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滨城区领航工程人选能力提升培训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

(一)坚定理想信念 <p>《习近平教育思想与新时代学校发展》(报告人:张向阳)</p> <p>1.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p><p>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质疑:顺序不对)</p><p>2.中国的教育怎么办。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教育的最根本保证。重视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p><p>3.教育大会十大金句</p><p>(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p><p>(2)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p><p>(3)9个“坚持”。(培养大德、大爱的新人)(下一届全国教学成果奖,预计会在“立德树人”方面产生)(关键词:学科育人、综合育人、在场学习、实践育人)</p><p>(4)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p><p>(5)六个“下功夫”。(知识与见识)(微课题)(课程群)</p><p>(6)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p><p>(7)人民教师无限光荣。</p><p>(8)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论。</p><p>(9)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p><p>(10)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生第一课)</p><p>4.立德树人的实施途经。坚持优先发展教育。</p><p>5.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p> <p>6.“三全育人”与“六个下功夫”。(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p><p>7.在教育体系建设上补短板。(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全面加强思想政治课建设、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改革)</p><p>8.文化创新:学校课程变革的力量。</p><p>(1)通过课程基地持续推动未来的学校文化创新。(与学生生活融通融洽、与社会生活互联互通、与未来世界接轨)(在场学习支撑的文化生命再生)(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创新,双向互动)(课程基地作为文化存在的教育表达)</p><p>(2)通过课程变革持续影响未来的学校文化建构。(课程基地建设丰富而多元的发展样态,为不同基础、不同学段、不同区域的课程实施提供保障)(建设课程基地,开辟立德树人的新载体)(丰富的课程资源、个性的课程体系、科学的课程哲学)</p><p>(3)在变化的时代中寻找学校文化创新之路。(课程文化,在时代变革中凝练学校文化精神、铸就优秀教师队伍)(行为文化,塑时代新人)(教学文化自信,应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脉)(物质文化,引领儿童价值观进步)(精神文化,精神动力)</p> <p>学习体会:</p><p>1..张向阳副校长学习前卫,把握住了时代脉博;他勤奋善写,多产多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p><p>2..报告中的课程基地,正如我们学校的“六基地”,此处有大文章可做。学以致用,今后如何让“六基地”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上升到课题研究,我们任务还很重。</p><p><br></p><p>(作者:吕军)</p>

课程

育人

教育

文化

学校

基地

立德

培养

时代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