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言乐语话保险(六)

难看吴头

<h3>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嘉兴保险业开启了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岁月。那时国家对金融行业专控,实行国有独家经营政策。1949年人民银行作为人民保险嘉兴的代理处,特别设立保险股。由于新政权刚建立,为了稳定市场与民心,按上级要求,50年4月率先开办了折实单位(当时为稳定人心,防止通货膨胀,避免物价变动给有关人带来损失,把金额折合成某种实物价格计算)保险业务。5月又办理了折实单位团体人身保险业务。至11月,因市场趋于稳定而停办。8月人民保险嘉兴县支公司正式成立。因为那时国家一穷二白,可保资源相对不足,业务也就简单明了,主要是执行政务院的决定,对财产险和旅客意外伤害险实行强制保险,农村开展耕牛保险并试办络麻及棉花农作物保险。经理由人民银行行长宫锡凯兼任,地址就在望吴桥人民银行内。我进银行时,人民银行信贷权威专家马峰南先生就是当时的保险职员。据说马峰南的父亲也是旧上海滩保险名人,八十年代恢复保险时他还为保险公司出过很多力。</h3> <h3>  上图照片为50年代保险公司团员活动照片。</h3> <h3>  1952年成立嘉兴专署中心支公司,对县市实施管辖。下属机构有海宁、桐乡、祟德、武康、德清、吴兴、孝丰、嘉善、海盐、平湖、安吉、长兴。有一段时期还领导过昌化、于潜、富阳和老余杭。机构大小参差不一,大的叫支公司,小的称营业部。八十年代恢复保险后,又重新归队的孙玄先、王明泉、陆费基三位先生当时分别在中支公司和安吉、德清公司工作。当时的嘉兴中心支公司在嘉兴闹市区建国路与天宁寺街交叉口,一幢三层楼房建筑的二楼,办公楼东临建国路,马路对面是人民银行建国路储蓄所,是当时嘉兴最大的储蓄所。西靠天宁寺街,有座孩儿桥,桥堍是回民清真熟食店,牛羊肉的香味四溢,吸引不少的客人,店铺里的炝饼、煎饺、包子加上一碗牛肉汤,简直是人间美味。我工作后还常去吃那的冷面,拌着店里特有的辣酱,可以说味道好极了。</h3> <p class="ql-block">  当年中支的办公楼是座老房子,前生为解放前“文顺源”纸品店,很大且有气魄,前店后院,当时办公在临街房,后院成了保险公司的集体宿舍和食堂,职工上下班在天宁寺街门口出入。58年停办保险后,成了县五金公司的办公楼。直到本世纪初建国路改造,才消失于华庭街之中。</p> <h3>  上图照片为欢送干部上山下乡时部分员工合影。</h3> <h3>  刚成立嘉兴中支的时候,除了少数几个旧社会留用人员外,大部分都由二十左右的年轻人组成。其中有个杭州私立新知财经学校(浙江商学院前身)毕业的17岁杭州小姑娘,从省城分到了嘉兴人民银行,随即到了刚建立的中支公司督导股做统计工作,成了一个行政23级,工资每月47元的国家干部、知识分子,她就是现在已86岁的孙玄先阿姨。那时的孙玄先属于公司年龄最小的保险人,扎着两根小辫子,满口杭州方言。人小却是个爱好体育的活跃份子,同时也是银行篮球队主力队员。那时的中支经理是个大胖子南下干部,叫张信之。由于张经理文化不太高,需要一个懂业务的人参与管理,于是第二年地区专署从留用人员中选拨了沈祥麟担任副经理,协助处理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h3> <h3>  公司当时下设人秘股、业务股、防灾理赔股、会计股、督导股、农险股等6个科室。其中人秘股有个叫许全训的,那时他的主要工作是走南闯北搞外调。嘉兴撤地建市后,出任了嘉兴市公安局长,成了掌管一方平安的政府大员。非常巧合的是,我的老朋友,原财政局管金融保险的“中企组”领导张军先生,他的父亲张国雄就是人秘股长。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张军那时对保险非常的支持,应该说对嘉兴的保险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会计股长金正南,离开保险后一直从事财会工作,为嘉兴市培养了不少财政和会计人才,退休于嘉兴市财政局。他有一双孝顺又能干的儿女,即加安、加瑜兄妹。八十年代恢复保险后,归队出任嘉善县公司副经理的邵恵田老师,是防理股的员工。浙江八十年代恢复保险初期,曾经借调于省公司,参与人身险政策的制定,为浙江保险恢复初期做了相当大的贡献。传闻他于不久前以88岁高龄告别人世,实属可惜。</h3> <h3>  上图照片为防理股全体同仁合影。上排从左到右王一平、楼永昌、邵惠田。下排从左到右沈祥麟、陈振元、于忠义、钱跃国。</h3> <h3>  五十年代先后共开了20多个险种。主要有火灾保险;运输保险(含轮船、木船、火车、汽车与联运);运输工具保险(含轮船船舶、木船船舶、汽车);人身保险(含团体人身、团体人身意外、建工意外险)。涉及财产强制保险。1951年起政务院决定对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和县以上合作社的财产及火车、轮船、飞机的旅客实行强制保险。当时市区有293个强制保险单位,嘉兴县有8个,县里海盐最多有65个,最少是嘉善也有34个。还有就是农业保险和农作物保险。当时政策时有变化,耕牛保险和农作物保险时停时开,部分强制险也停办过。</h3> <h3>  1955年国家开始清偿解放前所有保险公司的寿险业务。有位仁兄拿着南门某代理处购买的金星人寿契约来退保,但因抗战胜利后,外商保险公司就已停办,国内已无财产和代理人,无法清偿处理,就转上海分公司代为洽办,最终结局如何,就不得而知了。