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当前因國際COVID-19疫情影響,世界各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樹林濫墾伐、全球暖化、火灾和水灾等現象造成自然生態破壞....,國與國之间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受到较大影响,爲營造自己美麗的家園,呼籲世界各國藝術家用自已創作的作品奉献爱心、維護人类和平、愛護地球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特發起此展覽,讓世界讓人类社會藝起更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The First World Peac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Network Exhibition in 2021 starts to solicit contributions</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5px;">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VID-19 epidemic,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have suffered various degrees of trauma, deforestation, and global warming have caused ecological damage....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have been greatly hindered and contradictory It is also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In order to create their own beautiful homes, we call on art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use their works to move people's hearts, maintain world peace, and love the earth in the name of art. This exhibition is hereby launched to make the world art bette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首屆世界和平書畫網絡展- 這是艱苦黑暗的時代,也是創造美好人心光輝的時代。藝術家們透過對美感的闡述,讓世人看見用真善美甘泉洗滌疫情所帶來的污濁與黑暗,讓人們能夠以歡欣的心情,迎接新的未來!此時此刻冠狀病毒正肆虐地球每個角落,不只擾亂人們的生活,也重重打擊全球經濟,世界各地均遭到或大或小的心靈創傷!人類無虞的生活在恐懼陰霾之中,除了靠宗教的力量之外,能夠撫慰心靈的莫過於藝術,所謂藝術治療的確能撫慰被創傷的心靈!繪畫屬於藝術的範疇,畫家透過自我的思維捕捉靈感用筆墨顏料彩繪造美麗的世界,安定人心實在美妙不過了,也恰逢其時。今年是首屆「藝起世界和平網絡展」明年當人傳承下去。這有意義的活動,當每年必展,希望各位藝術家畫家都能踴躍參與!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旅法名家 陳朝寶 教授恭賀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以下顺序按照投稿时间排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粉彩炭筆紙本 《裸女》 137.5×68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于 彭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55 年生臺北外雙溪,祖籍廣東梅縣,是家中唯一的 男孩,備受父母寵愛,1966 年自我探索雕刻,泥塑, 1968-1975 年學習木刻版畫和水彩畫。 中壢高中畢業後,受美術老師陳亦耕鼓勵報考大學美 術系,不幸落榜之後立志成為職業畫家。退伍之後, 他開始在臺北新公園(今之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擺 攤幫遊客畫像。于彭街頭畫家的生涯,不僅錘鍊了他 敏銳且快速的觀察能力,也練就了一身 人物速寫的看家本領。 1971-1975 年入陳亦耕畫室學習,1981 年 先前往希臘,然後因緣際會的認識中國領事館的職員,取得了前往中國大陸簽證,並展開長達百日的故國壯遊之旅,中國的名川大山開啟了他的藝術之眼。 雖有師承,但從未形成任何家派,亦沒有進入任何美術學院進修,所以沒有傳統堅持家法格式的局限,在創作上能出入中西古今。作品為國內外各大美術館收藏,2014 年過世於臺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 油畫 《靜物》 43×37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方 洵</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54 年生於台灣省新竹市,1978 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1986 年成為第七畫 廊專屬畫家,1986-1987 年發表「門的系列」創作於第七畫廊、1987-1989 年發表「靜物系列」創作於第七畫廊。 1990 年方洵、吳妍妍秋季雙人展於台中雅特藝術中心,1991 年楊興生、賴 威嚴、方洵聯展於台北永漢國際藝術中 心、參加「關懷土地與生活」專題展於 台北永漢國際藝術中心、參加「女畫家 四人油畫聯展」於台北時代畫廊、個展 於台中雅特藝術中心。 <span class="ql-cursor"></span>1992 年作品參加香港佳士得拍賣會、八月協奏曲─楊興生、賴威嚴、方洵 三人展於台中新展望畫廊、1994 年個 展於台中新展望畫廊、作品由省美館典 藏,1995 年作品參加台灣慶宜公司拍 賣會,1999 年參加「1999 新春歡喜小品展」於亞洲藝術中心、個展於台中首 都藝術中心,2000 年「花之招展」油 畫聯展於第雅藝術,2001 年參加「2001 台北縣美術家大展」於台北縣政府文化局藝廊,2004 年參加「2004 台北縣美術家大展」於台北縣政府文化局藝廊。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秋雲紅葉樹無聲》124×63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王南雄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3 出生於高雄內惟。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是黃君璧大師的得意門生之一。後於泰北中學教書。1974 年離開教育界,專注於水墨上的山水。目前為墨研畫會的指導老師,曾榮獲中國文藝學會國畫文藝獎、臺灣省文藝學會中興文藝獎、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第二十五屆中山文藝國 畫創作獎及第十九屆國家文藝創作獎等。曾受邀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國立中正紀念堂、美國舊金山、法國巴黎、韓國新聞中心畫廊及南非金柏利美術館等地展覽。 目前在其淡水住家對面自建「王南雄美術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瓷器《滴水系列之 89》32×30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池上鳳珠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本名張鳳珠,1975 年生於臺東池上,現工作生活於台灣。1997 年起從事部落研究,行旅巴布亞新畿內亞西比克河、印尼伊利安島、亞馬遜叢林、多明尼加與非洲的原始部落進行考察與探索。2005 年旅居巴黎,在巴黎藝術學院研究創作。2010 年入選法國巴黎大皇宮舉辦的「首都藝術聯合沙龍大展」,並於 2013 年受邀參展「比較沙龍」,更榮獲法國泰勒基金會藝術大獎肯定。其青花瓷作品以精筆勾繪或暈染、揮灑青色於白瓷上,輔與鎏白金妝點,傳統的工藝與現代的嶄新手法,頗值一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馬爾他海濱》83×76.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江明賢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出生 1942 臺灣臺中縣。學歷 196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74 西班牙國立馬德里聖.斐南度美術學院畢業(碩士)。得獎 1988 國家文藝獎。曾任 國立臺灣師大美術系 ( 所 )教授、系主任、所長。現任 中國國家畫院院委暨研究員 ( 大陸 )/ 中國畫學會顧問 ( 大陸 )/ 台灣美術院副院長 / 國立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名譽教授。個展 1972-2020 在台灣、巴黎、馬德里、東京、名古屋、福岡、京都、紐約、 舊 金山、洛山磯、香港、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澳門、太原、維坊等地舉行六十餘次。江明賢作品學術研討會 2005 中國美術館 / 2012 中國國家博物館 / 2012 山西美術 館 /2015 浙江美術館。兩岸重要交流2011 應大陸國務院參事室邀請與宋雨桂代表兩岸主筆合繪「新富春山居圖」長卷於中國國家博物 館展出。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書法《蠲雯老人論書》 83×76.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杜忠誥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8 年生於臺灣彰化縣埤頭鄉,日本筑 波大藝術學碩士,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 士。曾任台師大副教授、明道大學講座 教授等。農家子弟出身,以得 1949 前後渡台諸大 宗匠鉗錘,精究筆法,兼擅各體書,作 品在台灣屢獲大獎。創作與學術兼行並 進,為實力派學者型書法家,經常應國 際性大展邀請展出。著作有《說文篆文訛形釋例》、《漢字 沿革與文化重建》、《漢字美學──杜 忠誥文字書法論文集》、《池邊影事》、《研農聞思錄》、《凝煉與幻變──杜忠誥七十書藝展》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壓克力京和紙《律動的精靈》140×70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丞 雨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台灣高雄人,現居於台北 ,國家一級書法師 ,國家一級美術師 ,國家一級工藝師。溯源藝術文化研究學會創始人 ,中國藝術家協會 秘書長 ,中國翰林書畫院江蘇分院顧問 ,隆祥經濟發展基金會-國際藝術公益總監。師承旅法名家陳朝寶。擅長水墨、油畫、丙稀(壓克力)綜合媒材。2019 年義大利波隆那市政廳館藏。