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子过得缓慢,不过没关系,很多美好都可以攒着。

小微文字

<p class="ql-indent-1">终于冬至了。从立冬开始,我就盼着冬至。为什么?因为我不喜欢天黑的太快,不喜欢冬夜太长。早晨七点天都不亮,下午五点多一点天就黑了,似乎白天没有多长时间可以利用,特别是拍照的时候,下午刚等到光线好,瞬间就过去了。</p><p><br></p><p class="ql-indent-1">在这些暂短的白日里,我似乎更应当珍惜时间。可是我却像一个冬眠的动物,整天缩在家里。看看手机屏幕使用的时间,平均延长了许多。但我没有干别的,是用微信读书。我使用听书的功能,但发现光听不行,最好的是一边听一边看,有很多生僻字和以前自己念的不对的字都被纠正过来。</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我这次读的是猫腻的《庆余年》。因为没有买他的纸质书,不知道有多少卷,微信读书里的版本是他在网上连载的版本。所以书里还有他连载时写的许多废话。都一并读了,也有些收获,比如写小说的体会。</p> <p class="ql-indent-1">这部书我没有从头读,而是从电视剧以后的情节开始读的,全书在微信读书里一共有一万四千多页,我是从第五卷京华江南开始读的,前面改编成电视剧的才三千多页,只是全书的四分之一而已。但我发现原著的情节与电视剧有很大差距,改编时也许删减很多。</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越读,越觉得此书就是一部宫廷内部的夺权争斗,我其实是很不喜欢这类题材的,而且还是穿越故事,又有大宗师之类的玄幻人物,打斗场面描写很多。可是我居然读得很着迷。我自己也觉得奇怪,在猫腻的读者群里,有没有像我这个年龄的老太太读他的书能上瘾,居然可以读到深夜两三点钟,不得不靠吃安眠药睡觉。</p> <p class="ql-indent-1">不知道那个小胖子猫腻看了我这样一个奶奶级的人物仍然喜欢他的小说,是不是应当又有一丢丢的自豪呢。除此之外,我还很喜欢他写得《将夜》电视剧两部都看了,书也读了一遍。坦白讲,电视剧还是第一部好看。据说《庆余年》也会拍第二部,不知道会怎样改编,那个皇帝还会是陈道明演吗?我喜欢电视剧里的皇帝,不喜欢小说里的皇帝,电视剧里的皇帝很温和,大度,不搞阴谋,小说里的皇帝是一位多疑、戾气、满肚子阴谋的人。如果还是陈道明演,是不是应当改剧情。如果按照原著演,太猥琐了,不配陈道明的气场。我是这样认为的。</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说远了,今天不写剧评,也不写书评。今天是冬至,应当说吃饺子啊。</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我刚翻翻我的美篇,大概从2017年开始,每个冬至我都写了文章。看来我还是极喜欢这个节日的。</p> <p class="ql-indent-1">今日看朋友圈子美转文,说冬至是起源于洛阳的一个节日。文中说:大约3000多年前,武王伐纣灭商,决定采用“土圭法测影”定位选都,那时候大概觉得天地中为都最好。方法为:“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听起来好像挺玄妙,其实就是在地上竖一根木棍,然后根据夏天和冬天中午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的长度,来确定地理位置。</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用这种方法测量的结果是,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为天下之中。天下之中确立之后,周公主持营建洛邑,并着手制订国家的历法和礼仪制度。他们又决定以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也就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那一天,为新一年的开始。这一天,被称作冬至。</p> <p class="ql-indent-1">所以在古代时候,冬至就是过年,现在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流传至今,在北方就是吃饺子,并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我一直认为,这个说法是象形,饺子是耳朵的形状,吃进肚子里,就是冻掉了耳朵也会重新长出很多个吧,毕竟吃了那么多如耳朵一样的饺子。</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其实这个说法是有来由的。饺子🥟原名“娇耳”,传说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路边有很多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p> <p class="ql-indent-1">说起吃饺子,我是觉得做饺子是中国所有饭食中最好的制作方法之一。因为这是一家人都参与的活动。经常是全家齐上阵,各有所职,分工明确,做馅、和面、擀皮、包饺子。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要是窗外再飘着雪,氛围就更好了,吃着饺子,心里美滋滋!</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很多家里的小孩儿,从三四岁开始,家里包饺子的时候就开始参与。特别是老人们都在的时候,每周回家陪着老人吃一顿饺子,打一次麻将,就是最简单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对家族里的孩子们说,别的饭食学不会做,一定要学会包饺子。</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冬天里除了饺子,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冻柿子,比如糖葫芦,比如橘子。我特别喜欢冬天里的橘子。</p> <p class="ql-indent-1">在冬日里剥开一个橘子,细细密密的香雾滋滋喷洒开来,空气中弥漫着清清淡淡的甜,沁人心脾。放入口中,只需轻轻一抿,饱满橘瓣就绷不住了,丰沛汁水喷涌而出,肆意流淌,橘汁浓郁而又清新的果香,分分明明的酸甜,裹挟着冬日霜渍的微凉,带来一身的清爽通透。而且满屋子都是清香无比的橘子味道。</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而冻柿子呢,现在竟成了一种怀念,很多年没有吃过了。我说的是保定那种磨盘柿子。秋天摘下来放在屋外的窗台上,在冬日的暖阳里,慢慢变软,三九至,就冻实了。选一个拿进屋里,守着火炉,稍微一化,慢慢揭开外皮,里面的柿子肉带着冰碴儿,入口甜丝丝,冰丝丝,里面的小舌头是脆的……那种感觉,多么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indent-1">冬天里还要多喝热汤。昨天我做了冬笋鸡汤。选了两个鸡腿,剁块,焯水,放入砂锅。冬笋其实是春笋,是年初买了用水焯熟冻在冰箱里的,口味是差了很多。笋也切块,一起煮。佐料要少放,但草参和栀子不能少。开锅转小火,最少也得煮40分钟。</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热气腾腾里盛出一碗冬笋鸡汤,“嘶啦”地吸上一口,交织重叠的鸡肉和笋的鲜味儿直冲鼻息,趁着热乎劲儿再来一块吸足了汤汁的笋块,任由汁水在口中横冲直撞,温暖、满足、不油腻,一碗下肚从头暖到脚,全身熨帖无比,这个冬天全凭它了。</p> <p class="ql-indent-1">冬至,这个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夜最长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思念最长的一天。不论聚散还是悲欢,总会有一种味道在心里。</p><p><br></p><p class="ql-indent-1">冬至,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我常常会想这“重要”的来源:它是基于对贺冬的守候,也是每个人内心里小小的期盼。这个冬天,日子不需要比别人过得好,但一定要比以前过得好。</p><p class="ql-indent-1"><br></p><p class="ql-indent-1">冬至一过,就年尾了,总说日子不禁过,可是这个2020年我们过得似乎有些缓慢难熬。整整一年都是闷在家里重复日子。不过没关系,还有很多美好都可以想着、盼着、攒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