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申城的斑斓

约翰RainMan

进入十二月沪上天气渐渐趋冷,一般来说很快就进入冬至,这时的北方早已寒风刺骨,漫天雪飘,而上海也是阴冷少阳,但秋意却未断,只要太阳一露脸,那秋的斑斓之色跃然画上了。虽初冬,然秋却无比眷恋这座城市,迟迟不愿离去,仿佛还要为美而挤出最后一抹色彩。当走入城郊野外,那秋的斑斓更是冲击着你的视觉。<div> 唉!上海这个秋冬真是爱恨无比,爱之最后的秋色醉人,恨之初冬的阴晴无常。</div> <b>之一:青西郊野公园</b><div> 今年已是两次光顾了,十月末那次是初秋,色彩富有层次,而今已是初冬,抑或秋冬,郊野的水杉不再色彩层次分明,而是展现出它那热烈奔放、挺拔向上的性格。而与之相依的莲湖和芦苇荡,在“间隙性”晴的蓝天衬托下却色彩丰富。</div> ▲莲湖的游船码头 ▲白云倒映莲湖的芦苇荡 ▲芦荡秋色 ▲白鹭掠过湖荡 ▲开阔的湖面 ▲镜像 ▲水中蓝天和白云 ▲前往水上森林的游客 ▲水上森林 ▲挺拔屹立水中央 ▲透过森林的烈焰 ▲森林养护 ▲似燃烧的烈焰 ▲躲猫猫 ▲水上清道夫 ▲如织游人 ▲农历十一桃花开,为哪般? ▲你拍我拍 ▲拍的认真 ▲桃花点点竞相开 这季节真是奇观 ▲森林绿道 ▲打水漂 ▲好感觉 ▲回来啦 ▲荷的败枝残叶也很美 <b>之二:拍不腻的黄兴公园</b><div> 一定有人说,又是黄兴公园!没办法,它离我太近,散步总会去到那里。秋冬的黄兴公园,树叶像是老人的头发,渐渐稀疏,但黄昏时分,暖暖的阳光斜照树冠,那叶虽稀却色彩眯眼。黄昏时分最美丽!只是有点伤感。</div> ▲银杏树只剩下冠上的那点金叶子 ▲虚位以待 毕竟很冷,来人不多 ▲黄昏的湖面很平静 ▲广场人寥寥 ▲这时的水杉最热烈 ▲西阳倒映 ▲这天象不仅壮观,还奇特 ▲黄昏提前了,此刻才入申时啊 <b>之三:金泽古镇</b><div> 冬至临近,按风俗习惯去青浦完成祭奠先人的心愿,末了在附近找个地方走走,遂想起了金泽镇,第一次来,差点连古镇入口都没找到。</div><div> 古镇河道交叉,一条比较宽的河穿镇而过,这是一条运河,扑入眼帘满是跨越河道的石桥和沿岸的小街,是个水乡。不巧的是阴雨天气,时不时下着小雨,没多少游客逛古镇。由于游客稀少,河两岸所有的店铺统统打烊,还好来的时候在朱家角吃过了中午饭,不然这里找口吃的都很难。</div><div> 雨天游人少,古镇显得特别安静,走在河边街道上,静的让人感到有点孤独,偶尔有只带机器的小船突突而过,或一阵阵吱吱扭扭的摇橹声,那只小木船静静划过水面从眼前扬长而去。</div> ▲普庆桥 ▲普庆桥是美国为拍摄电视片而造的。以《清明上河图》上汴水虹桥为模本所建。难怪乎是与其他石桥格格不入的木头桥。 ▲普济桥 ▲普济桥建于宋咸淳三年(1267年) ▲万安桥 结构与普济桥相同,他们被称之为姊妹桥 ▲迎祥桥 ▲迎祥桥始建于元朝(1335-1340)有600多年历史,为六柱五孔梁式石桥,没有桥栏。建桥材料:石、木(楠木)、砖。桥面全部由青砖砌成 ▲迎祥桥远景 ▲迎祥桥上的路人 ▲运河河道 ▲没有客人的游览船 ▲夫妻老婆小机船 ▲静静的运河 ▲静静的小街 ▲静静的小镇 ▲静静的村宅 ▲静静的宅第 ▲静静的湖面 ▲静静的小巷 ▲如此安静,未闻鸡鸣犬叫,也鲜见人影。 ▲唯有偶见的路人 ▲岸边的秋意 ▲宅第石墙的窗花 ▲我们穿越深巷。 大树似要伸向对岸作“树桥” ▲湿漉漉的街道 ▲阵阵秋雨,小镇被淋得很有“湿意”,可惜一只弃之的饮料瓶静躺河面,有点煞景。 ▲这里的女人也是驾船好手 ▲乡土学院 洋学堂里的乡土研习 ▲这棵樟树有意作拱桥 申城秋冬的湿冷,很多人难以忍受,但土著的我基因里已早有对抗的遗传。上海秋冬的景现在愈发的美,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而去拥抱它。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12月20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