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现代雕塑艺术”很难给予准确的界定, 大致来说, 属于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一种艺术形态.19世纪末以来, 西方雕塑家们企图摆脱古典雕塑的束缚, 追求新观念和新价值,采用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新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这也许是西方社会试图与19 世纪出现的城市, 工业和世俗社会相结合的一种必然. 总的说来, 现代主义雕塑家重感性和主观内在的精神表现, 用感觉代替观察, 运用综合, 抽象和半抽象代替具象, 不再表现客观存在的形, 而努力发掘自我心灵的形, 否定艺术的功利性, 认为艺术只是有意味的形式. 很多现代主义雕塑家远离理性, 接近感性, 不再模仿自然, 开始“脱离自然”, “解剖自然”, “感受自然”, 把自身融化到自然中去, 出现了表现, 抽象和象征等创作趋势. 当然,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或接受现代雕塑作品,现实主义, 甚至古典主义雕塑作品仍有各自的生存空间. 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Pompidou Center )是欧洲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 其中不乏“现代雕塑艺术”作品, 如若自由行去巴黎, 不妨参观一下, 该博物馆外观奇特, 有“文化工厂” 之别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名官僚纪念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Monument to the Unknown Bureaucrat)</h3> 笔者于2013. 6 25在冰岛雷克雅未克提宁湖(Tjörnin)畔市政厅近旁拍摄此雕塑, 这是冰岛雕塑家 Magnús Tómasson(马格努斯•托马森, 1943 - )1994的作品. 在全球范围内,无名战士的纪念碑是普遍的,但是冰岛没有常备军,向为自己国家服务的公务员(官僚?)致敬也许是另一种选项. 但该雕塑的造型设计有点古怪, 一大块的冰岛火山玄武岩坐落在应该是躯干和头部的地方, 雕塑人物的其余身体部分着装普通,手提老式的公文包,朝市政厅走去,这应该是平日的场景. 雕塑的作者或许是让面对该雕塑的人们自己决定这座无名官僚雕塑表达的是敬意, 还是幽默, 抑或讽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梦幻之舟(Sólfar)</h3> 位于雷克雅未克滨海大道的不锈钢雕塑“Sólfar”(“Sun Voyager”)是冰岛雕塑家琼•贡纳尔•阿尔纳森(Jón Gunnar Árnason, 1931-1989)的最后一件作品, 寓意“a dreamboat, an ode to the sun symbolizing light and hope.” (一艘梦幻之舟, 赞颂象征光明和希望的太阳. 1990年由其助手指导安放.<br>2013. 6. 25, 笔者摄于冰岛雷克雅未克.<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舞蹈的音乐家</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ancing Musicians / Dansleikur)</h3> 四个外星人模样音乐家载歌载舞的现代青铜雕塑是冰岛女雕塑家Thorbjorg Palsdottir(索比约•帕尔斯多蒂尔, 1919-2009)1970的作品, <br>2013. 6. 26, 笔者摄于冰岛雷克雅未克珍珠楼(The Perlan)前广场.<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锥公民抗命纪念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The Black Cone Monument to Civil Disobedience)</h3> “黑锥公民抗命纪念石”于2012年1月20日由西班牙艺术家Santiago Sierra 现场操作并放置在冰岛议会楼前, 以纪念数千冰岛民众抗议该国经济危机示威3周年.巨石标牌上印有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引文“当政府侵犯民众权利时, …… ”<br> 2013. 6. 25, 笔者摄于冰岛雷克雅未克.<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永恒的变化”</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Permanent Change)</h3> 雕塑的挪威文名称‘‘Hun Ligger” (She Lies), 意大利雕塑家Monica Bonvicini (1965 - )作品, 2010年安放在奥斯陆挪威国家歌剧舞剧院前方的峡湾中, 随海潮和风向, 该雕塑会绕轴心缓缓转动. 寓意为 “A Monument to a State of Permanent Change.”-“永恒的变化”. 雕塑材质: 不锈钢 + 玻璃 + 发泡胶.<br> 2013. 6. 30, 笔者摄于挪威奥斯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神蒙住眼睛”铜雕</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onze Sculpture “Eros Bendato”)</h3> 该雕塑位于波兰克拉科夫中央广场, 为波兰雕塑家 Igor Mitoraj (1944-2014)1999作品, 属 Post-modernism (后现代主义) 艺术风格. 