2020 年 榮 獲 International Culture Art Fair(ICAF)2020 亞細亞美術賞美壇最高榮譽抽象畫大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天籟》 135×69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沈 禎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52 年生於台東,政戰學校藝術系畢業。1997 年赴美深造獲藝術碩士,2007 年取得澳洲伯斯市伊迪斯 - 柯文大學視覺藝術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元智大學藝術創作學系。曾任淡江大學駐校藝術家、國父紀念館審查委員;任教於台灣藝術大學、淡江大學及政戰學校、醒吾技術學院。現為中國孔學會、中華倫理教育學會秘書長、國父紀念館策展諮詢委員、並擔任李奇茂美術館館長。學生時代即榮獲台北市北區國畫比賽首獎、全國大專寫生比賽優選;其後又榮獲國軍新文藝金像獎、銀像獎、埔光文藝金像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等。國內、外舉辦過多次個展、巡迴展與聯展;並由多個公私立文化機構典藏。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複合媒材《海草原》 71×49.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沈金源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7年出生於南投,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長年旅居加拿大,為蒙特婁Atelier Circulaire藝術家成員。2009 年 至今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客座專家。2013 至 2015 年及 1994 至 1996 年擔任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理事長。曾經擔任過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的評審、蒙特婁 Atelier Circulaire藝術家成員、駐日本創作海外藝術家、加拿大北美藝術家文化協會秘書長、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龍舟會藝 術顧問等職。多年來往臺灣北美之間,用西方現代版畫技法,透過各種版種,表現東西方文化不同的情境、內涵與生命,不知不覺地就融合了本土與國際的跨文化的元素。早期作品有著東方氣息,中期用西方技法表出東方意象堆疊在心靈版上的一串語碼,有時文字表不清楚,卻被圖象道出。近年的作品,他不但把新科技的感光樹脂版運用的自然貼切,也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圖像語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百鶴圖》 47.5×132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李文漢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24 年出生,安徽臨泉縣人,著名畫家、書法家,畢業於上海美專,長期從事美術創作,頗具資望,歷任臺灣教育部文藝獎審查委員、全國雕塑展審查委員、全國青年美展審查委員、臺灣省美展等機構審查委員等職。20 時歲即獲蔡孑民國畫獎金。1965 年至1968 年連續四年榮獲中日書法交流展的特別獎。1970 年任臺灣中國美術協會秘書長。在任職的 5 年內,主辦各類文藝活動及展覽 104 次,又創立了美協全國美術研究中心及全國雕塑協會,並任雕塑協會秘書長。後又創立當代畫會、中國水墨畫學會、中華全國藝術家俱樂部等。他還曾多次主辦海外《中國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展》、《中國水墨畫展》、《中國現代畫展》等展覽。1990 年李文漢親率臺灣藝術家赴合肥舉辦畫展,李文漢致力於國畫和書法研究,國畫深受海派影響,得力於八大家、齊白石,然後獨創出簡潔剛勁的現代風格。書法由真、草、隸、篆各體遍臨百家之後,而得圓厚雄強之美。現年 92 歲的李文漢,個人的國畫展、書法展先後舉辦 30 多次,被邀參加國際作品展達 130 次,他的畫作及書法,在海內外影響深遠,很多博物館、收藏家、國家元首、各國大使、書畫家爭相收藏,遍及全球。2020 年逝於台北內湖。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吉羊圖》 69×69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李奇茂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本名李雲台,1925 年生於安徽省渦陽縣,生於安徽省渦陽縣李家莊(今利辛縣),在家鄉期間曾與陸化石習畫,1949 年隨國軍撤退來台,畢業於政工幹部學校美術組(今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應用美術學系),韓國檀國大學文學博士。1956 年畢業後,於 1959 年出任母校教職工作;1976 年,擔任國立藝專美術科專任老師及科主任。獲獎包括第 5 屆全國美展金尊獎、第 1 屆國軍新文藝美術金像獎、第 10 屆中國文藝協會美術獎、第 2 屆中山學術文化創作美術獎、第 4 屆國軍新文藝美術金像獎、教育部文化局頒文化貢獻獎等。早年因應黨國政策下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多創作具戰鬥文藝特色的作品,後陸續投入台灣民間風土與人物的采風,以及實驗性的新水墨畫創作,晚年雲遊四海舉辦畫展,獲獎無數,是台灣水墨畫界的戰後第一代代表性畫家。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壓克力畫布《作品 1978 之二》102×76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李建中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23 年生於台灣山東煙台。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居台灣台北,服役軍中。1951 年中尉美工繪圖官退役。1952 年任職私人紡織廠印染工程部設計圖案。1953-65 年開設廣告工程設計公司、印染廠;參加學畫會、美術學會、美術設計協會。1966-78 年組織主持現代畫會;於台北舉行個展十七回。1967-78年現代畫會在台北會展十回。1977 年贊助「藝術何價運動」聯展;美國馬康衛大使推薦,移居紐約。曾經在 1969、1971 年兩度受選代表台灣,參加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其現代畫作品冷抽象型態,來自西方抽象繪畫,也與50至70年代台灣的社會文化環境息息相關,以抽象手法隱藏心理情結,避免政治對藝術的干擾迫害。以創新方式承接傳統,嘗試混合媒材及探索非形象畫風,是 1957年創立的「東方畫會」、「五月畫會」的基本藝術傾向,李建中的藝術也染浸了這樣的時代氣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花團錦簇》 87×46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李振明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55 生 於 臺 灣 省 嘉 義 市。1988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現任台灣師大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台灣彩墨畫家聯盟會長。曾任台師大藝術學院院長,韓國東國大學、天津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台灣美術院院士、曾任台中教育大學、台中科技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所教授。21世紀現代水墨畫會副會長、國際彩墨畫家聯盟秘書長、台中藝術家俱樂部會長、元墨畫會會長。文化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美館、國父紀念館、台北市文化局等之諮詢、審查。全國美展、全省美展、中部美展、大墩獎、高雄獎、中山文藝獎、桃園美展、府城美展、玉山獎、磺溪獎、桃城美展、苗栗美展等評審。個展十餘回,並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聯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顧盼》 69×46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李憶含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台灣省彰化縣人,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學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創作組碩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文學士,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綜合評鑑合格經歷 ,國立台灣美術館美術研習班講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講師 ,香港—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元墨畫會總幹事,台師大美研所一號窗畫會副會長 ,中國二十一世紀現代水墨畫會理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 《墨語》 62×90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李錫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38年出生於福建金門古寧頭北山村,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藝術科。 自1950年代投身現代藝術創作超過一甲子,與前輩陳庭詩、楊英風等人於 1958 年共組「現代版畫會」,也追隨李仲生學習現代藝術,並於 1963 年加入東方畫會,為中後期重要成員。開始創作時接觸木刻版畫,早期作品描繪故鄉金門的生活點滴,刻劃異鄉學子的鄉愁與詩情。以線條為主的創作風格,持續發展終生。創作媒材多元,融合東方傳統與西方現代思潮,創作形式包含版畫、水墨、抽象書法、漆畫、複合媒材及裝置,亦參與文學跨領域合作。1960 年代曾多次代表臺灣參加國際藝術活動,深受各界矚目。2012 年國家文藝獎得主,2009 年獲總統府敦聘為國策顧問。有「藝壇變調鳥」之稱。2019 年辭世,享壽 81 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竹中月》 69×82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李轂摩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41 年生於南投草屯鎮土城里農村家庭,本名國謨。自幼曾牧牛務農,成長在山居大自然的懷抱中,養成淡泊清雅、誠樸自勵的習性。專長水墨、書法、篆刻、彩瓷等,主張藝術應與生活結合,創作傳遞一種平淡生活之美和一股謙和含蓄的生命力,從臺灣土壤裏自然孕育而生,富含在地文化與情感特色,書畫一體的創作,既新且久的圖象,在臺灣的水墨創作史,已有其鮮明的指標性意義。其書畫創作取廣用宏,或以立體陶瓷為畫布,或以刻刀雕刻書法,瓶罐杯盤等實用器皿,經其巧手揮就,更添藝術價值。畫室原名不二齋,現遷居鄉下又易名「一介山房」。