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业如何留住专业青年?钱和职业认同都要到位!

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应届生入职养老行业将享6万元奖励!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提出了用钱引人、留人的奖励政策。<br><br> 高达6万元的“入职红包”对应届生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对养老业人才的政策诚意。应届生从学校步入社会,待遇成为择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入职奖励实实在在拉高了收入,这一务实之举可以在短期内吸引应届生,迅速有效缓解养老行业人才困境。<br><br> 应届生愿意来,还要留得住。《办法》规定,本科及以上奖励6万元,专科奖励5万元,中职奖励4万元,入职奖励每年按照总额的30%、30%、40%比例发放。红包总额虽高,但不能一次性领完走人,红包分3次发放意味着全部领完需要工作4年。最后一次发放份额最大,意味着留到第4年才能拿到最多的奖金。一些职业院校对养老服务专业历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毕业1—2年内,七成到八成的学生会辞职。逐年发放奖金有望缓解养老业年轻人纷纷离职的问题。<br><br> 必须承认,待遇低确实是养老业人才短缺的痛点,但不是唯一影响因素,“入职红包”只能解一时之渴。年轻人择业,满足基本生存发展的待遇是首要,但也只是基本条件,此外还需要职业认同,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可两方面。<br><br> 可以预料,养老行业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预计到2022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有资料显示,超过10%的老人在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无法完全自理,25.4%的老人需要全方位照料。但养老护理供给远落后需求,人才缺口也在扩大。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失能老人与护理员配置标准,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近1000万人。在这个大背景下,解决养老行业人才困境必定要作长期打算,以钱为抓手的短期方案还须进一步完善。<br><br> 有调查显示,目前养老业从业人员中,从业时间在2年以下的近六成,除了普遍存在的待遇低之外,很多毕业生对养老行业缺乏了解,专业和职业间的心理落差也是离职率偏高的原因。毕业生应该通过一线养老机构接触真实的老人,有根据地建立专业认同,并学习相关技能,避免形成不切实际的职业想象。从学校步入养老机构,待遇是基本条件,建构职业认同才是留下的关键。面对护理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现状,不仅要愿意来、留得住,还要干得了。全面了解后建立的自我认同,才是长期稳定从事养老工作的内生动力,可以有效避免高就业率、高流失率的尴尬局面,年轻人才会真正成为养老行业的“新鲜血液”。<br><br> 随着养老行业的发展,会有更多人认识到养老护理员的职业价值,不断纠正“伺候人”的职业偏见。破除传统错误认知之外,还要提供晋升渠道,深化激励机制,给予充分的尊重,让年轻人从事养老行业更加体面。<br><br><div align="right">来源:中国网<br></div><br>养老项目办公室赵老师:1393118385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