该雕塑的寓意与“当女人的美眸被泪水蒙住时, 看不清的是男人.”说法相似.<br>2016. 5. 27, 笔者摄于波兰克拉科夫.<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铜雕塑 “青春永驻”</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obze Sculpture “Eternal Youth”)</h3> 加拿大出生以色列雕塑家 Eli Ilan (伊莱 • 依兰, 1928-1982)的雕塑作品. Eli Ilan 出生于加拿大 Manitoba, 1948移民以色列, 曾就读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和安大略艺术与设计学院 (Ontario College of Art & Design).“青春永驻”是其1979作品. 该雕塑基座上的铭牌显示, 此雕塑由犹太裔美国商人, 艺术品收藏家, 慈善家 Sigmond Rolat (西格蒙德• 罗拉)夫妇捐赠. <br>2017. 4. 21, 笔者摄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雅法旧港.<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铜雕塑“刀刃 – 两片”</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onze Sculpture“Knife Edge -Two Piece”)</h3> 该青铜雕塑位于加拿大温哥华伊丽莎白王后公园(Queen Elizabeth Park, Vancouver), 作者为英国雕塑家Henry Moore(亨利•摩尔,1898-1986), 其半抽象(semi-abstract)巨型铸铜和大理石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见诸世界各地.<br> 2014, 10. 2, 笔者摄于加拿大温哥华.<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铜雕塑“弓箭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onze Sculpture “The Archer”)</h3> 该青铜雕塑位于多伦多市政厅(Toronto City Hall)是英国雕塑家Henry Moore(亨利•摩尔)的作品, 雕塑的完整题名为“Three Way Piece No.2 (The Archer)”(三向雕塑第2件, 弓箭手). 此处 “Three Way” 是指从三个方向均有较好观赏效果的雕塑.<br> 2014. 10. 10, 笔者摄于加拿大多伦多.<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铜雕塑“达拉斯之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onze Sculpture “The Dallas Piece”)</h3> 该雕塑位于达拉斯市政厅前, 是英国著名现代主义雕塑家Henry Moore(亨利•摩尔, )1978年为达拉斯创作的抽象雕塑, 该雕塑又名 “Three Piece Sculpture: Vertebrae”(三件雕塑:椎骨).<br> 2019. 1. 26, 笔者摄于美利坚得克萨斯达拉斯.<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铜雕塑“达拉斯之作”</h3> Henry Moore 以其大型半抽象 (Semi-Abstract)或抽象铸铜和大理石雕塑而闻名, 在世界各地公共建筑前时而可见其作品的踪影. 其作品在艺术市场价格不菲, 2012曾创下雕塑拍卖£19, 100, 000的记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铜雕塑“达拉斯之作”</h3> Henry Moore是国际艺坛备受推崇的现代雕塑大师,曾获得过1948威尼斯双年展国际雕塑奖, 英国名誉勋位(Companion of Honor, 1955), 英国功绩勋章(Order of Merit, 1963)和1968伊拉斯莫斯奖(Erasmus Prize).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铜雕塑“渗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obze Sculpture “Osmosis”)</h3> 加拿大渥太华总督府(Rideau Hall, Ottawa)花园内的现代雕塑, 题名“Osmosis”(渗透), 是加拿大中部省份Saskatchewan(萨斯喀彻温省)的艺术家Susan Stromberg (苏珊•斯特龙伯格) 于1993年创作.<br> 2014. 10. 9, 笔者摄于加拿大渥太华.<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罗托鲁阿毛利土著青铜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Waitukei” Sculpture, Rotorua)</h3> 本青铜雕塑位于纽西兰罗托鲁阿(Rotorua)市政府花园(Government Garden), 雕塑题名“Waitūkei”(维托凯, 毛利语), 该象征毛利土著男女的青铜雕塑是新西兰罗托鲁阿毛利族(Māori)雕塑家里昂内尔•格兰特(Lyonel Grant, 1957-)的作品, 其创作灵感来自于本地土著居民的毛利文化与欧洲文化丰富的融合(rich melding). 