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书》|人性的拷问

知秋

<div><br></div>电影《黑皮书》由保罗•范霍文执导,于2006年横空出世,一举夺下戛纳金棕榈大奖。<br><br>电影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全部看下来,有点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沉静如海》、《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三部影片的综合版。<br><br>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在西班牙的犹太裔女歌手,亲眼目睹父母、弟弟一起死去的惨烈场景,侥幸躲过一次水上屠杀。<div><br></div> <div><br></div>之后被地下组织救下,转移至安全地带。数月后,为给家人报仇,加入抵抗组织,并成为一名女间谍。<br><div><br></div> <div><br></div>在从事间谍工作期间,巧遇德军上尉蒙次——从火车车厢偶遇,到身负任务故意接近并深度色诱,直至一同亡命。<br><div><br></div> <div><br></div>在此期间,经历了被出卖、被追捕、被诬蔑、被灭口等等一系列波澜跌宕。<br><br>当然,最后有惊无险,该死的都死了,该活的依然欢蹦乱跳。<br><div><br></div> <div><br></div>编剧Gerard Soeteman的剧本让电影有了史诗的美誉,当然,这是一部女人的战争史诗。除了老套的“男人的战争,女人的牺牲”之外,后半段转折更加出人意表。战争结束了,却远未结束,原来女人为之牺牲的,看似正义的战争,也是一场勾兑。没有简单的对阵双方一分为二,有的只是人性的善恶,而让人变丑陋的,是战争。用一个女孩一夜长大的故事,无疑比单纯男人的较量更令人心动。<br><br>另外,电影情节推动极快,从Rachel的牺牲到两情相悦、峰回路转的胜利与怀疑、背叛,以及复仇与平息,复杂的故事一气道来,丝毫不乱,悬念的设置结合演员的出色表演,比《Scoop》更扣人心弦,Rachel化名Ellis靠近Muntze一段,后者捉摸不定的表情就已经让人捏了一把冷汗。除此之外,电影的超脱更在于尽管有苦痛,电影的气氛却既沉重又轻灵,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悲凉。<br><br>这部电影浓墨重笔描述的是战争面前人们迫不得已的各种正义或者非正义选择。但说老实话,所有所谓正义和非正义,其实无非都是为了活着、活下去、更好地活下去而已,站的角度和立场不一样,做出来的事情肯定不一样。所以,人物心理方面,没有更多需要解读和分析评判的。<div><br></div> <div><br></div>网上评论似乎毁誉参半,后来琢磨了一下,估计有很大层面就是删减版和完整版的区别导致。当然,我看的,是完整版。<br><br>这部原145分钟的电影在国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中国发行的版本被删了35分钟。简而言之,“一剪梅”。<br><br>被剪切删除的35分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影响观众对情节的理解。例如,爱丽丝如何闯入荷兰的德国总部?原始版本非常详细。<br><br>在爱丽丝接近德国官员之前,她已经尽力了,因为她想涂改“某处”的颜色,以便其他人不会怀疑她的犹太人身份。同时,在做这些工作时,旁边的男主也解释了巧克力和胰岛素的作用。这为后面的情节作了重要的预示。<br><br>国家光复后,还透露了男主的身份。她给爱丽丝注射了过多的胰岛素。这是一个细节。爱丽丝吞下了很多巧克力来拯救自己。普通人怎么知道吃巧克力会增加体内血糖以分解胰岛素呢?但如果看删减版,是有些看不懂。<div><br></div> <div><br></div>“所有的嫌疑人都会得到公正的审判。”<br><br>说这话的是一位道貌岸然的老律师,他傲然地从对他的人品发出质疑的年轻女子面前拂袖而去。如同上帝对他这句话的回应,枪声随之响起,他倒在了血泊中。<br><br>善恶总有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所有的嫌疑人都会得到公正的审判”,出自这几个主要罪人身上的语言,不仅是对他们的反讽,也是上帝的宣判。<br><br>上帝的这场宣判并非只对这几个个体,他最终回到了惩罚主角瑞秋的荷兰民众:令人耻辱,你们和纳粹没有什么两样。<br><br>真正成就这部电影的,也许正是这一幕。从个体到群体,当恶不被当作偶然和个别来审视,当每个人都成为被审判的一例,它才成就一种真正的反思。<div><br></div> <div><br></div>电影《黑皮书》字面看是指律师的那个黑皮笔记本,也正是这个记满他罪行的小本子还了瑞秋“叛徒”的清白。<br><br>导演范霍文用《黑皮书》做影片名却另有深意,它指人性,他撕破那层外衣,赤裸裸呈现人性之恶。