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我童年的时候,沭阳韩山山顶的小岗楼下有一块石头,上面隐约地刻着"望夫石"三个字。关于"望夫石"的来历,有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p> <p> 相传清朝光绪年间,韩山的南面有一洪姓老员外,家有二八千金,洪小姐长得面若桃花,齿白唇红,有千娇百媚之态,老员外视若掌上名珠,整日有丫环伺候,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p><p> 一日,小姐百无聊赖之际,偷偷与丫环上山游玩。秋天的山上野果飘香,美景怡人,让小姐乐不往返。正游玩间,遇到一位气宇轩昂的白面书生,两人目光轻轻一碰,一朵红云飞上小姐的面颊,她急速地拉着丫环躲开,心如撞鹿,连忙下山回到了绣楼,那书生的影子让情窦初开的小姐整日萦绕心头,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古训让洪小姐只好把情愫深深压在心底。</p><p> 那书生是山北的汤姓寒门秀才,他也是个多情种子。自见了洪小姐一面,便寝食难安,无心读书,相思之苦让他变得形若槁木,渐渐地竟一病不起。他的父母急在心里,寻医问药,效果甚微。</p><p> 汤公子的舅舅得知外甥病情,急忙从湖东杨湾来到外甥家。经过做过私塾先生的舅舅再三盘问,汤公子只好道出实情。他的舅舅知道实情后,哈哈一笑说:"此等小事,甥儿尽管放心,舅定能办好!"汤公子将信将疑,不知舅父此言是否属实。</p> <p> 第二天,秋阳高照,只见山南洪员外的院外出现一位手拿罗盘的风水先生。只见他在洪员外的院外不停地用脚步丈量,眉头紧锁,喃喃自语。他这不寻常的举动被家丁看在眼里,家丁连忙把情况报告洪员外。洪员外差人把风水先生请到客厅,询问究竟。风水先生眯着眼,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您老前半生生活无忧,家中兴旺,恐怕今后…"</p><p> 风水先生欲言又止,老员外脸色突变,忙请先生指条明路。风水先生说:"从此你家道中落,并有血光之灾。"</p><p> 老员外忙问可有破解之法。风水先生说:"从你面相上看,你应该有一千金,待字闺中。"老员外连忙称是。</p><p> 风水先生问了员外女儿的生庚八字,掐指一算说:"你女儿是您老的贵人,只有她才能让你躲过劫难。你姓洪,偏旁为水,恰巧你女儿为水命,只要你在方圆一里地找一同偏旁的姓氏并是水命的公子为婿,把她今年嫁出去,你家就会风平浪静。因为‘两水夫妻喜洋洋,儿女聪明家兴旺。姻缘美满福双全,满仓财产好风光。"</p><p> 员外听后面露喜色。忙问:"周围能有这样的人吗?"</p><p> 风水先生说:"从你女儿生庚八字上看绝对有这样的人,并且他家门前应该有一棵榆树,榆树是百鬼不侵之宝树,你女儿能在今年腊月初八结婚,过年再把榆树移到您家植之,您家从此生活会如日中天。"</p><p> 老员外喜出望外,设宴款待了这位风水先生。酒足饭饱后,风水先生便拜别洪员外,翻过韩山,直奔汤秀才家。到了汤秀才家,汤秀才问:"舅舅事妥乎?”他舅舅扔掉罗盘,哈哈大笑说:"甥儿快起来吃饭,养足精神,静等腊八迎娶洪家娇娘!"</p><p> 汤公子连忙起身,拜谢舅父。他舅父怕穿帮,连夜赶回湖东杨湾孙家庄。</p><p> 第二天,洪员外派家丁在韩山周围寻找门前有榆树,并且同偏旁的姓氏,不久就找到汤秀才门前,进去一打听,正吻合风水先生所说的生庚八字,"汤"姓与"洪"姓又同一偏旁,家丁屁颠屁颠地跑回向洪员外报告。洪员外连忙找人向汤家提亲,汤秀才父母真是受宠若惊,求之不得,当时就应承下来这门亲事。</p><p> 转眼到了腊月初八,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来到了洪员外家,洪小姐虽心有所属,但又难违父命,十分不情愿地上了花轿。当红头布破汤公子挑起时,洪小姐才看清新郎竟是她日思夜想的郎君,两人欢天喜地步入洞房,完成了他们人生中的使命。</p><p> 婚后第二年春天,洪员外遵照"风水先生"的叮嘱挖走了汤家的榆树,植入自家院内。婚后夫妻恩爱有加,汤公子得到岳父帮助,努力读书,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于一八九七年考中进士。当送喜报的队伍经过韩山街时,韩山沸腾了。汤洪两家杀猪宰羊,款待宾客。不久汤公子告别亲人,到京城走马上任。由于他不善溜须拍马,得罪了不少上司。当他看到列强入侵,官员腐败,又积极响应"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康梁"变法,不久由于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保守派的反对,以及袁世凯的出卖,戊戌变法只坚持了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汤公子作为变法支持者被革职查办,流放宁古塔,在流放中忧郁而亡。</p><p> 在家中的洪小姐见丈夫回京,久不见信,心中起疑,便派家人带到盘缠到京中打探消息,但毫无所获。便每日带着丫环来到山顶站在石头上向西北眺望,希望能看到丈夫的身影。无论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还是风霜雨雪的侵袭,洪小姐都一如既往来到山顶遥望,希望能有奇迹出现。</p><p> 三年后,洪小姐染上恶疾,撒手西去,和汤公子共赴天国。</p><p> 后人为了纪念洪小姐的忠贞不渝,在她所站的石头上刻上"望夫石"三字,由于时间的久远,岁月的风化,字已模糊不清,但他们的故事却永远刻在韩山人民的心中…</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