该青铜雕塑于2001. 6揭幕, 以纪念新千禧年的来临.<br>2013. 4. 26, 笔者摄于纽西兰罗托鲁阿.<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罗托鲁阿毛利土著青铜雕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青铜雕塑“球中之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obze Sculpture“Sphere within Sphere”)</h3> 该青铜雕塑题名“Sphere within Sphere /意大利文:“Sfera con Sfera”(球中之球), 1990由意大利雕塑家 Arnaldo Pomodoro(阿纳尔多•波莫多罗, 1926 - )为梵蒂冈博物馆(Vatican Museum)创作, 后意大利外长将该雕塑的摹制品赠送给联合国总部. “球中之球”雕塑描绘了一个巨大的破碎球体, 在破碎球体内还有另一个破碎球体, 球体内层的设计似乎模仿时钟之类复杂机器的齿轮, 它象征世界的脆弱性和复杂性(It symbolizes the fragil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world.). 该座迷人雕塑的原件位于梵蒂冈博物馆外的松果园(the courtyard of the Pine cone ).<br>2011. 4. 24, 笔者摄于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前广场.<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摹制雕塑- “球中之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Replica “Sphere within Sphere”)</h3> 欧洲主要城市街头常有雕塑点缀, 但许多是原作的摹制品, 照片中的雕塑摄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 Metelkove 附近绿地, 系仿照意大利雕塑家 Arnaldo Pomodoro 的作品, 在联合国总部前有一个更精致的拷贝. 雕塑“Sphere within Sphere”的原件位于梵蒂冈博物馆外的松果园(the courtyard of the Pine cone ). 该雕塑原作的直径为4m, 在世界各地安放的摹制品尺寸略有不同.<br> 2018. 5. 12, 笔者摄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雕塑“恐怖小店之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Flower of Little Shop of Horrors”)</h3> 本雕塑位于卢布尔雅那屠夫桥附近, 雕塑的灵感似乎源自1986美国的恐怖喜剧电影 “ Little Shop of Horrors”, 剧中有一株吃人的捕蝇草 (Venus flytrap) “Audrey II”, 本雕塑中仅剩画笔和色板, 似乎寓意 “It symbolizes the painter being consumed by his artwork.” (象征画家被他的艺术作品所毁灭.)<br> 2018. 5. 12, 笔者摄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亚当与夏娃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atues of Adam and Eve)</h3> 圣经中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Adam & Eve being banished from Garden of Eden), 这组现代版亚当与夏娃的雕塑由斯洛文尼亚雕塑家 Jakov Brdar (雅可夫•布拉德尔, 1949 -) 创作, 位于卢布尔雅那 Butcher’s Bridge (屠夫桥) 上. 该桥上还有两个现代雕塑也是雅可夫•布拉德尔的作品 : 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 雕塑; 萨堤尔 (Satyr) 雕塑. ,<br> 2018. 5. 12, 笔者摄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普罗米修斯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atue of Prometheus)</h3> Prometheus 是希腊神话 (Greek mythology) 中的神祇之一, 因从奥林匹斯山 (Mount Olympus) 上偷取火种, 教会人类使用火而受到主神宙斯 (Zeus) 的惩罚. 该雕塑位于卢布尔雅那的屠夫桥上.<br> 2018. 5. 12, 笔者摄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萨堤尔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atue of Satyr)</h3> Satyr 是古希腊神话中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 在卢布尔雅那 屠夫桥 上展示的萨堤尔雕塑是现代派的作品. 人们很难给予 “现代艺术” 准确的界定, 被称为 “现代主义” 或 “现代派” 的艺术, 大致是指19世纪晚期以来, 有别于传统的, 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流派的总称. 