<br><br>出生于1938年的范霍文不到两岁就成了亡国奴,战争是他久久不愿触及的记忆。历经20年时间的沉淀,《黑皮书》一经问世,直抵心底,深刻得令人难以言语。<br><br>面对《黑皮书》,拷问人性之后,我们要直面的一个问题,也许是:如何面对现实。<br><div><br></div> <div><br></div>看完这部片子,眼前总是晃动着以下几幕。感触比较深的地方有四处。<br><br>A女主角向律师借钱,律师给了她几叠钞票和一把钻石,让她打了借条。女主角准备签字,律师问她你都不数一数?女主角说不用了我信任您。律师则说不要轻易地相信别人,时代变了。<br><br>B 当女主角安好窃听器回到抵抗组织总部时,争论该不该杀死叛徒的时候,抵抗组织领袖说到不能为了犹太人而使高贵的荷兰人丧命。<br><br>C 当女主角听到她爱上的德军上尉被处死的时候,浑身颤抖、眼泪——那种痛苦、绝望、恐惧……痛苦的说出:什么时候是个头?<br><br>D 影片最后女主角回忆结束,警报声响起,回到了一个全副武装简陋的居民点,战火声又在不远处响起。<br><div><br></div> <div><br></div>感触之一:漂亮女人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也总会受到额外关照。<br><br>电影女主角瑞秋在影片中留下了很多经典镜头,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对着吹口哨的士兵将腿高高抬起的活泼,从兔子嘴里拔下胡萝卜咬一口再塞回去的调皮,以及身着红裙头戴红绒花纳粹营中歌舞的惊艳,令观众久久难忘。这是个美丽可爱的姑娘,她身上散发着的不是性的欲望,而是青春勇气和力量的光芒。<br><br>然而,这并不是一部要呈现美好的电影,恰恰相反,它以战争为背景,深刻揭示的是人性深处的恶。<br><br>因为天生丽质,在影片一开始,那个玩帆船的水手小伙子就义无反顾地救了艾利丝,甚至跟她一起逃亡。否则,出场没三分钟艾利丝就会被德国人抓走的。<br><div><br></div> <div><br></div>因为天生丽质,在火车上邂逅蒙次的时候,才会有跟蒙次的乍见之欢,并且在蒙次的上尉招牌庇佑下,随身带有武器的艾利丝不费吹灰之力就躲过了列行巡查。<br><div><br></div> <div><br></div>因为天生丽质,蒙次才会久处不厌。不仅允许艾利丝登堂入室靠近自己,乃至光速带到床上;且,即使很快就在艾利丝低头帮自己脱裤子的时候,发现她的黄头发是黑头发染成的,敏感识别出她是犹太女人,仍然没有翻脸无情,而是善待如初。<div><br></div> <div><br></div>因为天生丽质,艾利丝在德军内部的各种刺探、掩护行动才一直进行得顺利妥当。<div><br></div> <div><br></div>据说这是根据真事改编的电影。可以想见,真实生活中的艾利丝肯定属于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主儿。不然,那样错综复杂的环境和遭遇,没点迷惑人的本事,简直就是分分钟死无葬身之地。<br><br>感触之二: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一个女人复仇的决心。<br><br>比如,当抵抗组织负责人问艾利丝能为组织牺牲到什么程度?她回答说我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你是指上床吗?如果蒙次想要,我就会做;<div><br></div> <div><br></div>比如,在被注射过量的胰岛素堪堪就要毙命的时候,曾经被叛徒科普过一点医学常识的艾利丝,仍然挣扎着找到巧克力,使劲往嘴里塞,一口接一口,稍微缓过点劲儿来就从二楼直接跳下去逃生;<div><br></div> <div><br></div>比如,用挂链上的金属片,使劲把装有叛徒的棺材的螺丝,拧得紧一点,再紧一点,一丝缝隙都不留。艾利丝当初就是躺在那具棺材里蒙混通过德兵哨卡检查的,但那时候为了保证氧气供给,棺材人为预留了一寸宽缝隙。可是这次,棺材里“自掘坟墓”的是当初出卖过艾利丝父母兄弟的叛徒、是想用胰岛素杀她灭口的人渣....再多哀求也动摇不了她复仇的决心——那眼神、那动作,完全就是一幅哪怕“变成厉鬼也不肯轻饶你”的状态。<div><br></div> <div><br></div>感触之三:国外的专职演员们真的都很敬业,很大气。<br><br>比如为了剧情需要一次又一次裸体出镜。<br><div><br></div> <div><br></div>男人女人都是如此。主角配角都如此。当然,并不是说裸体本身就是敬业。<br><br>如果是为了噱头而裸,为了博眼球而裸,就跟敬业无关。无非只是拿肉麻当有趣而已。<br><br>但如果故事本身确实一步一步发展到那个份上了,裸的话,会让剧情效果更具说服力、更具视觉震撼,那么裸就是必要的,真不用一味端着、一味装腔作势——就如国内电影里普遍表现的那样。