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逐渐被遗弃的原生态古老村落——桃源里

老来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桃源里村”——是许多摄影家和画家心中的世外桃源、天堂和乐土,他们不惧山高水长,路途遥远,成群结队乘飞机、坐高铁、自驾车来到山中山的广东梅州大埔,然后坐上小车,在深山老林、九曲十八弯的盘山乡道上盘旋了很久才到达这里。这里究竟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才会让这些人不怕旅途劳顿,从四面八方长途跋涉而来?下面就请您跟我一起来看看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你来到这个原生态的古老村落,你会发现在这个山旮旯的小山村竟然如此美丽。这个古村落世世代代居住着从我国中原河洛一带的汉民,他们为逃避战乱而举家长途跋涉,克服千难万险,来到这个无人居住的丛山峻岭之中,这些汉民刻苦耐劳,虽然在这个没有平地只有山的地方生活,将会碰到很多艰难困苦,但他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再难也要想办法度过,于是他们开垦荒山,向山要地,硬是在荒山野岭中建起了茅寮,种植了庄稼,日子逐渐安定了下来,从此在这个山沟里繁衍后代,成了这里的真正主人。他们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虽然生活极其艰辛,但他们有了自己的家。当你举目望去,这里山高林密,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但他们没有嫌弃这个地方,而是顺着山势在这里建起了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围龙屋、走马楼、锁头屋和三堂两横屋等等房子。有些摄影爱好者用无人机拍摄,惊喜地发现这个小山村却有着客家人独特建筑风格的房子。桃源里村曾经是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在这里居住的绝大部分是李姓人家,他们互相关照、互相帮助、互相包容、和睦相处、整个村其乐融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这个浪潮也冲击了桃源里村的许多年轻人,他们擦净泥腿子,放下捲起的裤脚,背上简单的行囊,同家人道别,走出大山,在异乡创业打拼,成了打工仔打工妹,有的事业有成成了响当当的企业家和各种各样的老板。袋里有钱了,很多人在外购置房产,成了城里人,然后把家人接来享受天伦之乐。如今,在桃源里村很多老房子已经非常破旧,有的已经倒塌了,剩下的是残墙烂瓦,较好的房子上了锁,人去房空。有些老年人传承客家人不要忘“根”的古训,筹集资金修缮了老房子,逢年过节回老家看看,让年轻人记住乡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在桃源里村,只居住着不足十人,这些人都是长年累月住在这里的年迈老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不愿离开陪他们一辈子的老房子,虽然很破烂,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到了节假日住在县城或镇上的一些人,也有人开车、骑摩托车回来老家瞧一瞧看一看,如见到以前的邻居回来了大家打个招呼,拉拉家常,也会去住在村里的老人家中问安。他们大部分人带些干粮回来过个中午,不过夜下午又回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桃源里村看起来凄凉,但这里是摄影家、画家和旅游爱好者最最向往的地方,是他们釆风和写生的乐园,因为这里是不多见的原生态古村落,一切都是原来模样,极少建有新房子,修缮过的房子也很少,一点都没有被开发利用过。特别是房屋,泥墙灰瓦,斑驳的墙体几近凄凉,那里有围龙屋、砖木结构的楼房、当官的人衣锦还乡建的官厅、当时朝廷赏赐给有功名的人带桅杆石的房子,还有一间“儒林第”,都是原生态的模样。古老的房屋屋门破损,屋里杂草丛生,里面的物件东倒西歪,不成样子,很多房屋外墙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标语口号,都是用红颜色的凃料写的大字,如:“忠”、“公”等字还清晰可见。通向各户人家古老的石階几经被磨滑,田里种有柚子、甘橘等经济作物,山上是香蕉树,田园风光依旧,历史沧桑的痕迹随处可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桃源里村是不多见的原生态古村落,为此,当地政府对这里的客家文化价值十分重视。据悉,近期有近十位中国美协会员、几十位省市美协会员、多批写生团队和众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慕名来到这里采风和写生,都满载而归。他们对这里的原生态古村落表示极大的兴趣,希望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中国美协会员、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福建美协山水画委主任梁明老师在这里动笔画了六幅写生,并为北塘艺术部落写生基地题字;广东省美协会员“写生梅州”骨干画家曾栋称这里是“五星级写生基地”,桃源里村已经名扬在外。