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 是欧洲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br> 2018. 5. 12, 笔者摄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树人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of Tree Man)</h3> 树人雕塑用青铜和大理石两种材料制作, 作者为 Damjan Gjurov, 属现代派雕塑作品, 描绘了人类与树木的 symbiosis or transformation (共生或转变), 该雕塑高 6m, 2009 放置在市中心马其顿广场, 由时任马其顿文化部长 Elizabeta Kanceska-Milevska 揭幕. <br> 2018. 5. 22, 笔者摄于北马其顿斯科普里(North Macedonia / Skopje).<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非暴力青铜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onze Sculpture of Non-Violence)</h3> 此雕塑位于瑞士洛桑(Lausanne)奥林匹克公园内, 作者为瑞典雕塑家Carl Reuterswärd (1934-2016), 惊悉著名歌手及和平倡导者John Lennon (约翰•列侬, 1940-1980)被杀害, 有感而作.<br> 2012. 5. 3, 笔者摄于瑞士洛桑.<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人”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of L'Homme Volant)</h3> 此雕塑位于瑞士洛桑(Lausanne)奥林匹克公园内,雕塑题名“L’Homme Volant”(飞人),作者为比利时画家和雕塑家Jean-Michel Folon (让•米歇尔•福伦, 1934-2005), 2004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br>2012. 5. 3, 笔者摄于瑞士洛桑.<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来快捷”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of Born Fast)</h3> 该雕塑位于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公园(Lausanne Olympic Park, Switzerland), 题名为“Born Fast”(生来快捷), 青铜(bronze)材质, 外表漆成白色, 作者为韩国雕塑家Hyungkoo Lee(李亨国), 2009, 由韩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捐赠给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 雕塑“Born Fast”代表起跑线上跑步运动员脚的骨骼结构, 比脚的平均尺寸大十倍, 象征着人类通过自身的力量挑战和创造的能力, 骨头代表着人类永远不变的本质, 该雕塑显示了人类对生活挑战的无尽渴望.<br> 2012. 5. 3, 笔者摄于瑞士洛桑.<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埃武拉狄安娜花园喷泉雕塑“吻”</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Escultura “O Beijo”, Fonte no Jardim de Diana, Évora)</h3> 狄安娜花园位于埃武拉的历史中心, 在狄安娜神庙(Templo de Diana)近旁, 在花园的喷泉上有一座抽象派雕塑, 本地人称之为“吻”(O Beijo), 据说象征恋人之间的卿卿我我, 作者是日本艺术家Syoho Kitagawa, 雕塑的正式名称是“ La pleine lune s'abime dans la mer agitée”(“满月沉入波涛汹涌的大海”, 或许是指在喷泉开启时雕塑石块倒映在喷泉池水面的情景), 可追溯到1981年, 当时举办了“埃武拉国际雕塑研讨会”. 文字说明参见以下网页:<br>https://asfontesdaminhavida.blogs.sapo.pt/2018/03/17/<br>2014. 4. 10, 笔者摄于葡萄牙埃武拉<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埃武拉狄安娜花园雕塑“恋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Escultura "Amantes", Jardim de Diana, Évora)</h3> 狄安娜花园内的雕塑“Amantes”(恋人). 抽象派的作品有时颇费思量, 这个雕塑想表现的是否有点像宋代柳永词“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沈沈楚天阔.”的意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犹太人死难纪念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olocaust Memorial)</h3> 雕塑基座为黑色花岗岩石料, 镌刻斯洛伐克文 “Pamätaj”(记住), 青铜雕塑由非具象图案构成 (Non-figurative Motif ), 顶置 “Shield of David ” (大卫之盾), 亦称Hexagram(六芒星), 在以色列国旗上也有此图案. 