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新华桥的前世今生</p><p>陪伴株洲人民生活55年的新华桥开始拆除了。回顾历史,55年前到宋家桥怎么走?为什么要造新华桥?是谁最先提出来的?什么时候造的桥?让我用独家史料告诉你。</p><p>1965年以前从市区要到宋家桥(四三〇)、浏阳方向有三个途径,一是从公园路进入茨菇塘路,走荷叶冲再到晏家湾,路程较远,弯弯曲曲的砂石路。</p><p>二是走火车站北头的车站巷,向北经过机务段门口这条主要路。这条路环绕在钟古岭山麓下,路的西边有一排错落有致的低矮民房,开着饮食、理发、裁缝、修理店、小旅馆。路的东边就是株洲火车站的围墙,围墙的中段开了一个小窄门,便于铁路职工出入,乘火车逃票者常光顾此门。到现在围墙几十年无多大改变,只是墙体加高了,门封了。</p><p>在机务段右转弯便是京广铁路闸道口,闸道分为二阶段,因铁路轨道有六股,二股为机务段维修火车(头)出进之用,另四股为京广铁路上下行轨道。为便于车辆行人通行,上行火车来时关闭上车道栏杆,下行火车来时关闭下行栏杆,栏杆靠人工操作关启,后改进用电动轨道栅栏,拉起电铃声,提前告诉人们,火车要来了。过完闸道上坡右边是株洲车辆段。上完斜坡路就是通浏阳方向荒野简易公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父母从事搬运工作(俗称拖板车的),那年头汽车运输企业还未成立,货物运输全靠板车,经常要到晏家湾运红砖,到图良塅石灰窑厂运石灰,所以走这条路比较熟悉,而且跟着父母走遍了株洲大小厂矿和大街小巷。未建新华桥以前,此铁路闸道是车辆行人主要通道,中心广场至新华桥这几十米那时候是一段断头路。</p><p>三是走市渔场简易路,由市府路入铁路涵洞(后称合泰铁路涵洞,经过改扩),没有改扩前就是龙泉路这个铁路涵洞形制。过了涵洞便是市渔场的机耕路,路的两边是千余亩水塘,八十年代单位分配的鱼指标常到这里采购。这条路最多只能过小型汽车而已,加之涵洞窄矮,所以制约了去宋家桥的不便。过了市渔场便到了石子头这个地方。石子头也是株洲三个用麻石铺成的老街之一(白石港老街、大石岭老街即’解放街’)。过了石子头就是荷塘铺,一路都是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的砂石便道。到了1956年才开始扩修新华路,1981年加快了建设步伐,并按“株洲人民建设新中华”之意,取“新华”二字为名。至1986年前后修新华路用了30余年。</p><p>话说回来,为何要造新华桥呢?1964年,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快,东西出行受到了火车轨道横亘的制约,时有惊险发生,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铁路职工吴开兰在株洲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提案(38号):"要求建设机务段的天桥,以确保行人、车辆安全"(我珍藏了这份提案报告)。</p><p>1965年,株洲人民市政府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来建桥。经过一年的建设,于1966年建成,最初株洲人称桥为"跨线桥",时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桥名叫"红卫桥",1982年地名普查,根据此桥东西连接新华路更名为“新华桥”,当年它是市区唯一跨京广线铁路上了等级的公路桥。</p><p>新华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沥青桥面,双拱2墩3孔,长113米,宽20.4米,其中车行道14米,人行道各3米,桥下净高8.7米,最大跨度为40米,桥荷载量为汽—18吨。1995年6月14日,新华桥拓宽工程峻工,宽度达到30米,跨度为130米,总延长达220多米,等于重修两座各宽5米的桥。</p><p>如今新华桥的历史超过了半个世纪,寿命极限超过原设计,成了危桥,我们等待它浴火重生的那一天,再为株洲人民保驾护航立新功。</p><p>延伸阅读:1979年9月2日,12时40分,株洲县革命委员会汽车司机陈海,驾驶天津吉普车行至新华桥上,因汽车横拉杆球头掉落失去方向控制,致使汽车冲出桥栏杆掉入桥下,陈海和汤昆甫当场摔死,2人受重伤,汽车报废的恶性事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