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的那个时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特别是业余文化生活更是如此,除了看电影,( 影片基本上是一个星期左右才更换新片 ) 业余时间主要是以看书看报打发时间。那个时候的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主要街头,书报刊零售都比较火红,人们往往在候车或者路过的时候都想买一张报纸或一本杂志。火车上也经常看到流动出售的书报杂志,既浏览了新闻时事又消除了旅途中的寂寞,深受旅客的欢迎。虽说那个年代的工资普遍都不是很高,但是这并未影响大家买书看报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每年单位里订书订报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每当邮递员送报纸来的时候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各分厂、车间、科室都订有报刊杂志。全市各单位包括学校、企事业单位都各自建有风格各异的橱窗报栏,有的报栏还装有灯管,既方便了职工群众的阅览,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深受大家的喜爱。除了浏览单位的报刊杂志外我还先后自费订阅了《中国青年》、《辽宁青年》、《读者文摘》、《演讲与口才》、《八小时以外》、《大众电影》、《报刊文摘》、《书法报》等刊物。虽说当时条件有限,3~4个人一间的集体宿舍只有一个灯泡,条件确实简陋、艰苦。但是大家自觉学习的氛围还是比较高的,学习形式主要是以自学为主,大多数青年职工都会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学习、看书看报吸取"营养″。正是这些书刊杂志陪伴了我,充实和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逐步养成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也正是这些报刊杂志,帮助我提高了认知能力和写作水平,终身受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