此纪念碑位于布拉迪斯拉发老城鲁德内广场原犹太会堂 (Neolog Synagogue) 旧址, 悼念在二战中遭受纳粹德国屠杀的 105,000 斯洛伐克犹太人<br> 2016. 5. 31, 笔者摄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生纪念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Memorial of Rebirth)</h3> 纪念碑位于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革命广场, 2005.8 揭幕, 原名 “Eternal Glory to Romanian Revolution & Heroes of December 1989”(永恒光荣归于1989罗马尼亚革命和它的英雄们) , 白色剑形大理石柱高25m, 刺穿一个金属 “皇冠” (Crown), 寓意专制体制垮台后国家得以重生. 2012, “皇冠”(或称之为“土豆”, Potato)下方的大理石柱上被喷了鲜红的油漆, 好似滴血状. <br> 2016. 6. 4, 笔者摄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align="left">“滴血”纪念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align="left">(“Bleeding” Memorial)</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纪念雕塑群</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Memorial Sculpture Complex)</h3> 雕塑位于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革命广场, 基座上罗马尼亚文字意为“89 十二月”(Decembrie = 英文 December), 系为纪念1989.12 革命而作.<br> 2016. 6. 4, 笔者摄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尤柳•马纽雕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atue of Iuliu Maniu)</h3> 雕塑位于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革命广场, 雕像背景是原罗共总部大楼. Iuliu Maniu (1873-1953) 罗马尼亚重要政治家, 曾出任首相, 1947因其政治立场被判终生监禁, 死于狱中. 此雕像为罗马尼亚现代派艺术家 Mircea Spătaru 的作品.<br> 2016. 6. 4, 笔者摄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彼得大帝青铜雕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onze Statue of Peter the Great)</h3> 该彼得大帝雕像位于圣彼得堡兔子岛 Peter and Paul Fortress (彼得和保罗要塞) 内, 作者为俄罗斯雕塑家 Mihail Chemiakin (1943 -), 这是一位有争议的 “Nonconformist Artist” (不墨守成规的艺术家), 此雕像的头部与身体其他部位明显不成比例.<br> 2016. 7. 12, 笔者摄于俄罗斯圣彼得堡.<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加拿大版玛利亚圣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Canadian Icon of the Madonna)</h3> 加拿大现代主义雕塑家 C. Lafleur (拉弗勒) 和 M. Denis (丹尼斯) 的雕塑作品. 天主教堂能接受这样的现代派雕塑作品实属不易, 堪称 “与时俱进” (Advance with Time) 了. 此浮雕像存放在以色列拿撒勒天使报喜大教堂(Basilica of the Annunciation).<br>2017. 4. 21, 笔者摄于以色列拿撒勒.<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洲之手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Escultura da Mão da América)</h3> 据现场铭牌, 此雕塑的正式名称为“Mão da América”(美洲之手), 由Oscar Niemeyer设计, 掌中有漆成红色的拉丁美洲地图, 象征拉美受压迫及其争取独立的斗争历史, 红色地图提醒人们以往的流血牺牲.<br> 2019. 1. 17, 笔者摄于巴西圣保罗.<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色躯干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Escultura do Torso Negro)</h3> 该雕塑位于拉美纪念馆 (Memorial da América Latina) 南区, 根据该雕塑基座上铭牌提供的信息, 该青铜雕塑的作者是 Vera Torres(维拉•托雷斯), 雕塑题名为 “Torso Negro” (黑色躯干), 1962创作. <br>2019. 1. 17, 笔者摄于巴西圣保罗.