2012 年 8 月起於臺灣藝術大學書畫學系授課,因其畫家養成之路,以師徒制及自學為主,與現代的學院科班教育大相逕庭,但也因此擺脫流派、理論的束縛,而能遵古求新、自成一家,對於學界及後學累進水墨教育能量及開創書畫藝術新意尤有助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龍厝》 69×46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邵文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47 年出生於上海市,1952年來台。現任中國書法學會監事、中國美術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家協會會員、台灣藝術學會會員。自幼從名家韓石秋、黃憲國、王瑞琮等國畫名家授以花鳥、山水及書法技法。1961 年 1 月再拜入蘆雁名家天影樓主楊襄雲門下。1962 為名畫家張雲駒收為弟子,專攻水墨四君子,自此畫藝大進獲獎無數。1965 年正式拜入黨國元老梅喬林大師門下。1968 年越戰期間,受邀參加「臺越港名家書畫義賣展」,將義賣之全額捐獻起建「越南崇正醫院」,專為越南華人醫療服務。1972 年開始周遊海外近 40 年。2011 年返國並成祭祖傳正式設敦禮堂畫室於三峽。2015 年 8 月在台北孟焦畫廊舉辦墨韻心畊個人書畫展。2016 年 12 月受邀參加四川內江市海峽兩岸張大千藝術交流活動。2017 年 3月參加安徽滁州臺灣十名家中國畫聯展。2017 年 5 月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會外聯展。2017 年 8 月於國父紀念館逸仙廳舉辦畊墨蛻懷個人書畫展。2017 年 12 月於中正紀念堂參加中國書法學會翰耕墨耘五十五年兩岸書法交流展。2018 年 4 月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參加兩岸藝術家聯展。2019 年敦禮堂畫室遷至台北市民生東路。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覺林寺》35×67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林章湖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55 年生,臺灣新北市土城人。臺灣師大美術碩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兼擅水墨、書法、篆刻與理論。臺灣師大美術碩博士班兼任教授、臺灣美術院院士、何創時書藝基金會顧問等。曾任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主任、所長、美術學院院長等。愛爾蘭藝術設計學院、韓國東國大學客座教授等。國家文藝獎、全國美術展、全省美展、縣市美展評審、國父紀念館與臺灣三大美術館等各類書畫評審、典藏與諮詢委員等。書畫個展受邀於藝文中心、美術館、愛爾蘭東方博物館、羲之堂、創價學會、生活美學館等。國際、兩岸名家交流展於東京、漢城、吉隆坡、都柏林、紐約、舊金山、坎培拉、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等地。書畫作品承海內外美術機構與藏家收藏。1977 國家文藝獎、1987 教育部文藝創作獎、1989 吳作人國際美術獎、2004 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版畫《千禧舞龍》97×71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林智信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36 年生於台南縣歸仁鄉紅瓦厝仔(歸仁村),台南師範藝師科、師專畢業。畢業後先於小學任教,之後投身藝術創作,特別喜愛木刻,且以木刻版畫奠立在美術界的地位。1987年是台灣第 一 位被邀請在中 國舉行巡迴個展藝術家,首展在北京天安門勞動人民文化宮,1989~1995 年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第 3、4、5 屆審議委員、1988~2005 年擔任國立台灣美術館第 1、2、3、9 屆典藏委員、1998~2004 年擔任高雄市立美術館第2、3、5 屆典藏委員、1999~2002 年擔任台南市美術研究會(南美會)會長。過去數十年間不斷以「台灣鄉土」作為創作的題材,版畫《迎媽祖》花了 20 年心血的結晶」總長 408 尺,用了68 張全開三夾板刻畫而成,油畫《芬芳寶島》描繪臺灣人文風景的鴻幅油畫,北起基隆嶼、南迄鵝鑾鼻,構思18 年、創作 7 年,耗費 25 載光陰創作而成,由 102 幅組成,每幅寛 112 公分,長 243公分,總長 248 公尺,是世界最大連幅、最長的油畫。《美哉東台灣》自 2014 年起、至今仍在創作中的作品,預計花 5 年完成,構成「愛台三部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書法《林資銓上野看櫻花》 137×5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林榮森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66 年出生於台中縣,國立中興大學中 文研究所碩士、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教學經歷明道管理學院中文系、建國科技大學兼任講師,公務經歷台灣省諮議會簡任秘書、台灣省議會議長辦公室機要秘書、彰化縣政府新聞處處長,擔任公職近十三年,每年考績均列甲等。現職南投縣文化局局長。書法經歷獲獎包括全省美展連續三年前三名並取得永久免審查資格、國父紀念館全國青年書畫展第一名、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第一名、台北市美展特優 ( 首獎 )、青溪文藝金環獎第一名、、國軍文藝金像獎第一名、南瀛美展書法類南瀛獎得主、全國美展第一名、中興文藝獎書法類得主、中山文藝獎書法類得主。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壓克力畫布《自信生命力的雙人頭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60.5×72.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吳炫三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42 年生,台灣知名畫家、雕塑家,宜蘭縣羅東鎮人。以原始藝術的抽象表現為其個人風格。喜愛探險,早年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曾留學西班牙、美國紐約市,師事台灣著名畫家廖繼春、陳敬輝、李石樵。1970 年代吳炫三前往非洲、中南美洲、北極、大洋洲等地的蠻荒地區旅遊寫生,作品在台灣、美國、加拿大、巴西、法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瑞士、南非、日本、韓國、中國都展出過。曾出版的書籍有《非洲獵奇》、《吳炫三隨筆》、《原始世界的傳奇》、《南太平洋的傳說》、《萬里塵沙》。曾獲得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吳三連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以及法國藝術文化騎士勳章。目前定居法國巴黎,工作室的位置就設在立體派大師畢卡索的附近,有向畢卡索致敬的意味。早期學院性格濃厚、以自然及生活風景為主題的繪畫,自 1979 年以來經由自然原始地區部落踏旅而發展出的「陽光時期」、「南太平洋時期」、「紅黑白時期」的多元系列創作,以及藝術家以直覺將行動繪畫導入東方哲學「氣」與「道」的水墨實踐,及 2000 年以後探討人性的蒙太奇式影像拼貼等較少正式展出之創作。1979 至 1980 年第一次深入非洲蠻荒地帶,他在納米比亞撒哈拉沙漠停留了一年的時間。撒哈拉沙漠的陽光很乾淨、很新鮮,陽光就像是「蜜蜂針刺」的感覺。畫面的呈現以金黃色系為主的「陽光系列」應運而生。1995 年發現「陽光系列」的作品在畫面表現日益奔放而且豔麗,雖然表現性強烈,但卻想起表現派的作品,而立體派的風格也不時出現在作品中,決定結束此一系列的創作,開始轉向從中國哲學思想的出發。由於對自然的喜愛,對中國哲學中的易經、老莊思想極感興趣,進而發展出「紅黑白」系列,作品即囊括了沒有結束、絕對平面、陰陽紋與紅黑白等上述關鍵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書法《水墨微笑》 35×68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洛 夫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28 年生於湖南衡陽,原名莫運端,後改莫洛夫,筆名洛夫、野叟,臺灣現代詩詩人。1938 年舉家搬遷至衡陽市,1948 年考入湖南大學外文系,但 1949 年國軍在湖南招考青年入伍,洛夫隨軍隊抵達台灣。1951 年考入政工幹校第一期,1953 年畢業,分發至左營海軍陸戰隊,1954 年與張默、瘂弦合辦了創世紀詩社,後隨軍轉赴金門。越戰後期奉命參加駐越軍事顧問團擔任英文秘書,期間發表了作品《西貢詩鈔》。返台後,就讀於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1973 年畢業,並在同年 8 月以中校軍階退役。軍職退役轉為教師,曾任東吳大學外文系副教授,1996 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2016 年夏返台定居,2017 年獲國立中興大學頒贈名譽文學博士。2018 年出版最後一本詩集《昨日之蛇》。同月 19 日病逝,享壽 89 歲。創作甚豐,出版詩集《時間之傷》等三十七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七部,評論集《詩人之鏡》等五部,譯著《雨果傳》等八部。名作《石室之死亡》廣受詩壇重視,四十多年來評論不輟,英譯本已於 1994 年 10 月由美國舊金山道朗出版社出版。1982 年長詩《血的再版》獲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同年詩集《時間之傷》獲台灣的中山藝文獎。1986 年獲吳三連文藝獎。1991 年復獲國家文藝獎。2003 年獲中國文藝協會贈終生榮譽成就獎章。2004 年獲北京「新詩界首屆國際詩歌獎」。1999 年洛夫詩集《魔歌》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2001 年三千行長詩《漂木》出版,震驚華語詩壇,同年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一,名列首位。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壓克力畫布《門神》 115.5×90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洪根深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6 年出生於澎湖縣湖西鄉鼎灣 村,1954 年就讀沙港國小,1958 年受軍人朱恆耀請託繪畫蔣中正伉儷肖像呈獻,獲頒獎金 500 元及獎狀。1966 年台灣省立馬公高中畢業,1970 年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美術系以國畫第一名,油畫、水彩第二名成績畢業。任教澎湖縣立馬公高中、高雄市立大仁國中、高雄市立高雄中學。1996 年受聘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暨美研所教授,兼任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藝研所,國立中山大學劇藝系,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藝系教授。