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红军曾志,官至副部长,三任丈夫个个了得,儿子却终生务农

黄醒夫

<h3>1928年,对于湖南衡阳夏家来说,是个惨痛无比的年月。这一年3月20日,湖北汉口,夏家长子夏明翰留下凌云壮志和那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朽诗篇,为革命献出了28岁的生命。</h3></br><h3>20多天前,七弟夏明霹英勇就义,时年不足20岁;夏明翰被杀害的第二天,夏家老五夏明震被暴乱分子捅了数十刀,暴尸河边,年仅21岁;6月,排行老四的姑娘夏明衡光荣牺牲,26岁。</h3></br><h3> <h3>壮哉!痛哉!一门五烈士,代代主义真(另一位烈士是夏家长女夏明玮的儿子邬依庄,1930年牺牲)!然而,除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我们对其他烈士了解甚少。</h3></br><h3>小编带领大家从一个巾帼英杰及其后代的故事中去了解一下夏家老五夏明震的英雄事迹。</h3></br><h3> <h3><strong>大儿子在井冈山当了一辈子农民</strong></h3></br><h3>夏家的悲痛震撼着每个人的心,更让一位年仅17岁的女子伤痛欲绝,那就是夏明震的新婚妻子曾志。</h3></br><h3>曾志出生在湖南宜章县,16岁从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便担任中共衡阳地委组织部干事,不久与夏明震结为夫妻。</h3></br><h3>夏明震不仅仅是曾志的丈夫,更是她的革命引路人。目睹丈夫惨遭杀害,已有身孕的曾志泪如泉涌,近乎崩溃,但她没有沉浸在伤痛之中,毅然决定舍弃一切,继续完成丈夫及其一家人未竟的事业。</h3></br><h3> <h3>擦干眼泪,曾志便跟随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的艰苦岁月里,疼痛三天,大出血,几度昏死,闯过鬼门关的曾志有了第一个孩子。</h3></br><h3>革命还要继续,自己将远赴福建,摆在曾志面前的是嗷嗷待乳的孩子和忘我革命的艰难选择。夏明震牺牲的场景依然在眼前,''革命不成功,孩子们就会永远受苦'',曾志痛下决心,''把孩子送给老乡!''</h3></br><h3>面对才相处26天的孩子,初为人母的曾志痛断肝肠,以至于她在老年回忆起这一幕时,依然是老泪纵横。是呀!多么深的痛!她不知道苦命的儿子此后会是怎样的命运,她不知道母子是否还有重逢的那一天。</h3></br><h3> <h3>再一次抹干眼泪,曾志把第一个孩子送给了王佐部队一位叫石礼保的副连长,带着无限的伤痛,远赴福建,去建立新的根据地。</h3></br><h3>石礼保夫妻十分疼爱这来之不易的''革命火种'',并将曾志送来的孩子取名石来发。那个年月,哪里都不太平,没过几年,养父石礼保遭白匪杀害,养母也病赴黄泉。</h3></br><h3>才8岁的小来发成了孤儿,石礼保的岳母接过接力棒,继续抚养。一个老人,自身难保,为了能够活下去,一对苦命奶孙相依为命,走村串户,四处乞讨。</h3></br><h3> <h3>夏明震的血没有白流,曾志的苦没有白吃,终于迎来了革命胜利。新中国到来,已经20出头的石来发终于盼来了这一天。他分到了田地,娶了媳妇,安居乐业,在井冈山做一个本分的农民。</h3></br><h3>那一边,曾志的心中始终没有放下当初无奈放下的孩子们。胜利后,她便托人打听石来发的下落。1951年,曾志工作所在地——广州,分离了23年的母子终于团聚。</h3></br><h3>此时的曾志是广州市市委书记,儿子石来发是井冈山一个普通农民。听着亲切的井冈山方言,看着长得跟夏明震一样的''老儿子'',曾志悲喜交加,热泪盈眶。</h3></br><h3> <h3>没妈的儿子该吃了多少苦呀!曾志心中十分愧疚,她想弥补,想让石来发留在自己身边,哪怕当个工人都行。但石来发觉得井冈山更适合自己,做个农民更适合自己,更何况年迈的外婆也离不开他。</h3></br><h3>就这样,短暂聚首,石来发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井冈山,做一个职业农民,一家人平淡生活。石来发的儿子们也没有离开井冈山,大儿子石金龙在垦殖场放电影(已退休),二儿子石草龙60岁仍在井冈山当保安。</h3></br><h3> <h3><strong>二儿子早夭,三儿子半残</strong></h3></br><h3>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曾志一共生下了三儿一女四个孩子,唯一的女儿陶斯亮算是个幸运儿,当然这只是和他的哥哥们相比而已。