<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黑色躯干雕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热带花卉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of Grande Flor Tropical)</h3> 该雕塑位于拉美纪念馆南区, 根据该雕塑旁铭牌提供的信息, 雕塑的作者是Franz Weissmann (弗朗兹•韦斯曼, 1911-2005), 雕塑题名为“Grande Flor Tropical”(大热带花卉), 尺寸: 700 x 650cm.<br> 2019. 1. 17, 笔者摄于巴西圣保罗.<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希戈 -- 美洲精神</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Xico -- Espírito da América)</h3> 该雕塑位于拉美纪念馆南区, 根据该雕塑基座上铭牌提供的信息, 该雕塑题名 “Xico -- Espírito da América”(希戈 -- 美洲精神). Xico (希戈) 是由墨西哥设计师和女商人 Cristina Pineda 创作的角色, 灵感来自墨西哥神话中的 Xólotl狗, Pineda努力将 Xico变成墨西哥的吉祥物, 并通过将这种狗的雕塑捐赠给几个国家, 使他成为墨西哥文化的象征.<br> 2019. 1. 20, 笔者摄于巴西圣保罗.<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钢花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loralis Genérica)</h3> 该钢花雕塑用不锈钢和铝材制作, 用液压系统驱动, 高度约23m, 重18t, 其六个金属花瓣在晚上关闭, 在早晨打开. 钢花雕塑的作者为阿根廷建筑师Eduardo Catalano (1917-2010), 于2002安装完成.<br> 2019. 1. 20, 笔者摄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钢花雕塑</h3> 该钢花雕塑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Plaza Naciones Unidas(联合国广场), 是建筑师赠送给其出生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礼物, 他说, 此钢花是所有花卉的综合体(synthesis), 每天开放时带来重生的希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复活节岛莫埃雕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Moai Satues on Easter Island)</h3> 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Rapa Nui)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孤岛,距智利海岸约3700km, 面积163.6 km².1722复活节,荷兰西印度公司探险家Jacob Roggeveen(雅可布•罗赫芬,1659-1729)率领的3艘船首次登上位于南太平洋中的该小岛,并将其命名为“复活节岛”.复活节岛上现存887座被称为Moai(莫埃)的火山岩石雕像. 据科学界考证, 这些雕像是由该岛的波利尼西亚殖民者(Polynesian colonizers)雕刻的,大部分时间在1250年至1500年之间.<br> 2019. 1. 9, 笔者摄于阿根廷复活节岛.<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复活节岛莫埃雕像</h3> 复活节岛上大部分的莫埃巨石像均面朝大海, 而且多略带仰角, 似乎是在期盼什么神秘的力量 ……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完工的莫埃雕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Unfinished Moai Statues)</h3> 在采石场可见到未完工的莫埃雕像, 似乎可以猜度拉帕努伊 (Rapa Nui) 先民采石制作莫埃雕像的大致方法. 据考古学家概略统计, 复活节岛上几个采石场处于不同程度未完工的莫埃雕像约有397个之多.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复活节岛莫埃雕像</h3> 在离复活节岛上拉诺拉拉库 (Rano Raraku) 采石场 (quarry) 不远的山坡上集中不少莫埃雕像, 或立或卧, 有些考古学家推测, 此处或许是进一步加工石像或暂时存放待运的场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走莫埃”("Traveling Moai")</h3> 此座莫埃雕像造型颇佳, 却未被放上祭坛, 也不呆在采石场, 有考古学家戏称为“Traveling Moai”.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胡科塔里库(Ahu Ko Te Riku)</h3> 阿胡科塔里库(Ahu Ko Te Riku) 是这个景点中状态最完整的一尊莫埃雕像, 并有一顶赭红色火山石 (Scoria)帽饰, 还镶有黑白眼睛, 1978, 考古学家在修复Ahu Nau Nau时曾在现场发现过一个莫埃雕像的眼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胡瑙瑙(Ahu Nau Nau)</h3> 该组7个莫埃雕像祭坛位于复活节岛阿那凯纳海滩(Anakena Beach), 背对大海, 其中4个有红色帽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加利基阿胡(Ahu Tongariki)</h3> 这是复活节岛最主要的祭坛, 当地语言拉帕努伊语 (Rapa Nui)称之为“ahu”(音译“阿胡”, 大致相当于英语中的 platform), 上有15尊莫埃雕像, 最重的约 86t, 平均重约40t. 