</h3> <h3>  上图照片为50年代老保险王一平、孙玄先夫妇合影。</h3> <h3>  1956年初,参加过解放战争,剿过匪,跨过江,打过美帝军的老革命王一平,带着军功章转业至中支公司。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后,与邵惠田做了同事,成为理赔员。当年6月海宁“富顺昌”袜厂火灾现场就是由王老处理的。8月嘉兴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水灾,孝丰机构仅2名职工,而供销社等单位受损巨大,支援灾区的他足足忙了半个多月。反正那个年代的人,吃苦耐劳,绝对是无私的。王老至今还常乐道,那时处理最多的案子是航运公司船舶险,因为在那个年代航运占主导地位。而且木船居多,一般定损后,专人联系,每月结算,方便又快捷。</h3> <h3>  解放初在安吉城关镇“恒和祥”酱园厂当工人的王明泉做梦都没想到,他的一生会与保险扯上关系。由于工作埋头苦干,又积极努力,1950年成立工会时被工友们推选为工会主席,1951年又评为县劳动模范。52年3月作为新生力量,可培养对象,安吉县委组织部推荐他去参与筹办保险公司。</h3> <h3>  上图照片为王明泉先生。摄于1996年。</h3> <h3>  由于在保险公司表现出色,同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和锻练他,1955年10月,上级领导再次选派王老去省城杭州参加保险干部培训班,学习当时老大哥苏联国家保险先进理念和耕牛保险等业务。那时中国的保险业确实也是全盘照搬苏联老大哥的一套,拿来主义,活学活用。经过五个月的速成培训,王明泉师傅分配到嘉兴中支工作,委以重任,提升为农险股副股长。分管全专区的耕牛与农作物保险。</h3> <h3>  说实在,那时做农险又苦又累,不论酷暑严寒、风晒雨淋,每天的工作就是跑乡镇。以前条件差,交通不便。出差背背包,借宿农户家,睡觉打地铺,吃饭搭伙过日子,有啥吃啥,反正客随主便。为了开办耕牛保险,年轻的王老短时间内,硬是跑遍了嘉兴县五区,三十多个乡镇,三百多个农村高级合作社。除了宣传发动,还要逐牛查健康、看牛龄,开单收费样样干。同时接到索赔通知,还要迅速查勘,及时赔偿。因为合作社的主要生产工具就是耕牛,否则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取得了试点成功,嘉兴中支要求各县派人取经学习,王老亲自辅导,忙的不亦乐乎。嘉兴的耕牛保险经验,曾经受到北京总公司的肯定,派人专程去平湖白马乡考察。若干年后,王师傳还无不得意地吹嘘道,那时都是他全程陪同介绍的。据史料记载,1956年当年仅耕牛保险保费达184267元,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同年11月,农险股分设成嘉兴县支公司,孙务兰为经理,王明泉成为副经理,从此王经理的称呼就被人叫开了。</h3> <h3>  上图照片作报告者为王明泉先生。左为高习文先生。</h3> <h3>  说来也巧,八十年代初,恢复国内保险业务时,王明泉经人民银行工作的老同事马峰南先生推荐,身在南汇当乡干部的他,再次归队,又回到他心爱的保险事业中,出面筹备嘉兴县公司,担任的还是副经理,只不过这次是主持工作,命运与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这当然是题外话了</h3> <h3>  再说,五十年代的中支公司年轻人居多,业余生活单调乏味。大约在1954年6月左右,有点文化的南下干部于忠义调到了中支,担任副经理,分管政工工作。那时除了组织年青员工政治、业务学习以外,在于经理的倡仪下,组建起职工篮球队,空闲大家一起训练,还常常外出交流打比赛。与此同时,业务股来了个剧团转业叫邹霓的导演,于是在于经理的支持下,小小的单位组织起文艺队,年轻男女们聚在一起,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邹霓的带领下,居然编排起大型话剧《考验》、独幕剧《新局长到来之前》、《人约黄昏后》等节目,孙玄先作为主角,还多次在工人文化宫舞台上去公演,一度在嘉兴小有名声,受人称赞。</h3> <h3>  上图照片为当年保险公司篮球队合影。</h3> <p class="ql-block">  由于大家生活工作都在一起,再加上情窦初开,男女之间免不了产生了爱情的火花,于是金华人王一平与“杭瓜儿”孙玄先悄悄的恋爱了;山东干部于忠义副经理也爱上了江南小美女谢金俐;戈炎与唐明珠、秘书股的邵永月与李筠倩基本上都在这一时期对上象,成了家,在那个年代也算是自由恋爱的先锋了。而老实的王明泉也在热心的老同事、老朋友马峰南老师的牵线下,与嘉善姑娘李善珍阿姨结为夫妻,一生恩爱有加,爱情幸福又美满。</p> <h3>  1958年2月因极左思潮泛滥,全国刮起“共产风”,实现共产主义,保险公司被迫停办,与财政局合并,人员各奔东西,老保险们分散于湖州、杭州、平湖、嘉善等地。直至八十年代初恢复保险,才有少量老保险归队,回到心爱的事业中去,但大部分则因种种因素未能如愿,成了终生遗憾!</h3> <h3>  上图为50年代苏式财政局办公楼。</h3>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有关资料来源于“金融志”和老保险王明泉、王一平、孙玄先先生的提供与述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