2004 年獲高雄市文藝獎美術類終身成就貢獻獎得主。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發展小組委員、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文藝獎評審委員。歷任國家文藝獎提名委員、高雄市文化局展演出版物、全國美展、全省美展、台北獎、高雄獎、台灣美術新貌獎、大墩獎、鳳邑獎、屏東獎、府城獎、南瀛獎、桃城獎、玉山獎、台中縣、雲林縣、彰化縣、桃園 縣、新竹縣及全國學生美展、南部七縣市美展等。典藏高雄市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創價學會、佛光緣美術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私立高雄正修大學、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國立馬公高級中學、中國山東濰坊市博物館。個展台北、桃園、台中、彰化、雲林、台南、高雄、屏東、 澎湖個展。慨捐 108 幅畫作及收藏文物,贊助家鄉澎湖成立美術館,新館位置設在舊澎湖憲兵隊〈天后宮西側〉,並以洪根深冠名,2020年底開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版畫《馬戲》 66×46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秦 松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32 年出生於安徽盱貽,16 歲時始習畫於南京,1949 年隨國軍來台後,就讀台灣省立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現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開始學習素描、水彩、版畫。1953 年任教於台北女子師範專科學校(現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隨李仲生習畫,並嘗試在版畫中加入繪畫性的表現。1957 年又與江漢東、楊英風等人創立「現代版畫會」,1959 年加入東方畫會。1960 年以版畫作品〈太陽節〉獲得第五屆聖保羅雙年展榮譽獎,創下個人早期創作生涯高峰。同年作品被認為涉嫌侮辱元首遭情治單位調查,該畫作被查扣,頒獎同時取消,籌備中的「中國現代藝術中心」也因而流產,整個始末稱為「秦松事件」。1969 年赴美展出,全心投入國際藝壇,並選擇紐約為定居地。兼善繪畫與詩文,早期追求抒情浪漫風格,擅將自然景觀的描寫,賦予唯美裝飾之趣味。在接觸現代繪畫之後,逐漸走向形式語言探索。60 年代開始嘗試自動性技法,但不久便進而探討純粹形、色、線的靜觀表現。70年代受到紐約藝術風潮所影響,藉照相寫實技法,開始詮釋各種運動中之瞬間美感。80 年代回歸對於形與色的追求,再度以強烈的色感與線條,呈現人、自然與大地的詩意與哲思。2007年過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瓢蟲》 55×73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袁金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49 年生於彰化員林,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美術研究所。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主任、所長,國內各級美展評審委員。現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教授、萬能科技大學創意藝術中心主任。長年專注於現代水墨的創作、教學與研究,作品融合中西文化繪畫理論與表現技法,並以臺灣特有的自然地理環境、當代人文思想,與 社會變遷為主要的創作內涵,水墨風格獨樹一幟。近年來,袁金塔更運用多元媒材的技法與表現方式,以創作實踐與理論平行,召喚傳統水墨的現代性革命。作品廣獲國內外重要單位收藏。 典藏紀錄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省立美術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花蓮縣立文化中心、美國伊利諾大學博物館、日本福岡博物館、比利時 StichtingVer-annemanFoundation、高雄市立美術館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辟邪降幅鎮家宅》 69×69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唐健風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47 年生於台灣新竹湖南邵陽人,國防大學藝術系畢業,長於水墨人物、漫畫創作、攝影、設計、編輯及出版工作。師事梁石銘、梁中銘、鄧雪峰、李奇茂等,曾多次舉辦水墨人物畫展並參加國內外及兩岸書畫名家聯展。曾獲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美術類、攝影類 ),國軍文藝金像獎等。陸光美展首獎、中興文藝獎章、中國美術協會教育貢獻獎、新文藝金像獎漫畫類、攝影類金像獎多次及壹畫類銀像獎等。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荷韻春風》 112×69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 1, 1);">許文融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64 年生,彰化縣大城鄉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現 任:建國科大教授兼美術館館長、設計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獲聘為全國及各縣市美展評審委員。</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獲 獎: </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2005 年獲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傑出楷模校友,2004 年獲第十一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2002 年獲第四十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藝術金手獎,2002 年獲第 25 屆吳三連文藝創作獎,1997 年度獲中山文藝創作獎,1998 年度獲中興文藝獎章,獲第 43、45、46、47 屆全省美展國畫類第一名,為省展永久免審查作家。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個 展:</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法國、日本、上海美術館、廈門美術館、台灣美術館、佛陀紀念館、2019 年起行願千里世界巡迴展等地個展七十餘次。 1996 年完成費時四年餘創作,高1.8 公尺,長 320 公尺之「台灣風物圖卷」。著作:出版有「許文融作品集」共十五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彩《荷花》53×73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許忠英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51 年生於台北,1972 年畢業於台北師專美勞組、1978年畢業於文化大學中文系,1980 年陳情行政院促使街頭畫家合法化、1986 年發起成立九份藝術村、1991 年國立台北師範大學特研所結業。1998 年榮獲師鐸獎。台北、紐約、洛杉磯、溫哥華畫展三十餘次。1996 年於台北國父紀念館撕碎千荷,發願要做第 1,001 幅的收藏家,創辦「許忠英荷花獎」以二十萬元收藏年輕藝術家寫生的第 1,001 幅荷花,並企畫 2031 年八十歲時毀掉一生畫作萬幅,宣布封筆,惜於 2017年病逝,壯志未酬。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書法《唐懷仁聖教序集聯》60×60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梁永斐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62 年出生於屏東縣高樹鄉,1977年至 1982 年就讀台東師範專科學校並在學校擔任書法社長、田徑隊長,允文允武也奠定其書法基礎及健全的人生價值觀。父母親務農,家境雖清寒,雙親為能讓其有更多的紙墨筆及碑帖可以習字,均省吃儉用,無私提供。其自幼受伯父梁昭金書法啟蒙,求學階段深受陶金銘、洪文珍、陳丁奇指導、參加各項書法比賽均有佳績、書法之深厚基礎奠基於歐陽詢楷書、黃山谷行書、張遷碑隸書、吳昌碩篆書,並廣閱藝術書籍及文學作品,浸濡佛學,曾擔任國小教師、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科員、股長、專員、科長、督學、專門委員、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主任、臺北市體育處處長、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副處長、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及參事等職,現任國父紀念館館長,服務公職三十餘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油畫《憩》99×78.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梁奕焚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37 年生於彰化縣芬園鄉,半工半讀完成彰化高工初中部,1954~57年台北師範藝術科,1958~63 年從李仲生研究現代藝術。1979~81 年三度赴紐約 SOHO 觀摩現代藝術,1982 年發起創立現代眼畫會,1987 年設繪畫工作室於紐約 SOHO,1995 年起每年三月固定在 SOHO 展出,SOHO 十年,以黑美人系列與內聚臺灣民俗元素的畫作,獲得畫廊、媒體及收藏家的肯定,展露頭角。1999 年返台定居,2006 年落腳於台東都蘭。重要典藏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萬壑秋聲》 137×41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陶晴山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浙江紹興人,1938 年出生於南京,號朗秋。1948 年隨父親陶芸樓來台。幼從家學隨父學詩、書、畫,後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師事江兆申習水墨山水、書法,亦受教於胡克敏。創作至今五十餘年從未間斷。先後於基隆中山國中、大德國中、基隆女中任教,平日除了創作外,對基隆的文藝推動不遺餘力。作品曾參加國內外展出:台灣、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應邀國立歷史博物館五年美國巡迴書畫展、國立歷史博物館韓國水墨大展、國立歷史博物館日本國際書畫展、北京文化部海峽兩岸百名書畫展、北京中華書畫展等。曾任基隆美術協會會長。