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故事) 水飞蓟与东板桥

平淡是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村庄故事丨水飞蓟与东板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刘世龙 胡代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板桥村务药小组)</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1975年,渭南中医学校教师、著名中医文献专家刘寿山,居住在渭南县小桥东老城育红路207号。据说刘老师除了在中医学校授课和搞科研外,同时指导渭南地区搞中药材种植基地。当时南师公社东板桥村的赵天平在渭南县药材公司生产组做聘任技术员,因为业务的关系,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刘寿山老师相识。</p><p class="ql-block"> 渭南药材公司把南师公社作为药材种植基地,赵天平从西安制药厂搞得除虫菊种子,让东板桥村里种了几十亩,东板桥就成为渭南药材公司一个试验点。刘寿山老师亲自到临东板桥考察药材试验基地情况,发现这里地土盐碱严重,他把渭南中医学校从西德引进的水飞蓟种子交给赵天平(仅仅二两),让在东板桥村先用几分地进行试种。他认为如果新引进的水飞蓟试种成功,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天平向作者寻找保存的刘寿山书信)</p> <p class="ql-block">  这年秋天,东板桥生产队长赵荣欣就安排赵天平牵头,与赵振和、周振业等专人在果园种植,负责水飞蓟的间苗、打药,施肥,除草、浇水等,他们在果园用最好的几分地,精耕细作,结果试种后出土了。经过越冬,第二年长势良好,夏季收获,颗粒饱满,颜色黑亮。第三年,东板桥村扩大种植到十几亩,产量也很高,每亩可达150——200公斤。刘寿山也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即使后来被国家卫生部借调到北京,还抽出时间和赵天平多次通信,询问长势,进行书面指导,联系销路。东板桥村干部群众经过试种成功,就计划大面积种植,专门成立了由8个妇女组成的水飞蓟作务小组。一边通过渭南药材公司联系,由南师供销社收购站负责收购。当时是颗粒饱满的优质水飞蓟每斤1.5元,由收购站交到渭南药司,药司又销售给地区和西安的制药厂。种植和销路的畅通,给生产队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板桥村务药小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79年5月,经刘寿山联系,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决定来东板桥村拍摄《水飞蓟与乙益肝宁》科教片。6月上旬开始,正是水飞蓟收获季节,6月11日,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一行5人拍摄组,由曹秀玲导演带队,从北京乘火车来到渭南。他们休息一天,12日就来到东板桥村果园,当时的南师公社来了一位领导参加接待并陪同到拍摄现场,东板桥村妇女冯巧菊、赵焕新和会记赵志民等在导演安排下都上了镜头。中央人民电台广播随后作为一条新闻进行了播出。</p><p class="ql-block"> 1980年,由刘寿山等多为专家参与编写的《水飞蓟的综合利用》一书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刘寿山没有忘记东板桥村人,他分别赠书给赵天平等中药材种植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寿山关于北京来人到东板桥拍科教片给赵天平的来信)</p> <p class="ql-block">  以渭南东板桥为中心的水飞蓟药材基地为我国药厂制造治肝药品“益肝宁”提供了优质原料(为满足出口,随后国家同时在东北黑龙江、北大荒等地也试验种植),渭南地区制药厂一分厂为生产“益肝宁”一开始就在东板桥订购水飞蓟。北京第四制药厂随后也从这里订货派人前来采购,加上科教片电影《水飞蓟与益肝宁》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北京同仁堂水飞蓟蜜丸的上市,东板桥药材基地出产的水飞蓟从此走向全国,声名远播。</p><p class="ql-block"> 1982年后,农村改革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地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以东板桥为中心,种植水飞蓟面积向周围村庄扩大,南师、故市、信义一带随处可见水飞蓟种植。夏收季节,农民一边忙着收麦子,一边要借时间收获水飞蓟,男女老少都拿着剪刀上阵,时人有几句诗说的是当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家都种水飞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随处都见白毛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放下镰刀拿剪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阳下面穿雨衣。</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采摘成熟的水飞蓟时有人穿雨衣呢?是因为水飞蓟浑身叶子都有刺,需要护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板桥药农在田间)</p> <p class="ql-block">  当然,水飞蓟的种植,同时带动了生地、白术、柴胡、麦冬等其他药材的种植,农民发家致富,很多人已经尝到了种植药材特别是水飞蓟的甜头。面积一扩大,对水飞蓟的收购和销售成为首要问题。因为有时也出现水飞蓟滞销的问题。一开始的东板桥村通过和渭南地区药材公司联系,由南师供销社负责收购,然后交给渭南药材公司和有关药厂的销路形式已经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形势脚步。到1990年代,南师街道陈建华、王建文,东板桥赵有德、定通郭天佑四大药行收购中药材闻名南师故市一带,而和东板桥相邻的定通村的郭天佑则成为渭南首屈一指的水飞蓟收购专业大户。为水飞蓟生意外联方便,郭天佑于1993年用专线安装了南师乡第一台私人座机电话。郭天佑先通过地区药材公司联系,将水飞蓟销给渭南和西安的制药厂,后来远销到东北的盘锦市制药厂、盘锦第二药厂、浙江的温州制药厂(今浙江康乐集团)、江苏东台罗布麻厂。到1995到1997年达到最高峰,每年销售都在达500吨以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寿山老师给赵天平的来信)</p> <p class="ql-block">  笔者对郭师收货走货也有清晰的记忆:每到水飞蓟收获季节,郭师的门前整天人来人往,忙忙碌碌,不时见有本村和方圆几十里群众赶来交售水飞蓟,开三轮的,骑摩托的,骑自行车的,还有有小庄自己端运来的。郭师严把质量关,如果发现货物杂质大,必让过电筛。走货的时候,一个大货车,停在郭师门前的108国道上,郭师指挥若定,十几个小伙子,出出进进忙碌着,装的装,扛的扛,扶的扶,将一个个装满水飞蓟的沉重麻袋扔到大货车上面。</p><p class="ql-block"> 据郭天佑讲,当时的水飞蓟种植仍然以渭南(临渭区)为主,但是已经扩大到周边的蓝田、临潼、蒲城、大荔几个县内,有的地方利用荒地、闲地,大面积种植。人收不过来,就动用收割机。</p><p class="ql-block"> 2020.12,10</p> <p class="ql-block">(本文是由刘世龙、胡代民采访东板桥赵天平等村民,定通村郭天佑后,根据笔录和参考相关资料整理而成,特向口述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