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相约多时,始得圆满。因手臂受伤,长期留守室内,许久未见美景。值此良缘,奋力前行,最硬的足迹留在麻姑山。</p><p>麻姑山位于县城西,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二十八洞天”,名曰“丹霞洞天”,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十福地”。</p><p>半山海拔不过450米,爬起来很快。明显的一座小湖,湖前面有座桥,宣统时期建造,时代久远。桥下有几个泉眼。</p> <p>日泉,白天流泉水,夜间不流。</p> <p>月泉,夜间流泉水,白天不流。</p> <p>这个一勺之泉,顾名思义,泉水仅能用勺子舀。</p> <p> 碧涛庵,<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旧为宋工部尚书何异的书房。康熙六年,南城县令苗蕃建庵,庵门额书「碧涛庵」三字。</span></p> <p>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仙都观,始建于唐代,唐宋两代皇帝多次诰封,历代几度重修,现为1992年重建。另外还有一个读书林,正在重建。麻姑是南城人心中的神仙娘娘,是宽容长寿的象征,麻姑山儒释道共存,麻姑本是道教神仙,但是儒家也拜,碧涛庵也是常年供奉麻姑娘娘,也算是一大奇观。</span></p> <p>这是麻姑的雕像,正在建设中。</p> <p>鲁公,就是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他受贬改任抚州刺史。大历六年的四月,时年六十三岁的颜真卿,爬上了城西的麻姑山,被美景和优美的传说所吸引,乘兴写下了《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简称《麻姑山仙坛记》。这篇文章,成为了麻姑山一张极其重要而又亮丽的名片。</p> <p>榆木疙瘩!</p> <p>麻姑山石刻,也是麻姑山文化的种。书法大家名家纷纷书写,值得一观。</p> <p>乘车直奔山顶,1140米的王仙峰顶。一到山顶,雾凇美景进入眼前,人生第一次见着雾凇,感叹一片。本来是准备下山的,我觉得不登顶不像话,还是上去吧!美的让人窒息。</p> <p>一下车,一股冷气扑面而来,但是雾凇的美景,让人不顾一切。</p> <p>各种树枝,被冻结成不同的形状。</p> <p>进入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是真实还是虚无,难以置信。大自然的风光让人流连忘返。</p> <p>三个人一块合张影。</p> <p>摆出不同的姿势,只为亲密接近那片睱白。</p> <p>山顶矗立的铁塔,稳如泰山!两只小狗,居高临下,守着这寂寞的铁塔。听到我们走过来的声音,大声的叫唤。</p> <p>太阳正猛,有些冰块融化掉落,跌在屋顶上,发出巨大的声响。</p> <p>直的半截树枝,立在那里,看起来,像是披上了白色的雨披。在我看来,又像是一个作战经过图的对标,衬了天然的白色!</p> <p>这叫做淞花吧?</p> <p>半边青色半边白,半边日光半边影。</p> <p>枝条嵌入其中,晶莹剔透!</p> <p>压不垮的松枝!这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气节。</p> <p>红色的野草莓,也被凝结了。果困其中,是死亡还是新生?敬畏生命,人的生命还没植物坚强!</p> <p>光影魔术手!</p> <p>正中一个大太阳!这是一个汉字吧,旦字。</p> <p>拍了许久,不舍下山。回来的路上,我们聊起了作一首诗。琢磨了半天,我写了一首,就叫做,遇见麻姑山。</p><p>洞天福地两重景,半峰淞白半峰晴。</p><p>漫山无限寻常色,意满却须万秤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