<br><br>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国产电影也想裸来着,也力图裸来着,可惜总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局促和猥琐,一看就是在表演,永远都没办法情绪共鸣。似乎不假装一下“不好意思”就担心卸妆后会被怀疑人品有问题,点点滴滴一颦一笑都是当婊子还得立牌坊的德行。<br><br>但国外影片里的裸露镜头,就真实自然得多。实实在在的“干什么吆喝什么”。<br><br>在这部片子里,大量的裸露都是无关“洁本”与否的,它们天生就是剧情的一部分,一旦割舍,情节就会残缺,就会让人物性格和情感取舍显得莫名其妙。<div><br></div> <div><br></div>看过这电影,总想到李安的《色 戒》。两者确实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二战题材,谍片,情色。但,《色 戒》里性是那样地喧宾夺主,成了博人眼球的噱头;而在《黑皮书》里一切恰到好处,情色之间更见情的温暖,色的美好。<br><br>《色 戒》倾向于描述人物的内心,特别是女主人公的复杂内在变化。《黑皮书》着眼于部队斗争中的冲突,紧张和气氛。场景更加宏大,领域更加开放。虽然这是关于女主的传奇经历,却丝毫没有阴柔之感,反倒有一种史诗般的磅礴。<br><br>《黑皮书》不断地在大量的高潮情节中铺平道路,一层一层地前进,始终将人物的起伏放在矛盾的中心,并在矛盾的影响下逐渐升华,最终都是疯狂的一种极致张扬。<br><br>这种疯狂破坏了老百姓的思想和不可弥补的损害,无论是谁,都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即使胜利和光明到来,刻在普通百姓心中的痛苦也不会平息,而是会永远持续下去。<br><br>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主人在机舱里说的话:“我从没想过,但我害怕解放。”<br><br>果然,最终的解放是她害怕的,她的遭遇令人心痛。<div><br></div> <div><br></div>感触之四:剧中演员也都毫无扭捏作态——一举一动都大大方方,让你觉得:哦,当时,那样的情境之下,他们之间就该是那样的。不那样的话,反而不正常。<div><br></div> <div><br></div>有很多沉重题材的电影,就是这么被毁掉的,人们不在意他人的苦痛,只要能得到快感就好。但,毁掉它们的不是观众,而是导演。导演在面对这种题材时,更要懂得讲故事,并且在背后起到引导作用,观众的注意力应当在哪里,如何令观众产生适当的情绪,都要心中有谱。<br><br>一个导演,如果故事讲的不咸不淡,也没能渲染出情绪,甚至从根本上就是持错误的态度来拍戏(比如打着唤起沉痛记忆的名义来娱乐),那么观者只好期待着猎奇。从这点上来说,掌控痛苦比掌控快乐更为艰难。<br><br>《黑皮书》出街之前,Ellis在单车后座翘起大腿的海报,更让人满心怀疑。但,这部沉淀筹备了二十年的电影,远没有这么简单。<div><br></div> <div><br></div>可能会有人拿国内的审查制度来做说辞。但其实那只是某些人用以掩饰自身水平不够的遮羞布。<br><br>就拿《沉静如海》来举例吧,整部电影里男女主人公没有任何肢体接触,甚至全部对话也只有片尾的2个字“再见”,可是,却处处都能感受到痛彻心肺的情感波涛,甚至让观众都有想伸手触摸和拥抱他们的冲动。这就是功力,这就是审美,这就是知识素养的支撑,无论剧本、导演还是演员,都各尽其责毫无敷衍。<br><br>除了坦然裸露所体现的敬业之外,还有一幕演绎也是令人惊叹——比如战争结束后,艾利丝作为汉奸关进监狱,被人用粪水兜头淋浇。女主角扮演者卡里斯说:没想到那么难适应。到了片场的时候还很乐观,然后发现在小拖车里放着几朵花,还有一张保罗•范霍文太太写的卡片,上面写着“祝你今天好运”。<br>当时卡就想,完蛋了,要是她这么说,就是真要出事了,而且是很糟糕的事。淋大粪的时候她还对保罗•范霍文说“这个你也要自己来试试,一会儿我拍完了你就来”结果最后拍完她就给忘了——“回到家哆嗦了一晚上,缓不过来,太难受了”。<br><div><br></div> <div><br></div>如果换作国产影片,一般也就“意思一下”而已。每每看到某些国产影片里的各种“意思一下”,我都觉得导演把观众都当成了弱智和白痴。<br><br>感触之四:剧情环环相扣,台词承上启下,倒也看得人眼花缭乱不敢稍有分神,生怕听漏了上半句,下半句就接不上趟儿了。<br><br>这其实是欧美电影整体特点,就是所有台词都有用武之地,哪怕是“废话”,也是为角色行为、性格做修饰和铺垫。而很多重要伏笔,都在一些貌似漫不经心的对话里埋了个结结实实,如果看电影看得三心二意,到最后“看不懂”简直就是理所当然。<br><br>我的意思是:欧美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对待观众的态度是真诚的、平等的,他们的影片旨在揭示和展现,而不是谆谆教诲。所以,很多台词和剧情都是尽量还原现实,而不是生怕谁没看明白而故意拆析,掰开揉碎弄得像“小人儿书”,甚至带着高高在上的嘲弄意味。<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