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那个蓝色的小点,就是我们短暂经历一切的地方……</p> <p>尊道而行,秉德而为。和顺道德,穷理尽性。以达“性与天道”“天人合一”“天下大同”。打造和谐社会,共建和谐家园,合襄“人类命运共同体”!</p> <p>本次课老师从“有无”角度再次深入阐述了世界本源,并一再强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道德经》中的核心之核心。“冲气”天地本源的根本动力,一种无形的能量,充实宇宙,谛造万物,独立不改,周流六虚。世界因它而在,也因它不灭。</p> <p>课中同学问老师“女娲造人”是怎么回事?老师采用启疑情的方式,让同学们自己利用之前学过的万物起源的原理明白,人类和万物一样都分别是由万物本源:“能量”凝聚在一起并以不同的排列顺序组成的不同物种。人是应天地之机而生,所以要和天地之律而存,才能生生不息,不生不灭!</p> <p>老师又用善博喻的方法引导同学明白“冲气以为和”中“冲气”的作用。“冲气”是看不见摸不着却起着关键作用的能量。在“有无”中是“无”,在“阴阳”中是“阳”。《黄帝阴符经》中有“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心”。佛法中有“万法唯心,心生万法”“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p><p>有形的心是臧器,无形的心是灵性。修得此灵妙真心,方能绽放生命之光!</p><p>有此境界与胸怀,才能“为天地立心”,才能做到来时有定,归时安然,不迷不茫,泰然而立。感恩老师!</p><p>最后看看同学们的感受吧!</p> <p>昨日学习感悟:</p><p>实证《道德经》,并非神乎其神玄之又玄,</p><p>恰恰是实实在在的众妙之门。由实而证,由证而实,有实有证,方能触摸宇宙之真相直达天地之实相,方能穿越人生之乱象激发我身之真阳。</p><p>潇潇洒洒,大放光芒。</p> <p>学习体悟**:</p><p> 实证《道德经》目的是用天地之道指导人生之道,从而拥有合道人生!这是从知“道”到“德”道的践行、实修、实证过程。</p><p>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一书的核心!中心思想!也是万事万物要遵循的规律,是合道生活的智慧所在。</p><p>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是事物的本体、大宇宙、大气,“二”是事物的相对、阴阳;“三”是事物的压力差。“一”“二”“三”说的是一不是二也不是三,三生万物是如何生生不息演化的呢?“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便是答案和其中的奥妙所在!</p><p> “反也者,道之动;弱也者,道之用”、“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三缘三合”“父精母血、中有”、“阴阳和而万物得”、“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谷神不死”、“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等都是对“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具体呈现和论证。</p><p> 大宇宙有“阴阳”和“冲气”、世界有“阴阳”和“冲气”、国家有“阴阳”和“冲气”、家庭有“阴阳”和“冲气”、团队有“阴阳”和“冲气”;物体本身有“阴阳”和“冲气”、人本身有“阴阳”和“冲气”、细胞本身有“阴阳”和“冲气”、分子、原子、夸克本身都有“阴阳”和“冲气”.所以呈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和谐统一状态!根据其属性、角度、参照物等的不同,阴阳转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p><p> 正因为事物存在有阴阳,对立、矛盾、冲突,形成势能、压力差,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冲气”,所以,有了和谐、发展、进步、繁荣与昌盛。当然,如果“冲气”,冲的是“病气”则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人活一口 “气” 合道人生修的是这口“气”,修出人生这股“正阳、真阳、纯阳”之气。成为一束光,照亮更多人。实修实证从此时此刻开始!</p> <p>树的启示:树每天静静的向下扎根在土壤中,而树枝向上伸长,形成势能差,正所谓一阴一阳,反者道之动。根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然后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又是一上一下,一阴一阳。而且每天又在进行着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正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可是这些作用人的肉眼难以看到,只是看到树在哪儿寂然不动,真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无为而无不为,那么自然,和谐于天地之间。</p> <p>老师讲课六点结束。走出小秀才,天色已晚,天上繁星点点,地上万家灯火。冬天的风吹在脸上,有些冷。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喜悦。对,是喜悦,不是快乐。老师说,快乐是外在的,而喜悦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这喜悦来自老师盛宴般的讲课,这喜悦来自大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智慧,这喜悦还来自与同道中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修的和谐氛围。</p><p>人生而为人,所为何来?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活了个稀里糊涂,这样的人生,用老师的话说就是“把亿元钞票烧了取暖”,简直是太浪费,简直是犯罪。听了老师的课,我们知道,人生而为人,应是为“道”而来,为了生命的提升,为了生命的进化。</p><p> 尼采说:不能洞悉生命智慧的文化,不是真正的文化。《道德经》就是一部能洞悉生命智慧的书,得“道”之人无往而不胜。如果你想活得通透、洒脱、智慧,那么请读《道德经》吧,请学习黄老文化吧,它将让你“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p><p> 学弟学妹们说:能跟着张老师学习的人,都是有福气的人。我很幸运,我结缘了张老师,我很幸福,我跟着张老师学习!🌹🌹🌹感恩老师!感恩同修!感恩裴养的组织和辛苦付出!🙏🙏🙏🌹🌹🌹</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