現任中華畫院顧問、中華畫學會常務理事、台灣畫院院長、中國國際美協顧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壓克力畫布《騰昇》66×96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莊 吉吉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34 年出生於中國北京,成長養成教育於台灣,1957 年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同年加入「五月畫會」,成為主要成員之一。父親莊尚嚴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家學淵源使他成為一位內斂儒雅的藝術家。1963~1973 年莊喆曾執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1966 年曾獲美國洛克菲勒三世基金會資助,赴美研究當代世界藝術,自 70年代後旅居美國紐約創作至今。長期致力於藝術創作與抽象理論的思索,其抽象山水繪畫源自於外觀自然進而走向形神為終極目標,以書法的線形結構入畫,運筆虛靈轉潤顯出獷悍之昂揚氣勢,筆觸抑揚頓挫伴隨色彩宛轉空間近乎狂喜狀態,畫面經常展現自然滴流波濺、撞擊、冷峻、氤氳、蒼潤之氣質,伴隨縱橫吞吐及疏密深遠之律動,在渾沌與飛揚之中另闢圖象蹊徑,誠可視為藝術家內省感受頓悟之智慧。作品被眾多公共機構收藏,包括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及底特律美術館、中國上海美術館及北京中央美院美術館等;重要個展包括 1977 年密西根州賽格諾市美術館個展、2015 年台北市立美術館「鴻濛與酣暢→莊喆回顧展」、2020 年台北亞洲藝術中心「如山之想 60 年—莊喆個展」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銀鹽攝影《摩耶精舍後園的張大千》34×48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莊 靈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38 年生於貴陽,1948 年隨父親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莊嚴護送第一批故宮文物來台。在中學時期開始接觸攝影,1965 年考入臺視新聞部,擔任攝影記者,工作三十六年。和友人合辦《劇場》雜誌,1971 年與來自設計、攝影、繪畫、編輯等領域的創作者共組「V-10 視覺藝術群」,其攝影生涯經歷了台灣藝術走入現代化的進程。攝影主張「自然」與「真實」,不喜造作,或者以擺拍、打光的方式輔助攝影,認為創作應該按照個人的性子來走。為凝聚攝影界力量,成立台灣攝影文化協會,策劃台灣攝影博物館,保存台灣歷史影像資產,獲第 15 屆國家文藝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懸日齊亮 -1》90×58.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莊連東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64 年生於臺灣彰化縣溪湖鎮,1993 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2010 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創作理論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系主任。專長水墨畫創作、繪畫理論、書法。2010年擔任臺中市文化局美國德州文化交流訪問團藝術家。現任臺灣中部美術協會理事,於臺北、臺中、彰化、嘉義個展 13 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版畫《龍棲山》 39×58.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陳庭詩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13 年出生於福建長樂,筆名耳氏,因為嬉戲不慎從高處跌下失去聽覺影響說話能力,但生長於書香世家,紮穩了中國傳統文人書畫的基礎;少年時期受徐悲鴻影響開始嘗試西畫,奠定根基往後藝術創作的根基。來台後於 1958 年與藝術家李錫奇、江漢東成立「現代版畫會」,積極參與「五月畫會」與其他藝術團體,發展出抽象與當代水墨繪畫,1982 年參與成立「現代眼畫會」。生命中雖然與聲音絕緣,卻更容易產生靈感,以簡單的造型表現浩瀚的宇宙,以及無窮的生命撼動。一生創作版圖多元,以版畫、雕塑聞名,另有許多彩墨、壓克力、詩及書法作品。2002 年逝世前授權「筌美術」及其相關友人成立「財團法人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現存作品多由其保管收藏。作品被眾多公共機構收藏,包括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辛辛那提美術館、洛克菲勒基金會等皆有典藏其作品。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油畫《兩小無猜》89×44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陳國展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37 生於屏東,成長在戰火動亂年代,經歷艱困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從事各級學校美術教學,全力推展版畫藝術,師事自然邂逅實寫,透過各種媒材創作五十多年,獨鍾銅蝕刻凹版,不論腐蝕、直刻、美柔丁、松香細點技法都能順手,創作多達兩百二十幾件,榮獲臺灣省展、國展、國際版展、及中國美展大獎。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退休,作品廣被國內外私人藏家級美術館收藏,著有畫冊五本。省展首獎連續三年永久免審查、歷任省展、北高美展、南瀛獎、大墩獎評審。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彩《北港牛墟》 55×78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陳陽春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6 年生,臺灣省雲林縣北港鎮人。自七歲習字,十四歲習畫,為人儒雅樸實、坦率真誠,畢生沉浸於水彩藝術創作。其運用英國水彩做為創作媒材,結合中國水墨與西方水彩之特質,獨創「迷離夢幻」之技法,「飄逸出塵」之畫風,自樹臺灣水彩畫於一格。至 2017年舉辦超過208次個展,橫跨三大洋五大洲,傳遞台灣寶島之美。其作品已被各國人士所收藏,並常駐於總統府展出。並且創辦「世界水彩華陽獎」提倡水彩畫,鼓勵後進。陳陽春沉浸水彩藝術創作五十餘載,間接承襲石川欽一郎與華人界水彩畫壇諸君之惠能,融合英國水彩畫之理論技巧。尤其融合中國水墨畫中氣韻生動的筆法,藉由水的流動渲染氤氳,將傳統東方抒情氣韻融入仕女及水影山光。畫中獨到的留白,讓觀者在對晤之際,遷想無盡;畫家以有限的筆墨,留給觀者無限的遐思;實將英國水彩畫之形貌,貫注中國文人畫之藝術精神。有「水彩畫大師」、「儒俠」、「文化大使」的美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瓶花》87×47.5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陳朝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48 年生,台灣彰化人。早期聯合報、皇冠雜誌發表幽默、時事、社會漫畫,曾紅極一時。1984 年旅居法國巴黎,專業繪畫創作,作品融合中西繪畫思潮,強調時代性與原創性,極具其個人風格。經常在世界各地畫廊、美術館舉辦畫展,作品廣為中西人士收藏。2002 年 2 月返國定居,除繼續創作外,並在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任教。有人形容他是戲墨玩到出神入化,有人覺得他的作品已不只是畫畫,而是一個故事、一則寓言,甚至是一段歷史。他在「自我建立」和「自我毀滅」的力量中互相拉扯,彼此競逐,得以出入於傳統與現代,遊走西方科技與中國筆墨間,表現得淋漓盡致。濃烈的東方意識和個人色彩,純熟的西方技巧展現筆意墨趣,空靈渾厚;又以善變的題材解構二度空間呈現,平面畫作變為立體,立體的陶作亦有畫境,新意十足,奇招迭起,豐富的多風貌多樣化創作,簡直讓人目不暇給。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攝影《凝視翡冷翠》151×101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郭英聲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50 年出生,是一名生於臺灣台北的攝影師。1975年成為二戰後第一位赴法國巴黎從事影像創作及工作的華人藝術家。2007 年與服裝設計師陳季敏開始跨界合作,擔任 JAMEI CHEN 品牌藝術總監。郭英聲出生後,曾隨父親前往日本定居。在他的早年,父親因工作原因會往來台灣、日本和韓國三地,母親也到義大利羅馬學習歌劇,童年的孤單影響了他的藝術風格。日本在二戰戰敗後的經濟蕭條也影響了他作品的風格。非常喜歡歐洲電影,五○年代的戰後新寫實、六○年代法國新浪潮、甚至七○年代的德國新電影等,受到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溶入創作中。</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盼》 60×40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張 杰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祖籍浙江定海,1921 年出生於上海,為家中長子。自幼鍾情藝術,師從呂鳳子研習書法及繪畫,1948 年畢業於江蘇丹陽正則藝專,同年來臺,曾任教於彰化中學、臺南師範、馬公中學、花蓮師範、中壢中學、華僑中學、與師大附中。藝術生涯超過了一甲子,特別擅長水彩,題材涵蓋風景、人物、靜物、花卉等。他的創作結合了東西方的材料與技法、傳統與現代的繪畫語言,表達個人堅持的美的意象,以畫筆呈現對生命的真誠頌讚。其荷花畫作灑脫靈動、個人的畫風明顯:花葉飽含水氣、用色大膽、構圖意趣盎然,水彩畫荷花著名,享有「荷花大師」的美譽。其創作歷程中,不斷參與許多國內外的藝術活動:三屆巴西聖保羅藝術雙年展,並於 1963年獲得榮譽獎,1967 年獲得中國畫學會水彩畫金爵獎,1968 年辭去教職成為專業藝術家,與著名畫家張大千、趙無極、丁雄泉、席德進等人均為好友,並於席德進離世後,與畫界朋友共組「席德進基金會」,並任董事長達三十五年。張杰曾在國內外舉行過近百次的畫展,足跡遍及全球,作品無數,畫作並為美國大衛·洛克菲勒、珍·史密斯、葛莉絲·凱莉等收藏。