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湿衣裳赛暖阳 真情播种新希望

猴恋青峰

1986年,中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到1992 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1994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八七”的含义是:对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从1994年到2000年)基本解决。<br> 思茅区龙潭乡大沙坝村,就是1998年云南省扶贫办按《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从昭通市鲁甸县跨州市移民安置的扶贫村。全村4个村民小组共有296户1000人,低保户62户88人,残疾人数64人,特困人3户4人,兜底保障7户12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999亩,人均耕地4.9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咖啡为主,辅于输出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0861元,顺利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摘帽。<br> 从异地移民进入思茅,由金象咖啡公司安置扶贫,到成立移民村委会,实行村民自主管理,再到2014年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大沙坝移民群众与相关扶贫干部和挂钩帮扶单位,共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扶贫攻坚”之路,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梦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脱贫路难,十年努力成空想</b></h1> 1998年,昭通鲁甸县大批贫困山区群众响应国家移民扶贫政策,拖家带口,背井离乡,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一方水土难于养活一方人的故土,憧憬着新生活的美好梦想,加入跨州市异地移民安置扶贫大迁徙的队伍,落地思茅龙潭大沙坝,成为异地移民扶贫对象中的一员。移民群众在“公司+基地+农户”的安置扶贫模式下,成为新成立的金象咖啡公司大沙坝种植基地的成员——咖农。从亲手搭建油毛毡叉叉房居住,亲手开荒挖咖啡种植沟开始,他们倾尽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却一直挣扎在一贫如洗的生活里。<br> 据2014年新一轮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大沙坝移民村296户村民中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387人,通过十几年的移民安置扶贫“十年磨一剑”,贫困发生率竟然高达38.7%。2014年脱贫出列3户9人,2015年脱贫出列0户0人,脱贫道路变得异常艰难,移民群众对脱贫摘帽已经失去了信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迎难而上,汗湿衣裳赛暖阳</b></h1> 根据思茅区《区级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区扶贫攻坚挂乡包村》和《关于下派2016年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通知》要求,思茅区教育体育局迎难而上,勇敢承担起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龙潭乡大沙坝移民村的艰巨任务。以提高贫困移民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重点,积极推进文化扶贫、教育强民,让贫困移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和价值取向,用艰苦奋斗、自食其力的精神,实现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br> 任务和目标确定后,区教育体育局成立了由局机关主要领导任组长,局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把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纳入局工作总体目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定了“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的目标和任务,科学规划,责任到人,构建起了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帮扶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专题会议,对“挂包帮、转走访”活动进行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通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开展扶贫工作的责任感,细化“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的目标要求、总体安排、方法步骤、工作重点和联系对象,使“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有序、有效的不断推进。<br> 汗湿衣裳,一个个帮扶队员的身影,似暖阳一样扎进贫困移民群众的心里。派驻干部驻村帮扶,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次到帮扶村开展调研及结对帮扶工作,局干部职工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摸情况、查穷根、出主意、想办法、出钱出力。贫困移民群众的心暖和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再次坚定起来。2016年,大沙坝移民实现了“精准扶贫”工作开门红,——当年脱贫出列66户262人。