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随着气温的下降</p><p class="ql-block">各种病毒和细菌也随着</p><p class="ql-block">新一轮的冷空气“如约而至”</p> 疾控中心温馨提示 <p class="ql-block">应警惕新冠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冬季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p><p class="ql-block">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境外疫情输入的风险仍然存在,国内个别地区出现散发病例,虽然目前我市各县区均为低风险地区,但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且目前已进入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防范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保护身体健康,对群众提出以下防控建议:</p> 健康提示 <p class="ql-block">(1)无论是境外(含港澳台地区)入境还是从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宝返宝人员,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隔离和健康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2)农贸市场、食品加工厂、肉联厂等重点场所应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个人防护、通风消毒等工作,严防从业人员带病上班。</p><p class="ql-block">(3)群众应科学佩戴口罩。提倡随身携带口罩,在人流密集、空间密闭/半密闭的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全程佩戴口罩。出入医疗机构,以及有咳嗽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p><p class="ql-block">(4)学会正确洗手。戴口罩前后、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均要洗手。</p><p class="ql-block">(5)减少聚餐和聚会。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娱乐场所和公共场所活动,如密闭网吧、酒吧、KTV等。</p><p class="ql-block">(6)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家中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三次,每次半小时;居室正常情况下保持清洁即可;分体式空调要清洗消毒后才使用,集中空调要由专业人士清洗消毒后规范使用。</p><p class="ql-block">(7)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尽早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如有发热,需前往发热门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流行性感冒</p><p class="ql-block">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市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随着气温下降,进入11月份以后,我市流感病例数可能增加,同时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应继续做好防护。</p> 健康提示 <p class="ql-block">(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就可以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但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而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前1~2个月接种才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在6月龄以上所有愿意接种且无禁忌证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医务人员、养老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如教师和学生、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p><p class="ql-block">(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p><p class="ql-block">(3)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p><p class="ql-block">(4)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应着重防范流感的小范围暴发,加强园内的环境卫生和教室的通风消毒,落实晨检、疫情报告等各项防控措施。</p> <p class="ql-block">3、流行性出血热</p><p class="ql-block">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市出血热的高发季节。根据我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结合今年宿主动物监测数据分析,预测今年我市秋冬季流行性出血热发病风险较大。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并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该病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花费大、病死多。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p> 健康提示 <p class="ql-block">(1)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2)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不要夜宿在果园等户外场所;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等;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p><p class="ql-block">(3)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手足口病</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等,其中EV71型较易引起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5岁以下儿童多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还可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目前正处于我市手足口病发病的小高峰,要时刻做好“迎战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健康提示 <p class="ql-block">(1)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p><p class="ql-block">(2)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指导儿童掌握“七步洗手法”。</p><p class="ql-block">(3)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家庭常备“84”消毒液,采用“浸、洗、擦、洒、泼”五法对儿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清洗消毒。</p><p class="ql-block">(4)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游玩和逗留,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p><p class="ql-block">(5)注意经常检查孩子身上是否出现皮疹,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就诊。</p> <p class="ql-block">5、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p><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而传播,除此传播途径还包括经食物和经水传播。11月已进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期,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养老院等相对密闭的场所引起暴发,应做好防护。</p> 健康提示 <p class="ql-block">(1)预防感染性腹泻,关键在于防止“病从口入”。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p><p class="ql-block">(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p><p class="ql-block">(3)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p> <p class="ql-block">6、疱疹性咽峡炎</p><p class="ql-block">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p> 健康提示 <p class="ql-block">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p><p class="ql-block">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p><p class="ql-block">3、雾霾天气,应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p><p class="ql-block">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水痘</p><p class="ql-block">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p><p class="ql-block">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p> 健康提示 <p class="ql-block">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2、流行期间不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p><p class="ql-block">3、居室常开窗通风。</p> <p class="ql-block"> 8、猩红热</p><p class="ql-block">猩红热是由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草莓舌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呈片状脱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健康提示 <p class="ql-block">在疾病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如果是无法避免的情况,那么家长和儿童都要佩戴好口罩。 </p> 温馨小提示 <p class="ql-block">1、提高传染病预防意识,预防流感与新冠肺炎叠加流行风险。</p><p class="ql-block">2、及时接种相关疫苗。</p><p class="ql-block">3、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p><p class="ql-block">4、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可增强幼儿自身免疫力。冬季,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幼儿与不进行户外活动的幼儿相比,感冒发生的概率明显低很多。</p><p class="ql-block">5、每天入园前请您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当孩子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疱疹等情况时,在没有明确病因前不要送幼儿入园。如在医疗机构诊断为传染病时,需居家隔离至病愈,并开具复课证明方可回园。</p><p class="ql-block">6、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每日的晨检工作,如果在晨检时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请您积极配合我们,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亲爱的家长们,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进行。低风险并不等于零风险,让我们适应习惯“新常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常态化疫情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和身边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