2016 年辭世,享壽九十五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 《竹林漫步》60×89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張克齊</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50年7月1日生台灣南投縣埔里鎮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助理教授台北 101 大樓中華美術館副館長中華民國工筆畫學會榮譽理事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學歷: 1978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67級畢業2002 文化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畢業獲獎與榮譽 :1988 作品〈舞鶴〉獲北京中國工筆畫學會第一屆大展「金叉獎」1990 作品〈舐犢情深〉獲全日本水墨大展參議院議長獎受邀參加中國美協第七 ~ 十二屆全國美展受邀參加現代工筆畫院一 ~ 二屆中國現代工筆畫大展作 品〈 豐 碩 年 年 〉 刊 載 於《 美 術 ART》1995 年 三 月刊作品〈一派悠閒〉收錄於湖南美術出版社《1990~1997 中國工筆畫》2000 作品〈喜事重重〉收錄於嶺南美術出版社《中國工筆畫集》2003 作品〈榮華〉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首屆中國工筆重彩小幅作品藝術展」 入編《微觀與精緻》作品集2005 十二生肖系列作品獲選為中央銀行十二生肖紀念幣2008 獲頒第 49 屆中國文藝獎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書法《謙和圓融》69×69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張炳煌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9 年出生於基隆,字子靖,台灣毛筆、硬筆書法家,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文錙藝術中心主任、書法研究室主任、中華民國書學會會長、國際書法聯盟總會理事長及臺灣 e 筆數位書畫藝術學會理事長、台灣佛教傳道協會理事長。曾榮獲過教育部社會教育獎章、國立歷史博物館金質獎章、全球中華文化薪傳獎、日本及韓國文化振興院獎項,在華視《每日一字》電視節目書寫教育部頒標準國字近 20 年,在日本、臺灣、及南洋各地舉行個展十餘次,並參加海內外名家展無數次。由於個人的書法造詣成就及推動傳統與科技的成果,獲選為 2010 年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擅長各體書法,從傳統的書畫基礎入手,並奉行筆墨當隨時代的原則,致力於開創各種獨具新意的書法風貌,研發劃世代的數位化書寫系統,推動動畫學習的數位化,並應用到書畫藝術,積極開創數位 e 筆書畫工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素描《裸女》29.5×21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曾長生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49 年生於中國上海,畫家、藝術評論家,曾任外交官。1969 年政大外交所、1971 年西班牙外語學院、1988年紐約普拉特研究所、1990 年紐約大學藝術博士班、2010 台師大藝術評論博士。經歷 1971 年駐西班牙大使館、1972 年外交部禮賓司、1975-1986 年駐拉丁美洲大使館,曾任教台藝大、淡大與世新大學。台灣第一位藝術評論博士、台灣美術院院士、聖彼得藝術顧問 & 專研究中心創辦人。2018 年中華民國畫學會藝術理論金爵獎得獎人。不惑之年他毅然結束外交官生涯,在妻子支持下專心投入創作,至今舉辦過四十多次個展,作品獲哥斯大黎加博物館、美國林肯文化中心等機構典藏。並開風氣之先,積極翻譯拉丁美洲藝術與西方藝術史論。十多年生活看盡拉丁美洲蘊積黑人、印地安人、西、葡與德、法等族群詭麗的文化樣貌和多元政經制度,使他能以宏觀的人類學角度閱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懷古寄興人山深》143×7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程代勒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57 年出生於臺灣臺北市。1984 年師大美術系碩士班畢業,現任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兼主任。曾任全國美展、高雄獎、南灜獎、大墩美展、玉山獎、全省公教美展之評審 委員、臺灣海洋畫會會長、元墨畫會會長等。著有《歐買尬書法創作》、《卷卷風情水墨創作》、《墨墨集書法創作》、《墨韻新情水墨創作集》、《新民間美術創作集》、《程代勒書法創作集》等著作。作品由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藝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美術館…等典藏。迄今辦理個展 20餘次,聯展 100 餘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 《七股瀉湖所見》137×52.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黃才松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51 年生於臺南縣西港鄉。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國畫組、美國聖路易芳邦學院藝術碩士。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1985 年首次個展於臺北敦煌藝術中心。榮獲第 36 屆全省美展國畫部大會獎、1993 年第 28 屆中山文藝創作獎、1995 年第 20 屆國家文藝獎。曾任台灣省學生美展、 台 灣區美術比賽、 全國青年書畫比賽、全國美展初選、南瀛美展、全省美展、中央機關美展、省立美術館展品及多處文化中心美展等評審委員。曾任教於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與國立體育學院。全省美展連續三年得獎,並為國畫類永久免審查作家、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第一名、第 28 屆中山文藝創作獎國畫類得主、第 20 屆國家文藝獎國畫類得主,作品屢代表國家至世界各地展出。現為專業繪畫、兼任於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學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 《窗軒初陽》138×68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黃光男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4 年生,臺灣畫家、學者與政府官員,高雄人,省立屏東師範普通科、國立臺灣藝專美術科、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研所碩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甲等特考教育文化優等及格。曾任國立屏東師專副教授、1986-1995 年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1995-2004 年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2004-2011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2012年 2 月出任負責協調督導文化教育業務的行政院政務委員、2014年總統府國策顧問。應邀舉辦國內外個展三十餘次、聯展四十餘次展覽,榮譽包括 1979 年中國文藝獎章國畫類、1982 年高雄市文藝獎章、1984 年教育部社教獎章、1996 年中興文藝獎水墨畫類、1998 年教育部文化獎章、1998 年法國文化部文藝一等勳章榮譽、1999年行政院新聞局國際傳播獎章、2006 年中華民國畫學會第九十五年度金爵獎-美術教育獎章、2007 年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卓越貢獻校友獎、2010 年創價大學最高榮譽獎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 《北海放懷》 96×44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黃淑卿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台灣台北汐止人,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台北市立師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美術創作理論組(水墨畫)博士。現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大同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喜歡繪畫、水墨創作、書法、藝術欣賞、生態藝術及賞鳥等。畢生致力於藝術教育與生態藝術的耕耘,以鳥類做為水墨創作的核心元素,結合台灣人文景觀、民俗文化及原住民傳統藝術的內涵,以多元視野的藝術觀,實踐文化融合的理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綠林幽地寄煙雨》44×69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黃慶源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57 年生,臺灣嘉義人,師事嶺南派黃磊生,專研水墨畫藝術,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畢業,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研究所、加拿大皇家大學藝術管理碩士。現任社團法人長遠畫藝學會理事長,臺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黃帝陵書畫藝術博物館藝術顧問,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榮譽院士、顧問,國立政治大學教職員書畫社講座,國立國父紀念館水墨畫講座等。榮獲第十六屆全球華人文化藝術薪傳獎,全國學生美展第一名,坪林茶鄉水墨畫寫生創作第一名,六美國小九十周年傑出校友,嘉義旅北同鄉會第一屆傑出青年楷模,上海世界名家書畫大展一等獎,亞洲國畫大賽金牌獎,應邀中國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等。於中國大陸、美、加、義、日、韓、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內外文化中心美術場館個展三十餘次、交流聯展百餘次。出版黃慶源畫集八集,長遠畫集六集。論文發表台海藝蹤《藝術與人生》、《藝術 - 傾聽心靈深處的聲音》,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 44 期《藝術與生活》等。2019 年「墨君堂 - 黃慶源現代美術館」於基隆開幕,提供民眾包含教學、展覽與公益交流活動的終身學習,提升人文素養與充實精神生活的平台。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油畫《雲的風景》72×60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楊興生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38 年生於江西,1964 年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1967 年美國密蘇里州立師範學院藝術研究所研究,1968 年美國新墨西哥州立高原大學藝術研究所研究。1972 年參加西班牙伊比薩國際美展,日本東京中日美術交換展,1974 年參加日本東京上野美術館亞細亞現代美展。1975 年創辦龍門畫廊於台北,是專業畫廊的開路先鋒,開創台北東區畫廊區之興起熱潮,在台灣藝壇上擁有「畫廊祖師爺」地位。1981 年獲中華民國畫學會油畫金爵獎,1987 年獲中華文藝學會第二十八屆油畫繪畫文藝獎章。1994年 作 品 被 蒐 錄 於 英 文版《臺灣藝術家名人錄》一書。