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复习,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考前知识与能力的储备。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复习不仅要补拾遗漏的知识,强化薄弱的地方,系统块状的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熟练已形成的能力,还要发现规律。简而言之,不仅复习旧知,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了有序高效的开展好期末复习工作,12月21日晚上,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以“群策群力献言献策,聚焦复习备考期末”为主题的专题教研会议。语文、数学、英语、低年级四个教研组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针对各年段、各班级学科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如何调整学生思想状态、如何总结巩固重要知识点和如何有效开展练习和测试等问题,结合学科特点和年级层次特点,展开交流讨论,积极探索高效率的复习方式。交流中大家发言踊跃,畅所欲言,对问题的指出毫不隐满,对经验的介绍毫不保留,确保每个教师在考前能够全面细致地做好复习工作,争取我校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副校长王恒卓同志宣读学校期末复习规划,并对期末复习提出了具体要求: <br>一、要求各位老师依据班情、学情确定班级的达成目标,并认真制定复习计划,有系统、有条理的进行复习。 <br>二、要求所有老师能够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并且在年级组内互相听复习课,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br>三、能充分发挥学生错题集的作用,再根据平时的作业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对同学们掌握比较薄弱的环节,重点复习,并能科学地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 <br>四、复习时要关注每一名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积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为学生减轻期末复习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语文组 分享经验——有的放矢,有效达成 <div><br>一、精研教材,梳理知识点。<div> 1. 以课本为主线进行整体复习,并非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知识,而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某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与对比。一般而言,语文复习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单元整体知识为内容的复习方式;一种是以所学的教材知识进行归类的复习方式。对于现在这种考试题型和模式,我们认为归类复习可具实效性。复习内容大体可以划分如下版块:语言基础(字、词、语音等)、积累运用(日积月累、古诗词、背诵课文)、阅读感悟(信息类与文学类)、写作表达,对这些版块进行归纳、梳理。<br> 2.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可块状复习,安排好每天要复习的课文内容,做到有的放矢。<br>二、精选练习题,达到活学活用<br> 1.改变题海战术,课堂上选用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做到少而精。<br> 2.针对学生的错例,进行举一反三,掌握学法。</div></div> 数学组分享经验——让数学复习课充满“生长”的力量 <div>一、帮助学生学会给知识″安家″。<br> 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块状进行梳理。<br>二、″看书一挑题一讲述" 学生成主角。 <br> 布置学生回家"阅″书,边"阅″边折出书上你认为特别需要关注的题目或最值得注意的知识点,课堂复习时请生当″主角″,汇报交流自己″找″的好题,并把你认为好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并″说理"好在哪里,″看书一挑题一讲述"就是学习回顾学习方法有效整理知识的过程。备课组成员要分工协作,精选习题,避免枯燥无效的题海战术。习题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内容练习),综合性(把知识串起来),典型性(易混点练习)。</div><div>三、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复习。<br> 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成为复习课的主角。例如:复习单元中的某些知识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分组自己归纳: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给大家复习哪些知识?如果我是出卷人,我会怎么考大家?课堂上,就请学生来带来大家复习,我们适当进行补充。</div><div> 复习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现实、认知障碍。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期末复习之前让孩子盘点收获、提出困惑,并且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表征(文字、表格、画图等)。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复习后是否温故知新、解惑启智。<br></div> 英语组分享经验——学以致用,培养综合技能。 一、精选精练,侧重思维的训练、能力的考察。 复习课中练习题的选择,要注意多样性,既要有常规题也要有新颖题型。可选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开阔学生思路,帮助学生从中找出解题规律与方法,努力做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题,通一类,侧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br> 二、精讲精评,注重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试卷或练习题的分析时,讲解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善于抓典型。这典型的练习题必须是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通过讲解,既起到对知识梳理、综合、巩固、深化的作用,又渗透解题方法,加强能力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br> 三、考试指导,注意方向的把握、理念的引领。大家都知道,影响考试成绩的原因很多,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如教师对测评基本要求、考试方向、考试形式、试题等的研究程度,考前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的指导等,对于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低年级教研组分享经验——自改互改主动性培养 复习过程中,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做到专心地倾听讲评,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br>一、练习讲评:<br> 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讲评时,可以让同桌交换改,互改前一定要提出要求,如要做到不能改错,比一比谁是合格的小老师等,激发学生主动性。<br>二、试卷的讲评<br> 如果教师把批改好的试卷发到学生手中,然后一题一题地讲评,那教师肯定会白忙活一场,毕竟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多半放在自已的分数上,没顾及错误的地方,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了,所以也根本听不进去。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教师批改完试卷后,归纳整理出共性的错误,把这些错题在课件上呈现,然后重点讲评,再发试卷给学生改正错误;如果只是个别学生弄不明白的,可以个别指导。二是学生测试结束后,教师先不批改,把在考试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错误拿出来讲评,这种先讲评,后改正,最后批改的方式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学生为了考取好成绩,他们会很认真地听。当然,讲评完后,黑板上的答案必须擦掉,否则会让学生养成一种抄答案的坏习惯,而且要讲明只能自己改正,不允许讨论。<br> 实践证明,这两种讲评的方式都很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达到了在乐中复习,在复习中有所收获的目的。 李春生校长总结——谈“结合”,引深思: 1.温故与知新相结合 <br>2.导优与补后相结合<br>3.精讲与多练相结合<br>4.精练与效益相结合<br>5.知识梳理与方法渗透相结合<br>6.知识复习与纪律教育相结合<br>7.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相结合<br>8.常规与非常规复习方法相结合 李校长最后强调:复习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怎样,都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课标,心中有方向。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用心、用脑、用爱”工作,讲究复习策略,定能在复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