近来本人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桃源里村,没有运气碰到来这里采风、写生的摄影师、画家和旅游爱好者,但能来到这里,亲身感受和体验桃源里村的生态环境,感到十分高兴和满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桃源里村遇到了住在村里的好几位老人,临近中午,我来到一位老人家里歇息,喝茶聊天,了解村况,屋主人去山上採摘柑橘、橙子、香蕉和沙田柚,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原生态无污染的水果就是不一样,清甜可口,走时还让我带回了一树另外一位老人家里种的原生态香蕉。在了解本村情况时,得知国民时期在桃源里村出了一位县教育局长叫李敏臣,由于他在任上尽心尽责,躹躬尽瘁,英年早逝,为褒奖他做出的成绩,当时的大埔县政府发了褒奖令,并为其竖碑立传。后来那块石碑被现在他的后人搬到了村外山脚的溪上村,为了看个究竟,于是我离开桃源里村,下午一点多到达李敏臣后人李善新家中,在那里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在他家吃免费的农家饭菜,然后看那块碑石,详细了解褒奖李敏臣的事迹及其后人的情况。衷心感谢他们的盛情厚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美篇只是简单拍摄了一些桃源里村的外部的原生态村落景色,文章后面会简单介绍民国时期大埔县政府为褒奖县教育局长李敏臣在位期间做出的成绩而竖碑的一些情况以及溪上村的村容村貌。敬请关注!</b></p> <p class="ql-block"><b>  村口有简单的停车场。停车场上面有座曾经的“桃源小学”。</b></p> <p class="ql-block"><b>  桃源里村一角,房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b></p> <p class="ql-block"><b>  外墙斑驳的楼房,饱受风霜,见证了漫长的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石阶依旧,外墙已经斑驳脱落。</b></p> <p class="ql-block"><b>  房屋杂草丛生,一片荒凉。</b></p> <p class="ql-block"><b>  山高环境污染少,这里空气清新,蓝天白云。</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有户人家正在修缮房子。</b></p> <p class="ql-block"><b>  留下这里居住的都是年迈的老人。</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有很多房屋已经很破旧,烂墙破瓦遍地。</b></p> <p class="ql-block"><b>  围龙屋。</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的房屋层层叠叠,向山顶延伸。</b></p> <p class="ql-block"><b>  客家特色民居。</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儒林第”。</b></p> <p class="ql-block"><b>  儒林第大门。</b></p> <p class="ql-block"><b>  外墙遗留有文化大革命时期写的大标语,“忠”、“公”等字,都是大红颜色。</b></p> <p class="ql-block"><b>  人去房空。</b></p> <p class="ql-block"><b>  破旧的厨房。</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两层楼房。</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的屋前晾晒有木薯丝。</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还有人居住,禾坪很开阔。</b></p> <p class="ql-block"><b>  房前屋后种有香蕉树。</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有通向高处的水泥路,路边有照明灯。</b></p> <p class="ql-block"><b>  请欣赏以下图片——</b></p> <p class="ql-block"><b>  房屋周围是经济作物——柚子树。</b></p> <p class="ql-block"><b>  这里的房子都是原生态,没有大动干戈改变过。</b></p> <p class="ql-block"><b>  楼外楼。</b></p> <p class="ql-block"><b>  外墙经过修缮的房子。</b></p> <p class="ql-block"><b>  旧时获取功名人家的房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一块在民国二十七年三月三十日,由大埔县政府发布的褒奖令,是一个姓梁的县长签发的褒奖原大埔县教育局长李敏臣老师,在他任职期间,坚贞才识、弘毅毕生、精力尽瘁,逝世后为其立碑,以示褒奖。这块石碑原立在桃源里村,后来李敏臣先生的后人搬迁到离桃源里村不远的山脚下的溪上村居住,随后这块碑石被运回溪上村现在的李善新家中门口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这块碑石放在摩托车的后面墙角里。</b></p> <p class="ql-block"><b>  以下的照片是溪上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谢谢您的光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