擔任過畫學會、北市美展、全省美展評審委員及省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其一生為人義氣,鍾愛家鄉景 色, 以 台 灣 風 光 為 創 作主題。無論抽象或具象皆顯露其對色彩、肌理表現的熱愛,及對結構的研究,是醉心藝術的專業畫家,也是台灣少數既能創作又投入藝術市場的畫家。2013 年因心肺衰竭在淡水畫室逝世,享壽 75 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複合媒材《花意》 72.5×51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楊嚴囊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50 年生於雲林縣元長鄉,畢業於屏東教育大學。1972-2000 年任教國小美勞教師 28 年退休。油畫創作藝術家,全省公教美展二 三名、台陽美展兩屆第一名、全國油畫展第一名、全省美展油畫類兩屆第一名,獲頒永久免審查作家殊榮。曾任台陽、台南、大墩、磺溪等美展評審委員。於國內外舉辦二十次以上的個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版畫《生活之四》63×48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廖修平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36 年生於台北萬華,1948 年西門國小畢業,入大同中學,受其師吳棟材啟蒙,開始正式習畫。曾與張萬傳有短暫的師生緣。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在李石樵畫室習畫,曾至日本國立東京教育大學(筑波大學前身)繪畫研究科學習,接觸石刻與木版畫,亦赴法國國立巴黎美術學院油畫教室與版畫十七工作室進修,學習一版多色凹凸法的金屬版畫技術,臺灣版畫家,為臺灣現代版畫先驅,被譽為「臺灣現代版畫之父」。現為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獲獎紀錄 1974 年臺灣十大傑出青年獎、1976 年臺北中華民國版畫協會金璽獎、1979 年吳三連文藝獎、1996 年李仲生文教基金會「現代繪畫成就獎」、1998 年中華民國第二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2010年第 29 屆行政院文化獎。其作品獲倫敦大英帝國博物館、 紐 約 大 都 會 博 物 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中國上海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等美術館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群山疊翠》90×180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寧 可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本名寧克文,圓明居畫室主人,西元 1931 年出生於湖南省安化縣大福鄉圓明山莊,1954 復興崗藝術學院畢業。現任南投縣美術學常務理事、青溪新文藝學會創會理事長、南投縣美術學會常務理事、縣文化咨詢委員等。自 1976 年起即應邀參加歷屆全國名家書畫展、中部美術協會會員展及南投縣美術協會員聯展與歷屆巡回展,舉辦過三十七次個人展,出有「寧可水墨彩畫集」。曾任全國美展、地區美展、亞細亞國際美展評審。寧先生事跡列入「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2013 年獲南投縣第 14屆美術貢獻獎。 名片上印著「舞文弄墨、胡亂塗鴉,雖非吳下,也算阿蒙」,身兼教師、畫家與作家幾重身份,當過演員、導演,從事記者工作長達三十二年之久,教導過的學生中有幾位現為台灣頗具知名度的畫家。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油畫《雨後》73×90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劉俊禎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56 年生於高雄縣大樹鄉小坪頂,是台灣前輩畫家劉啟祥的第五個兒子,也是台陽美展的畫家。青少年即承自家學,1978 年獲南部展首獎、1979-1980 年獲臺陽展金牌及全國油畫展金牌,1990 年獲邀加入臺陽美術協會。曾任南部展(台灣南部美術協會)理事長、並為全國油畫比賽、高雄市美展、南瀛美展、台中縣美展、竹梅源文藝獎等擔任評審。現任臺灣南部美術協會理事長、臺陽美術協會會員、中華民國油畫學會理事。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雲山如幻》66×46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蔡 友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47 年 生 於 臺 灣 南 投 縣,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日本國立筑波大學大學院藝術學碩士。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所專任教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授、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臺灣藝術家協會理事長。評審經歷全省美展、全國美展、中山文藝獎、大墩美展、南瀛美展、玉山獎、竹塹美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等申請展審查委員。作品典藏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父紀念館、臺灣藝術館、國家劇院音樂廳、北京恭王府、臺中市立文化中心、新北市立文化中心、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大醫學院附屬醫院等。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油畫《貓與裸女》53×45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潘朝森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38 年出生於新竹縣尖石鄉,受美術老師蕭如松影響走上藝術道路。擅長將世間人情的深刻體驗,轉化作具有濃濃詩意的色彩與造型,藍色調畫面呈現出一股獨特的靜謐憂鬱氣息。1969、1971 年 代表我國參加巴西聖保羅國際雙年展。1972 年代表我國參加法國坎城國際展「 思 」, 榮 獲 「 國 家 榮 譽 獎 」。1965、1973 年獲台陽美展首獎「台陽獎」。1992 年獲法國貝茲耶國際沙龍藝術成就獎章。2007 年「愛與美七十回顧展」展於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2008 年吳三連藝術獎西畫類得主。油畫最擅長使用藍色調,早期作品的人物有完整的臉孔,1996 年之後啞默變為深邃,畫面上沒有嘴巴的人物便成為潘朝森的藝術標誌。畫面上女人臉孔只畫一雙緊閉的眉眼與鼻樑,這符號式的沉默裸女帶給人憂鬱、壓抑的欲望想像空間。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彩《喜馬拉雅山下》56×76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鄭香龍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40 年出生於台灣新竹,從事水彩教學及創作四十餘年。曾獲中山文藝創作獎,中國文藝獎章,教育部水彩創作獎及清溪文藝金環獎。作品廣為中外人士及美術館,藝術館,文化中心收藏。著有水彩技法,水彩畫集多冊,光碟畫集及水彩畫月曆等。作品為歷史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文化中心及國內外人士典藏。現為專業水彩畫家,為台灣最前衛的前輩水彩畫家。始終堅持畫「純水彩畫」,既不畫抽象畫也不畫不透明的水彩畫。曾任國際台灣水彩畫協會理事長、文化中心評審暨典藏委員、國軍文藝金像獎評審、新竹縣美術協會顧問、青溪文藝學會顧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油畫《山下》 36×43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賴威嚴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52 年生於台灣南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業。捨棄教職,是南投縣第一位以繪畫為職志的專業油畫家。持續創作四十多餘年,自畫中的風景、人物或靜物,皆可見其對台灣土地濃厚的情感。畫中景物游移在抽象與具象之間,獨具優美的平衡感,韻意深長。作品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山東省立美術館、南京市立美術館等單位典藏。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多植芭蕉聽雨聲》139×76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歐豪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1935年出生於廣東茂名,今改隸吳川,17歲師事從趙少昂,畫派屬於嶺南畫派,被視為該畫派衣缽傳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1950年全家移居香港,1970年赴台灣執教中國文化大學並定居台灣。1973年與日本文化名宿酒井忠夫、安岡正篤、石內信胤等人共組東方文化研究會。1975年獲頒中國畫學會金爵獎。1990年獲頒行政院新聞局國際傳播獎。2000年財團法人歐豪年文化基金會成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1993年獲法國巴黎大宮美術館特別獎譽,為第一個獲此獎的中國畫家。2016年6月獲國立東華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多年來一直應邀至港、日、星、馬、歐、美等國家之美術館舉行個展,是國際認定近代東方水墨名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秋楓點點細瀑流》 68×70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顏聖哲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3 年生於台灣省台南縣麻豆,字睎之,從小在總爺糖廠長大。顏子第八十二代裔孫。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後為江兆申的真傳弟子。學習階段從宋、元、明繪畫為範本、以文人畫為根源,紮下中國繪畫的基礎。1968 年畢業後,以山水畫作為寫作的取向,四十多年來不斷致力於前人畫理畫法的研摩,並嘗試新的表現技法,以與自然實境相印證。前輩藝術家顏水龍為其叔公,從小即展露藝術天分,就讀中國文化學院美術系,以國畫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作品在國內外美術館展出,1990 年獲得吳三連藝術獎,2001 年榮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擅長以景入畫,作品曾應邀至中國上海市美術館、俄羅斯聖彼得堡美術館、日本東京都博物館、中美洲的巴拿馬、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馬其頓,及歐洲捷克、波蘭等國家美術館展出。