距 Rano Raraku火山约 1km.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加利基阿胡</h3> 此处的祭坛原由岛上的“长耳部落”(“long-ears” tribe) 竖立, 在17世纪岛上的部落之战中, 该部落被斩尽杀绝, 祭坛上的莫埃均被推倒. 1960.5.22, 9.5级地震引发的海啸将倒地的莫埃向西推送百米之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汤加利基阿胡</h3> 1992, 智利政府与日本有关机构签约由日方帮助恢复Ahu Tongariki, 经两国考古专家, 日本多田野起重机公司(Tadano)和本岛劳工的共同努力, 15尊巨大的莫埃雕像于1996全部复位, 可惜帽饰仅剩1个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冯克博物馆外的莫埃雕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Moai Statue outside Fonck Museum)</h3> Museo Fonck 的全称是 “Francisco Fonck Museum of Archeology and History “(弗朗西斯科•冯克考古和历史博物馆), 位于智利瓦尔帕莱索(Valparaiso)的 Viña del Mar, 成立于1937. 1951, 该博物馆从复活节岛带回一个莫埃雕像, 名称为Moai del Ahu Makaihi(马卡伊希阿胡的莫埃).这是在复活节岛之外存留并展示的为数不多莫埃雕像之一.<br>笔者 2019.1.11 摄于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区 (Valparaíso Region).<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英博物馆展示的莫埃雕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Moai Statue Displayed in British Museum)</h3> 1868, 英国海军舰船HMS Topaze从复活节岛上运走一尊石像, 名为“Hoa Hakananai’a”, 意思是“偷来的或隐藏的朋友”.1869, 运抵英国. 这尊 “莫埃”的个头相对较小, 高 2.42m, 但属典型精品, 雕像的石材为质地较紧密的玄武岩(Basalt), 并非大多数莫埃雕像所用的火山凝灰岩(Tuff)石材, 背面还有当地 “鸟人崇拜” (Birdman Cult) 雕刻, 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莫埃雕像.<br>笔者 2015.6.26 摄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斯塔夫 • 维格兰雕像</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tatue of Gustav Vigeland)</h3> Gustav Vigeland(古斯塔夫•维格兰, 1869-1943)也许是挪威最著名的雕塑家, 这一名声被奥斯陆维格兰公园(Vigelandsparken / Vigeland Park)证实. 该公园占地约340英亩, 主要由Vigeland设计和塑造, 拥有他的212件雕塑, 自1950s代建成以来, 公园每年吸引超过一百万的本地和外来游客. 维格兰的艺术风格倾向于象征主义(symbolism)和新浪漫主义(neo-romanticism), 其早期雕塑具有鲜明的写实感, 着力于对个人内在力量和奋斗的描绘, 明显受到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的艺术影响. 维格兰还是诺贝尔和平奖章(The Nobel Peace Prize Medal)图案的设计者.<br>2013. 6. 30, 笔者摄于挪威奥斯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男人斗巨蜥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of a Man Struggling with a Giant Lizard)</h3> 维格兰公园以中轴线为准, 入园后先后经过石桥, 喷泉, 高台, 生命之柱和生命之环等景点. 石桥长100m, 宽15m, 石桥两侧有58座青铜雕塑, 石桥两端有4根花岗岩石柱, 顶部有巨蜥雕塑, 创作于1918.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蜥与女人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of a Woman in a Lizard's Embrace)</h3> 蜥蜴(lizard)在不同文化中有各异的象征意义. 在罗马文化中, 蜥蜴被认为是一种复活(resurrection), 而在希腊和埃及文化中, 这种小型爬行动物被用作财富和敬虔智慧(fortune and godly wisdom)的象征. 埃及象形文字(hieroglyphics)中有一个看起来像蜥蜴的符号, 它的意思是“丰富”(plentiful).