<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挂包帮扶,真情播种新希望</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16年,投资30000元,为大沙坝村公所建造一个垃圾池,一个农村简易厕所;投资9600元,在大沙坝村公所建了一个宣传栏;投资20000元,为南本小学的6位教师每人配置一台电脑,帮助大沙坝村移民子女就读的南本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投资70万元,积极协调推动大沙坝村部分群众饮水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投资1200万元,新建龙潭乡中心小学学生宿舍、综合楼和运动场;投资82万元,新建龙潭乡中小学挡墙、围墙;投资84.19万元,配置课桌椅、多媒体、食堂设备等共计;投入培训经费46260元,组织教师培训130人次;落实小学、初中每年每人800元的营养餐补助;落实华能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库区困难学生补助18000无;落实大沙坝村学生考入大学的4名学生的生源地助学贷款。<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17年,投入18000元,完成大沙坝二组活动室及厕所建设; 积极向区交通局争取到30吨水泥,用于饮水工程建设;投入5000元,为大沙坝村委会安装太阳能浴室设备;为大沙坝村42名贫困户缴纳养老保险4200元:开展春节慰问送温暖活动,购买大米和食用油投入资金10439元。通过抓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真正带动大沙坝村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8年,投资213万元,完成了大沙坝村一组、二组、三组的人畜饮水工程,覆盖受益群众达272户973人,实现了20年来户户通安全饮用自来水的梦想;投资8万元,在一组文化室旁建设一个水冲式卫生厨所;投资10250元,完成大沙坝二组活动室及厕所修缮;购买100吨水泥,用于村集体项目建设;投资5250元,为木沙坝村委会安装太阳能路灯设备;开展春节慰问送温眼活动,购买大米和食用油投入诗全7286.4元,此外,还积极帮助大沙坝村委会改善办公条件,添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完成了党员活动室提升改造工程,实现大沙坝村4个组有3活动场所。<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19年,资金投入10.95万元(物资折合),走访130人次,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实策工作,全完成新房入住、旧房拆除工作,村民的安全住房问题得到保障;投入122.67万元,完成了村内道路建设及配套设施配置工作;提供50吨水泥,5个活动垃圾箱,加强人居环境改造,农户的生活垃圾得到了集中处理。另外,投资1万元聘请教师,在大沙坝村民中开展了一期广场舞培训,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0年来,协助村委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小额贷款共发放27户81万元;完成了我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3期166人次。在疫情防控期间,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守好一方土,担好一方责”,大沙坝村无任何不良现象发生。另外,思茅区教育体育局分别在3月20日、4月9日,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先后两次开展了“消费助推扶贫”活动,干部职工们凭着自愿购买的原则,向大沙坝村民购买农户土鸡及其它农副产品,消费金额共达20000余元。</span></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五年时间的脱贫攻坚挂包帮扶,思茅区教育体育局始终紧密联系大沙坝移民村的贫困移民群众,以全面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为群众办好事,用真情为贫困移民群众播种新希望。</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决不放弃,最后一个兜底户</b></h1> 从1998年由昭通鲁甸县异地移民到普洱思茅龙潭乡大沙坝安置扶贫开始,到2014年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战进行“精准扶贫”以来,大沙坝移民村四个村民小组的千余名异地移民安置扶贫的移民群众,共同经历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开发扶贫、建村实行村民自治、单位挂包帮扶、个人一对一结对帮扶等一系列尝试性和规范化扶贫模式,历尽艰辛,饱尝心酸。经历了二十余年不屈不挠的脱贫攻坚战,一家接着一家,逐一实现了脱贫摘帽,走上小康之路。<br> 在大家相继脱贫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思茅龙潭乡大沙坝移民村的移民群众,都把担忧的目光投向了大沙坝第一村民小组的李文兴。<br> 李文兴,是大沙坝有名的“大独人”“兜底户”,大沙坝移民村的移民群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曾经是个生龙活虎,能想敢干的壮小伙,然而命运之神便没有安排他成就一番良好的事业,却让他相继两次遭遇意外事故,最终变成了一个生活难于自理的肢体二级残疾,过着没有媳妇,独身一人的生活。<br>当初刚移民来不久,李文兴乘农闲时节,前往思澜路二级路建设工地做工,因为身手灵敏,被选中做了一名点炮员。在一次点炮爆破的时候躲炮不及时,被炮震聋耳朵,吓成神经病。之后不久李文兴又骑摩托翻车摔成重伤,成为肢体二级残疾。据说,一开始伤残鉴定给他定为肢体二级残疾,他嫌级别低,死缠硬磨让医院帮他定为肢体六级残疾,等他明白自己弄反了,不仅失去应得的赔偿,而且后来怎么也改不回来。<br> 2014年享受国家统一补助,李文兴也建起56500元的安居住房,但是一直没有钱粉刷,连门窗都没有装。家里除了一口罗锅、几个碗、几样破旧的衣被,再没有其它物品。<br> 2020年初,在思茅区教育体育局王建书记的个人结对帮扶下,帮助李文兴积极筹集资金,顺利完成了粉刷和门窗安装,建好了洗澡室和厕所,并且为他购买了简单的家具和锅碗瓢盆等家居用品,帮其建立起一个温馨的家。此外,王书记还协调有关单位,为李文兴重新做了伤残鉴定,落实了他的肢体二级残疾实情。<br> 现在,李文兴不仅纳进社会保障享受低保A级,享受各项相关补助890元,而且被落实特困人员定性为残疾兜底特困人员,享受各种相关补助730元,两项合计每月收入合计1610元。在此基础上,王书记与李文兴的兄弟进行深入沟通,达成协议由他的兄弟监管照顾其日常生活。实现了兜底户李文兴居住有住房,生活有人管,经济有保障,在2020年年底这个时间节点以前顺利脱贫摘帽的既定目标。 在思茅区教育体育局“挂包帮、转走访”的帮扶工作中,在大沙坝移民村整个脱贫攻坚进程中,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很多,可谓不胜枚举。扶贫一线的广大扶贫干部和帮扶队员,用自己的真情与实干,在关乎国计民生的脱贫攻坚战中,开启了一扇心窗,架起了一座桥梁,播下一种希望,捧起了一道暖阳,实现了党和政府与贫困群众心连心的交融,实现了携手脱贫致富奔小康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