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思维”的亲密接触】漫谈西南大学“国培计划”2020--河南省小学语文教师提升培训学习感悟四

新安县西关小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张艳艳</p><p class="ql-block"><br></p> 卷首语 <p class="ql-block">  思维是无形的,但是为了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哈伯德</p><p class="ql-block"><br></p> 国培学习期间,听多个专家教授的讲座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思维设计”、“思维训练”等许多关于思维的热词,这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关于思维,魏小娜教授提到“初生思维法”,提醒我们紧扣语文核心素养,关注文本思维层面的教学价值;王晓毅老师认为教学中一个教学目标对应一个学习活动,每个活动中应有一个思维支架,让学生通过思维支架经历学习过程;罗萍老师说,学习是把未知变为已知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尽力拉大思维空间;杨蔚老师提到要在教语言的过程中渗透思维、审美和文化;荣维东教授指出写作离不开思维,会思考才会写作,写作中要有思维支架创设……什么是思维?怎么进行思维设计?思维支架搭建的方式究竟有哪些?一时间成为我和很多同学心中最大的疑团和关注点。 因为好奇和持续关注,我突然间想起正在读的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的诗篇》这本书中,李老师在谈到情景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时提到过思维,重新翻书拜读,书中这样阐释:发展儿童的思维不仅是个重点,而且是一个核心问题。之所以把发展思维放在一个核心的位置,那是因为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中的四点,包括儿童兴趣的培养,主动性的激起;观察活动的展开,主观感受的形成;以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语言的表述,都离不开儿童的思维活动。思维是儿童发展的核心:在发展儿童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尤其应注重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课堂上李吉林老师的情景教学也确实通过词的理解运用,培养了儿童思维的准确性;引导运用修辞手法,丰富了儿童思维的形象性;进行篇章训练,发展了思维的逻辑性;在想象作业中,发展了思维的创造性。总之李吉林老师提倡的情景教学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创造性,既符合儿童的语言学习规律,也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显示了情景教学扎根于实践的生命力。 对照李吉林老师提到的情景教学以发展思维为重点,着眼创造性。联想起西南大学附属小学刘才利校长提到统编教材提倡从“知识设计”转“思维设计”,我渐渐意识到思维设计原来触手可及,在具体教学中思维的训练可以凭借教学内容展开,小到如何在生字、词语的教学中展开思维的训练,大到聚焦学科素养的基础—思维基础,我们要引导学生在不断体验、不断实践中产生美的体验,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被打开。 12月18日周胜华老师的讲座《让学习真正发生》再次提到思维设计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他认为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形成整合、联想、提炼与推测、综合与判断的高阶思维,我们可以借助搭建思维可视的支架(方法支架--解码思维过程; 程序支架--明确操作过程;范例支架--知晓学习结果)让思维训练有章可循,有利于增强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自信。思维虽无形,但思维活动的设计却应具有“内驱性的学习任务、结构化的教学路径、过程中的学习支持、情境性的学习体验、可视化的学习提升”等特征。 洛克威尔说,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思维这个词并不“高大上”,思维设计和训练就隐匿在我们的周围,和我们玩捉迷藏呢,很多时候我们只要静下心花点心思找一找,就一定能找到。而在未来关于思维的活动设计,我们将在统编教材的学习中反复触及,且行且思,在实践中一定会越来越通透思维训练的策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阶梯型训练和提升。(作者系洛阳市新安县西关小学教师)

思维

儿童

教学

学习

支架

训练

老师

设计

提到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