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0日至12日,我来到摄影大师郎静山的故乡浙江省兰溪市游埠镇。参观了郎静山纪念馆。

张钢

<p>这就是郎静山纪念馆</p> <p>纪念馆内记录了郎大师的生平和行迹</p> <p>这是展厅内</p> <p>展厅内</p> <p>一进门就看到郎大师的铜像</p> <p>郎静山(1892-1995)</p><p>是民国极负盛名的摄影家</p> <p>郎静山生前所着长衫</p> <p>郎静山用过的GRAFLX相机</p> <p>郎静山的父亲及外婆照片</p> <p>郎静山13岁开始玩相机,以后九十余年相机从未离手,终成一代摄影大家。</p> <p>郎静山曾经就读上海南洋中学</p> <p>青年郎静山</p> <p>1930年郎静山在上海第一个开设摄影堂的摄影家</p> <p>1935年前后,郎静山与家人在上海</p> <p>1941年,郎静山回到上海,组成“三友影会”</p> <p>1948年,郎静山会见梅兰芳等知名人士</p> <p>1950年郎静山旅居台湾宝岛</p> <p>1960年代,郎静山在法国</p> <p>1980年郎静山获得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领赠的“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p> <p>1980年代,香港中文大学授予郎静荣誉博士学位</p> <p>郎静山在黄山拍摄风景</p> <p>郎静山与张大千</p> <p>郎静山独辟蹊径,创造出“集锦摄影”</p> <p>1991年5月26日,时年百岁的郎静山回到了阔别40多年的大上海</p> <p>郎静山回到浙江兰溪游埠镇郎里村</p> <p>郎静山大师,于1995年4月13日仙逝,享年104岁</p> <p>1994年郎静山在珠海</p> <p>1992年,郎静山在香港</p> <p>1993年郎静山采访资料画面</p> <p>1994年摄影大师郎静山、吴印咸、陈复礼三老聚首</p> <p>第一位拥有世界各国最高名衔的华人</p> <p>第一位以“集锦摄影”表现中国画意的摄影家</p> <p>郎静山手迹</p> <p>作为长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旳郎静山</p> <p>郎氏情缘</p> <p>2017年5月24日郎静山的小女儿郎毓文回到郎里村</p> <p>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艺术大奖赛的金像奖奖杯照片,出现在郎静山纪念馆内</p> <p>张大千与齐白石</p> <p>张大千与郎静山</p> <p>郎静山百龄百幅作品在故宫展出</p> <p>郎静山颁发的奖状</p> <p>本人在游埠郎静山纪念馆门口留念</p> <p>夲人有幸与郎大师的铜像合影</p> <p>本人在摄影之家客栈门口留影</p> <p>摄影之家客栈夜景</p> <p>摄影之家客栈内景</p> <p>摄影之家客栈内景</p> <p>摄影之家客栈内景</p> <p>摄影之家客栈内景</p> <p>摄影之家客栈内景</p> <p>摄影之家客栈内大堂烧壁炉,房间里有地暖</p> <p>摄影之家客栈的书架上有唐震安会长主编的书</p> <p>感谢各位朋友观看。</p><p>张钢</p><p>制作于2020年12月20日</p> <p>友人张义涛题诗一首:</p><p>走进大师纪念馆,</p><p>往事历历在眼前。</p><p>步履轻轻怀景仰,</p><p>追寻足迹寄思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