</h3></br><h3>陶斯亮是曾志和陶铸的孩子,也是曾志最小的孩子。1941年4月出生在延安中央医院。1945年,陶斯亮四岁,曾志夫妻随部队赴两湖两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孩子便留在了延安。</h3></br><h3>而此时,日本投降了,他们夫妻又奉命奔赴东北。陶斯亮由人带着去找妈妈,一路上遇到不少危险,经过不少艰辛,直到1947年初才和父母见面。</h3></br><h3> <h3>陶斯亮的哥哥们远没有她这般幸福,除了上面说到的大哥石来发,二哥三哥的经历更是苦难不堪。</h3></br><h3>夏明震牺牲后,曾志嫁给了另一位革命先烈蔡协民,一起上了井冈山。1931年11月,在闽东工作的曾志有了第二个儿子。</h3></br><h3>孩子出生才40天,曾志又接到了赴厦门工作的调令。为不耽搁工作,曾志又一次将孩子送人了。但这个孩子没有大哥石来发命好,被抱走20多天便得天花,早早告别了这个世界。</h3></br><h3> <h3>1933年2月,曾志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因为没钱,找了个接生婆助产,曾志因严重感染,得了妇科病。第13天,病床上的曾志无奈只能再一次把孩子送人。</h3></br><h3>当时一个老家湖北的寡妇抱走了曾志的三儿子(后取名曾春华),他的坎坷命运也就开始了。四岁,患淋巴腺结核病,流脓、流血;十四五岁,福州教会医院为他免费手术,两根肋骨、一个肾没了,曾春华成了瘸腿跛子、半残人。</h3></br><h3>可怜的曾春华没有上一天学,没有穿过鞋袜,靠在街头卖香烟、瓜子勉强维持生活。1950年,当曾志在汉口见到她时,泪目潸然,已经17年的儿子竟然只有十一二岁孩子那般高,瘦骨嶙峋。</h3></br><h3> <h3>要说曾春华的命运比哥哥石来发更为坎坷,但他们哥俩一样,没有因为高位上的母亲而翻身富贵。新中国成立后,曾春华读书后考取了技校,落户广东省乐昌县山沟沟,当了个普通工人。</h3></br><h3>大哥石来发、老三曾春华,包括小妹陶斯亮,他们历经坎坷,在新时代,要说他们完全有资格得到照顾和优待,但他们最终都选择过普通人的安分日子,不拼爹不拼妈,自食其力,实属难得!</h3></br><h3> <h3><strong>三任丈夫个个了得</strong></h3></br><h3>曾志就是这样一位一生忘怀一己以国事为重的巾帼英杰,她的三任丈夫也都是个顶个的英雄、民族脊梁,为建设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h3></br><h3>人民群众熟悉和爱戴的革命前辈陶铸是曾志最后一任丈夫,他的事迹和知名度人尽皆知,小编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陶铸之前,曾志还有两位志同道合的革命丈夫,他们同样可歌可泣。</h3></br><h3> <h3>第一任丈夫叫夏明震。这个名字我们不一定熟悉,但他哥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没人不知道。其实,夏明震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和朱德、陈毅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湘南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七师,建立了湖南郴县苏维埃政府。</h3></br><h3>这可是了不起的功绩。当时朱德是第一师师长、陈毅为十二师师长,夏明震是第七师党代表,还是郴县中心县委书记。天妒英才,才21岁的夏明震牺牲后,陈毅代理他的县委书记职务。</h3></br><h3> <h3>试想,如果夏明震坚持到革命胜利,这将是怎样一位了不起的开国功勋?</h3></br><h3>夏明震牺牲后,曾志与第七师党代表蔡协民结为夫妻,一起上了井冈山。蔡协民后跟随毛主席和朱德开创新根据地,在福建省委机关遭到敌特破坏后,与曾志、董云阁建立临时省委,开展斗争。</h3></br><h3>1934年,蔡协民在福建漳州就义,也才33岁。</h3></br><h3> <p class="ql-block">曾志15岁投身革命,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她舍得一切,她是我党革命斗争早期为数不多的女干部之一,她和她的亲人们艰苦奋斗一生、无私奉献一生,是我们永远的榜样。</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