早期旅居北部,近年搬回台南麻豆,作品給人畫面緊湊、充實的整體印象,景總是和觀賞者相當接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水岸》63×57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羅 芳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37 年生於湖南長沙,自幼在書香世家成長,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暑期研究、美國私立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加州西谷大學美術系研究、美國加州西谷大學美術系研究。於教育崗位上耕耘長達 40 年,育才無數。早年受到黃君璧、溥心畬、廖繼春等影響,行腳紀實,不限材質創作繪畫,畫風氣勢渾厚。1981 年曾應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與張大千等名家參與繪製以台灣為主題的巨型創作「寶島長春圖」,為當時唯一參與的女性畫家。獎項第 16 屆全省美展國畫第一名、中華民國教育部文藝獎章、臺灣省中興文藝獎章國畫獎、中華民國文藝協會美術教育獎、中華民國畫學會國畫金爵獎、第十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 《出塵》56×79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羅振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46 年生,台灣雲林縣人,國立台灣藝專美術科畢業、美國Fontbonne University 美術研究所藝術暨美術碩士。歷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專任教授兼美術學院院長、藝術博物館館長。台北市立美術館審議委員、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評審委員、典藏委員。國立臺灣美術館評審委員、典藏委員。臺灣美展評議委員。國立國父紀念館評審委員、策展諮詢委員。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審議委員暨典藏委員、傅狷夫書畫學會理事長、中華畫學會榮譽理事長、中華畫院顧問、中山文藝獎評審委員、國家文藝獎評審委員。榮譽作品曾獲第八屆全國美展第一名、中山文藝創作獎、國家文藝獎特別獎、行政院頒贈「資深文化人」獎、雲林縣政府頒贈「雲林之光」五育特殊成就貢獻獎、教育部頒贈優秀公務人員獎、教育部頒贈資深優良教師獎。作品應邀展於日、韓、美、法、俄、香港、澳門、上海、北京、南非、波蘭、捷克、約旦、巴林、新加坡、加拿大、比利時、馬其頓、盧森堡、馬來西亞、歌斯大黎加、巴拿馬、薩爾瓦多、沙烏地阿拉伯、多明尼加等地區國家。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版畫《圓裡圓外》 48×67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蕭 勤</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廣東省香山縣(今為中山市)為廣 東世家家族,1935 年生於上海,為廣東世家家族,祖父蕭煜增為清末秀才,父親蕭友梅創辦中國第一所高等音樂學府上海音樂學院。1949 年赴台,入讀台中二中後轉往臺北成功中學,後進入建國中學夜間部,入省立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師範科,1952 年跟隨李仲生學畫,並成為「東方畫會」主要成員。1955 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即遠赴西班牙升學,其後放棄學位轉赴藝術較為蓬勃的巴塞隆納發展,多年後於義大利藝術成就得到肯定,作品展覽在多個國際展覽中被受觸目,出國後 23 年,於 1996 年回到臺灣定居。是 50 年代中葉推動中國現 / 當代藝術的急先鋒,更是在歐洲推動中、西方當代藝術交流的第一人。</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攝影《霧淞》 63×57cm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鐘永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1956 年出生於宜蘭。長於人文藝術攝影、藝文策展、出版策劃與專文寫作。曾任新聞局雜誌專任攝影、星巴克人文藝術顧問、 國父紀念館策展諮詢委員等,並多次受邀擔任各大攝影競賽評審。現任永禾工作室圖像總監、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名譽理事長。作品曾在美國文化中心、加拿大渥太華卡斯馬松美術館、福建武夷山國際攝影周上展出,並典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等地。1983 年至 1994 年從事雜誌報導攝影工作,攝影意念是面對人和生活的體驗,1993 年至 2009 年的鄉城素描素描,亦有一些自然景象變化,之間台灣不少鄉城地景、地貌景觀,遭受天然災害颱風、地震破壞或消失等題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水墨紙本《雲外青山秀》120×61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蘇峰男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3 年生於臺灣臺北淡水,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畢業,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研究所美術碩士。經歷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舊金山藝術學院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國文化大學研究所指導教授、日本國立筑波大學客座研究員、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美術系專任教授。歷任全國美展、全省美展、台北市美展、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南瀛美展及教育部學術評審委員、國立美術館及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品審議委員、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論文口試委員。獲獎全國資深優良教師、第十屆中山文藝創作獎、第六屆全國美展第一名、第 21.25 屆全省美展第一名、第 1.2 屆臺北市美展第一名、全省教員美展第一名、國家文藝獎特別獎、中國文藝獎章。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油畫《清荷》48×63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蘇憲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8 年生於台灣嘉義布袋,專長油畫、素描、水彩。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畫創作組碩士班。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長榮大學美術系講座教授、英國 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訪問學者,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名譽教授、中華民國油畫學會理事長以及台灣國際水彩畫協會榮譽理事長,作品廣為國內外美術館與私人收藏。在文創領域方面,近年亦跨足國內外,與中華郵政、台北捷運、丹麥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等單位合作。重要典藏浙江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水墨紙本 《水岸》63×57cm</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顧重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43 年生於重慶歌樂山,祖籍江蘇阜寧縣人,1965 年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970 年文大藝術史所碩士。為郭軔、林玉山、馬白水、李澤藩、李石樵、廖繼春等前輩畫家學生。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中華民國版畫學會理事長、國際造型藝術家協會中華民國代表。曾獲香港國際繪畫沙龍銅牌獎、西班牙伊比薩國際雙年展收藏獎等多項殊榮。早年以油畫為創作媒材,呈現中國書法線條的筆勢,隨後熱衷探索不同媒材、技法於畫面上的交融表現。探究媒材肌理變化的創作經驗,在高度寫實技巧中,藉著物象題材的對比、排列、組合,架構出奇妙的視覺效果。雖然 1965 年至 1976 年,曾用心追求抽象創作形式,但日後仍以鄉土寫實畫為表現重點。評審經歷臺北市美展評審委員、全省美展評審委員、全國美展評審委員、國際版畫展評審委員、臺北市立美術館審議委員、國父紀念館審査委員、歷史博物館評審委員、臺北國際版畫展評審委員、臺中大墩美展評審委員、臺南南瀛展評審委員。獲獎經歷香港國際繪畫沙龍銅牌獎、西班牙伊比薩國際雙年展收藏獎、師範大學畢業美展油畫第一名教育廳獎、中國畫學會油畫金爵獎、中興文藝美術類獎章、中國文藝協會 油畫文藝獎章、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年畫徵選第一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蘇 牧 真 Kevin Mu-Chen Su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1963 出生於台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學經歷:1990 實踐專校應用美術科畢業 美商優爾實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平面設計師 摩瑪創意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 凱文創意有限公司創意指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獲獎:1980 台北市中等學校學生寫生比賽高中組第一名,台北市萬人寫生比賽高中組第二名,慶祝中正紀念堂落成寫生比賽高中組第一名,1981第八屆全國青年水彩寫生比賽高中組第一名,2009 International Artist Magazine’s Art Prize Ch。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典藏:國立國父紀念館,新莊客旅人文藝術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個展:2006 追求完美的和諧 蘇牧,2016 追求完美的和諧 蘇牧真水彩畫展 新竹市文化局 竹軒藝廊 2018 掠影 悸動 蘇牧真水彩畫展 揚曦藝文空間,2018 光的自在 蘇牧真水彩畫展 第一銀行總行藝文空間,2020 忘形。望意 蘇牧真水彩畫展 國立國父紀念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