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蜥与女人雕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Vigelandsparken)</h3> 古斯塔夫 • 维格兰的雕塑作品以人体为主, 刻画人类从出生后经历童年, 少年, 青年, 壮年, 老年, 直至死亡的生命全过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此雕塑创作于1927, 青铜圆环直径2.42m.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气的男孩”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of “Angry Small Boy”)</h3> 维格兰公园内的雕塑作品大都没有特定的题名, 但少数特别引人瞩目的雕塑可能有游人起的非正式名称. “生气的男孩”青铜雕塑是维格兰雕塑公园内最受欢迎的雕塑之一, 高1m, 位于雕塑公园中的桥栏上, 是维格兰1928年完成的作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杂耍四个婴儿的男子”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of “Man Juggling Four Infants)</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公园内过了石桥便是喷泉雕塑群, 中央是青铜托盘群雕, 喷泉的四角各有5座树丛人物雕塑, 喷泉四壁有描绘生命历程的浮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从公园上方鸟瞰时, 人们会发现众多雕塑的布局成一个拉丁十字架(Latin cross), 主轴线从大门穿过石桥, 经过高台上的“生命之柱”, 最后以“生命之轮”作为拱点(apse)结尾, 矩形结构的喷泉则标志十字架的横杆(cross)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维格兰公园内工艺铁门上的人物雕塑也很精致传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维格兰公园内的高台(plateau)是其作品的核心展区, 高台中央耸立着一根整体花岗岩石柱, 高16.74m, 柱上雕刻了121个不同年龄的裸身男女人体. 该雕塑的模型制作(modelled)于1924-1925, 石柱雕琢(carved)完成于1929-1943. 高台上还有36座匀称和谐的花岗岩石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生之柱”花岗岩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Granite sculpture of “Monolith”)</h3> 人生之柱(Monolith)花岗岩雕塑由整块花岗岩巨石前后历时14年雕琢而成, 包含121个不同姿态的男女老少雕像, 他们都在奋力地向上攀爬, 似乎表现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种种努力. 当作者维格兰被问及该巨型雕塑是什么意思时, 这位雕塑家回答说: “这是我的宗教信仰.” (This is my religion.)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晷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undial Sculpture)</h3> 创作于1930, 基座四周有黄道(Zodiac)12宫图案: 白羊座(Aries), 金牛座(Taurus),双子座(Gemini), 巨蟹座(Cancer), 狮子座(Leo), 处女座(Virgo), 天秤座(Libra), 天蝎座(Scorpio), 人马座(Sagittarius), 摩羯座(Capricorn), 水瓶座(Aquarius), 双鱼座(Pisces).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维格兰雕塑公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命之轮”雕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culpture “Wheel of Life”)</h3> 创作于1934, 直径3m, 这是维格兰公园内的最后一座雕塑. 轮子是周而复始永恒的象征, 雕塑中的男子, 女人和儿童抱持对方围成圆环之布局似乎概括了整个雕塑园区的主题: 人们从出生到死亡, 感受到快乐和悲伤, 有过幻想, 希望和永恒的愿望. 但是死亡并不是终点, 主题是周期性的, 在喷泉周围的雕塑中以及在“生命之轮”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div align="center"><h1><font color="#ED2308">背 景 音 乐</font></h1><h1><font color="#39B54A">Kevin Kern -- Legends of the Goddess</font></h1><h1><font color="#B06FBB">凯文•柯恩 -- 女神的传说</font></h1></div><br>背景音乐“女神的传说”(Legends of the Goddess)选自著名新世纪钢琴大师凯文•柯恩(Kevin Kern) 2005年推出的音乐专辑“Dub in Music Background Master CD1” 中的No.13曲目.<br><br><br><div align="center">ZHAO - WU(landy)<br>摄影 & 制作<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