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至回乡祭祖,专诚谒见缪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缪祖荣先生。祖荣会长年近八旬,但精神矍铄,谈锋頗健。人称“老爷子”。</p><p class="ql-block">平日里闻说“老爷子”国学底蕴深厚,谈吐儒雅。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对家乡的历史沿革、人物典故、古典诗词他都烂熟于胸,张口就来,如数家珍般地向笔者介绍申港的“四大文化”,显得颇为自得,一付蔼蔼然长者模样,顿时让笔者肃然起敬。“老爷子” 却自谦起来,连声称道,自己是“农民出身”、“初中程度”,倒底让笔者自感赧然了,回沪后将他的归纳,整理成文,于是有了这个美篇。</p> 申港概况 <p class="ql-block">申港本是江阴市下辖的一个镇,如今已升格为申港街道。申港面积不大,只区区39 km而已,2人口不足六万。却是江南名镇,素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的美称。是一个有着2500多年灿烂文明的历史名镇。早在四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境南部的舜过山相传就因舜帝路过而得名。二千多年来,申港可以说是钟灵毓秀,出现过许多历史名人,他们或在这里留下遗迹,或为这里作出贡献,或是从这里走出,造福一方……可以归纳成四个方面的文化瑰宝。</p><p class="ql-block"><br></p> 申港的诚信文化 <p class="ql-block">申港最为人称道的是它与春秋季札的独特渊源,申港素有“延陵古邑”美誉。季札三让王位,避耕于申港舜过山下,后受封于此,卒葬申港河西,人称延陵季子,为江阴人文始祖。</p><p class="ql-block">季札“信诺挂剑”的典故更是千古佳话:季札出使,造访北方的徐国。徐君十分喜欢季札身上的佩剑,季札因还要用宝剑做信物出使他国,所以没有当场相送。当季札出使结束再回到徐国,徐君已经死了,于是他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季札“信诺挂剑”的诚信品德化育无数后人。</p> <p class="ql-block">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葬于上湖(今江阴申港),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公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p> 申港的水利文化 <p class="ql-block">2300年前,春秋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活跃在江南大地,他是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电视剧《芈月传》将芈月和春申君黄歇塑造为青梅竹马的恋人。也为年轻人而津津乐道。</p><p class="ql-block">黄歇一生功勋卓著,不仅使楚国由弱变强,成为战国列强之一,更善治吴地,兴修水利,使百姓安居乐业,为江南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申浦河相传就是由他率人开凿而成,故申港古称申浦。位于长江之滨的申港,尽享物华天宝,温润如玉的申浦河,让孕育出申港人的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人文荟萃,英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春申君沿河设埠,开市集镇,临“申浦河”而居汇聚商贾成市,名申浦。二千多年前,这里还应该是滩圩错落,沟河纵横,春申君黄歇疏渠凿河,不仅改圩成田,更是凿河通商,“申浦河”南通太湖,以前客船可以通过水道直抵无锡、苏州、上海。</span></p> <p class="ql-block">春申君在他的封地——吴地的其它地方,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诸如运河、陂塘、堤坝圩堰、水关涵闸、还有桥梁、码头、渡口等与水了有关的生活设施类的遗产,本地百姓也为他修建一些祭祀纪念类建筑和园林,设置了与他有关的纪念性铭牌、碑刻,积淀成江南独特的水利文化。</p> <p class="ql-block">申浦河是春申君的代表作,<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凿河设埠的春申君,以“申”为名,把开挖的河叫“申浦河”,现称申港河,申港人民没有忘记春申君,专门为他修建了春申公园,成为励精图治,造福一方水利文化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据史书记载,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5年)季札逝世,葬于申浦河西。<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春申君开挖“申浦河”时,有意沿绕“吴延陵君子之墓”,而使“申浦河”与“君子墓”同传后世。</span></p> 申港的廉政文化 <p class="ql-block">缪燧为申港缪家村人,受康熙钦点在定海任职知县22年。对其政绩的褒奖不仅来自民众,还有各级官府,直至康熙皇帝。其政绩被宣付国史馆立传;他是死后唯一被列入宁波府名宦祠供奉的清代定海知县;他曾以一令兼任过宁波府四邑的父母官,更是唯一被编入《清史稿》“人物传”之“循吏”的定海县官。缪燧是勤政、廉正、亲民的典型。他留在定海的故事,不管是来自民间的口碑,还是来自志书中的记载,都是定海历代所罕见的。 </p> <p class="ql-block">缪燧在定海任职的22年中,为定海百姓殚精竭虑,做过的好事无数,缪燧初莅定海,首先筑塘复垦,他经常穿布衣草鞋,亲临工地劳,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被百姓亲切称为“筑塘老爷”。</p><p class="ql-block">其次,他劝学兴教,在他任期内,捐资建立义学。使“贫家子弟”能够知书明礼,教化一方。是镇海最早的义学。</p><p class="ql-block">第三,他减赋免税。实行“一条鞭法”,力推轻徭薄赋,藏富于民政策。他力革陋规,厘剔积弊,得到民众拥戴。</p><p class="ql-block">第四,他为定海设立津渡,为海岛民众安居乐业,为日后海岛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第五,他主张通商贸易,定海港由此成为浙东沿海最早与外国通商的港口。缪燧时期定海的通商贸易向世界打开了大门。</p><p class="ql-block">第六,缪燧多次捐俸,为了救灾安民,为了造福一方,他自己省吃俭用,几乎捐出其所有薪俸用于各项基建。</p><p class="ql-block">第七,为保一方平安,他查寇缉盗。为剿匪缉盗,以靖地方治安,他身先士卒,日夜巡视缉查海疆。</p><p class="ql-block">第八,他清正廉洁,为官不欺。缪燧的座右铭是:“”平生无他,唯‘不欺’两字。”这既是他二十余年为官的准则,也是他一生的道德操守。</p> <p class="ql-block">缪燧为官数十年,为民办的好事数不胜数,独独自己“家无长物”,家人生活清苦,连安葬之费都拿不出。定海百姓无以为报,只是在扶送灵柩去江阴申浦缪家村时随送一块“定邑父母”匾,这是对他最好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00多年过去了,舟山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这位父母官。在缪燧诞辰366年之际,由舟山民间筹建的“缪燧纪念馆”落成;在缪燧逝世366周年之际,舟山各界还专门召开纪念会;舟山定海区政协还专门编撰了《定海知县缪燧》一书,以示缅怀之情。缪燧的家乡也没有忘记他,2020年5月9日,“缪燧纪念馆”在他的老家江阴申港缪家村正式开馆,成为江阴廉政文化教育基地。</span></p> 申港的国学文化 <p class="ql-block">缪荃孙有“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的称号。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他也是申浦缪家村人,自幼聪颖过人,年十一读完五经。光绪二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撰修、总纂,湖北孝古堂教务长,江南图书馆总办,京师图书馆正监督。先后主讲江苏南菁、江宁钟山、常州龙城、湖北经心等书院。曾赴日本考察学务,酌定课程、编辑课本,中西之学兼重,取淹通笃实之士任教。治经以汉学为宗,恪守乾嘉学派,于有清一代经学搜罗甚勤。</p> <p class="ql-block">缪荃孙曾任南菁书院山长。后又先后掌泺源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山长,常州龙城书院等。1901年任江楚编译局总纂。</p><p class="ql-block">1902年5月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并与徐乃昌、柳诒徵等七教席赴东洋考察学务,学堂遂仿日本东京大学,在南京国子监旧址筑校,以后更名两江师范及复建南京高师,为南京大学近代校史之开端。</p><p class="ql-block">1907年受聘筹建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出任总办。1909年受聘创办北京京师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任正监督。1914年任清史总纂。</p> <p class="ql-block">缪荃孙一生都视国学为研究重点,将其所学广泛用 于近代中国图书馆的创建工作,</p> <p class="ql-block">缪荃孙爱读书、爱藏书,一生治理国学,于图书馆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以及金石学、方志学都有划时代的贡献。他辅助张之洞编制了传诸百年、影响多位学人的《书目答问》,为古籍善本作定格。缪荃孙于史学用力最深,拾遗订误,悉本钱氏《考异》、王氏《商榷》家法。应清史馆之招,先为条举大纲、通信商榷。</p> <p class="ql-block">缪荃孙走的是清儒博通之学。知无涯,有书必读。光绪二年(1876)中进士,为翰林院编修之初,就像翰林前辈询问所藏《永乐大典》,并请借阅之;却得到的是同僚冷笑:“以为若庶常习散馆诗赋耳,何观此不急不务为;且官书,焉能借”。行行10年后,当他借阅,即日日夜夜,两年间就读了900册,从中还抄录了罕见本本,如《曾公遗录》(朱曾布),他说:“此录记在政府奏对之时,世无传本。”缪荃孙是近代中国苦读和利用《永乐大典》最多的学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作为申港人,作为缪家村人,想着要为家乡的“四个文化”点个赞,家乡“四个文化”中缪氏占其二,更是想为缪氏文化鼓与呼!</p><p class="ql-block">离开这片人文厚重的乡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回到喧嚣的城市,我的心却还没有回来,于是拿起电话给“老爷子”打电话,告诉了他我的想法,他欣然应允——他会经常给我讲讲故乡的人文故事的,我盼望着。</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