是信以为真的。</p> <p class="ql-block"><b> 扫尘</b>。“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因“尘”与“ 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p><p class="ql-block"> 那时,母亲一向重视,动员了我们姊妹五个去做。</p> <p class="ql-block"><b> 贴对联</b>。到了大年三十,热热闹闹的过年就正式开始了。清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贴门神和春联。其实,其他家的春联也许早在腊月二十八就贴上了,我家往往要晚一些。因为很有书法功底的父亲总是在帮邻里写好后,才为自家写的,需要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才能完成。</p><p class="ql-block"> 不知怎的,那时,一贴门神,总会想起《白毛女》里的两句唱词:“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便觉得这门神贴得太有必要了。</p> <p class="ql-block"><b> 上坟、祭祖、去宗祠</b>。咱中国人讲究团圆,在过年这样的盛大节日里,不仅生人要团圆,亡故的亲人也要回家团圆,这样就必须请亡亲来家过年。于是,大年三十下午,父母会领上我们去上坟。到了坟地,摆上供品,放了火鞭,对着坟头便开始对先人发出邀请。</p><p class="ql-block"> 只是这些年,母亲信了基督教,便再也不领我们上坟。我们只能自去。</p><p class="ql-block"> 祭祖,是年三十、大年初一每顿饭前必做的。既然把先人请回来,总得供着呀。至于跪下磕头请他们率先享用时,他们听到了没有,不清楚,反正最后,好吃的东西都到了我们肚子里。</p><p class="ql-block"> 去陈姓宗祠,拜望列祖列宗,也是过年必做的一件事。一般由父亲领着,听他讲陈氏家族的沿革。</p> <p class="ql-block"><b> 守岁</b>。年三十,除夕,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因为其与新年的第一天首尾相连,于是也就有了熬夜迎新的习俗。在儿时的记忆里,全家围炉夜话的温馨场面终是难忘。</p> <p class="ql-block"><b> 四连顿</b>。从大年三十中午起连吃的四顿饭,俗称“连四顿”。三十中午开始吃过年的头顿饭,凉盘热碗几个菜,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晚上吃饺子;五更起来还是吃饺子;大年初一中午最为丰盛,凉调热炒,最好吃的都要拿出来吃,主食是吃大馍。酒作为奢侈品,印象中是没有的。</p><p class="ql-block"> 这四顿饭,彻底满足了胃一年的需求,也把这年也推向了最高潮。</p> <p class="ql-block"><b> 放鞭炮</b>。大年初一零时左右的鸡鸣声响起,家家户户要燃放鞭炮。睡觉之前,还要放三个响炮,叫“关门炮”,防止鬼神进来。五更起床先放三个响炮,叫“开门炮”,迎接新年到来。</p><p class="ql-block"> 放鞭炮时,我都会偷偷拆下一些鞭炮,揣在兜里以便在以后的日子里零放。</p> <p class="ql-block"><b> 穿新衣</b>。除夕之夜,睡觉之前,母亲便会把全家新年要穿的新衣服、新鞋子、帽子放在床边,方便我们起来时换穿。</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过去了,母亲在寒冬之夜、煤油灯下为我们缝制新衣、赶做新鞋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仿佛如昨。</p> <p class="ql-block"><b> 压岁钱</b>。初一早上,父母总会给我们姊妹五个发上点压岁钱。或二角、或五角。都是他们精心准备的新钱。</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最愿意做的就是去到姥家,姥给的压岁钱总会多点,尤其是八零年的那个春节,居然给了我10元。因为那一年,台海关系缓合,离散多年的二舅从台湾辗转给姥寄回300元。</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二舅终究没有等到开放老兵回大陆的那一天,便溘然长逝。</p><p class="ql-block">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如今,早变了味,毫无意义了。</p> <p class="ql-block"><b> 唱戏</b>。我出生于六十年代,从记事的时候起,直到八零年求学离开家乡,每年的春节,村上都会组织唱戏,都是《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著名剧目。虽是群众演出,却有扳有眼,让人看得如醉如痴。其中的很多台词,至今依然耳熟能详。</p> <p class="ql-block"><b> 打灯笼</b>。在八十年代离开家乡前,村里在每年的正月十六、十九晚上,都有打灯笼的习俗,至于说为什么这样做却从无人深究。</p><p class="ql-block"> 灯笼都是家里大人做的。那时候,人们的动手能力都很强,扎出的灯笼有圆、有方,有夌形,也有船形,颇为精致。而用作照明的往往是一根10cm左右的红蜡或小油灯,就粘在灯笼的底座上。</p><p class="ql-block"> 天擦黑以后,小孩子们便提了灯笼鱼贯而出,确实没有灯笼的孩子也会拿了一截废旧三角带点着。很快,整个大街便成了灯的海洋,颇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终有几个挑皮的孩子使坏,故意推着让两个灯笼相撞,于是便轰的一声,滚起两个火球,灯笼烧掉了。哭声、笑声随之而起。</p> <p class="ql-block"> 这就我家乡过年的习俗,清规戒律中不乏欢乐,民风民俗中多有幸福。</p> <p class="ql-block"> 我们那里,过年的禁忌也多。</p><p class="ql-block"> <b>最忌讨债</b>。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要债还是向人要债的人这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p><p class="ql-block"> <b>忌说不吉利话</b>。过年不许说“死”“杀”或“饥”“饿”等字眼,更不能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等词汇。要说好话,忌骂孩子,如若孩子初一挨骂,便意味着要挨一整年的骂。</p><p class="ql-block"> <b>忌打扫。</b>忌将垃圾扫出门外。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p><p class="ql-block"> <b>初一忌催人起床</b>。尤其是年初一的早上。认为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p><p class="ql-block"> <b>忌初三访客</b>。除出嫁的闺女要回娘家为过世的父母上坟外,一般是不能互访的。</p><p class="ql-block"> <b>初一、初二忌洗衣</b>,正月15之前不许动剪刀、动针线。</p><p class="ql-block"> 这些禁忌,在儿时,是必须严格遵守的,不能越雷池半步。及至到了城里,就没那么多讲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