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浅谈扬州民俗—大冬(冬至)</p><p>文/李运孝 (浪迹天涯)</p><p><br></p><p>扬州一一美丽富饶,</p><p>扬州一一景色多娇。</p><p>扬州一一历史悠久,</p><p>扬州一一民俗更好。 </p><p>又是一年雪纷飞,又是一年冬至来。</p><p>所谓“冬至",即我国历法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p><p><br></p> <p>所谓“冬至",即我国历法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p><p>从这天起,为期八十一天的数九开始。从这天起,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p><p>这一天,也是一年360天中夜间最长,昼间最短的一天。</p><p>冬至: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它虽然是一个极其平凡的日子。但对于生活在扬州一带的人们来说,却另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传统节日,名曰“大冬”。</p> <p>说起大冬,在当地并非鲜为人知,而且尤为重要。在这一天,当地人有着朝拜先祖、祭奠逝人,合家团聚,共吃汤圆的优良习俗。这一天,也是生活在扬州一带的人们有着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化盛宴。而这场盛宴却别具特色, 独树一帜也!</p><p>“大冬大似年”,在老扬州人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是乎仍占居一席不败之地,延续至今。</p><p>"大冬和春节同等重要"。但它并不受法律保护,更没有法定节假日。可它却是一年中除春节之外,最为重要的一个大节日。规摸甚至超越清明节和中秋节。</p> <p>在这一天,无论是侨居海外的游子,还是下海经商的族人。无论是异地为官的显赫,还是打工为生的农民。即有离家出走的阔佬,更有腰缠万贯的乡亲。不论他们的所在地距离家乡多么遥远,却都要和过大年一样,纷纷赶回故里奔"大冬"。</p><p>"大冬大似年”的风俗,真实地反映了远古时代栖息在扬子江两岸的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一个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这一历史传承,由于时代久远,今人已无从追朔其历史渊源,更无法考证其中的真谛。以致使现代人对古老的传统文化淡漠了些许。不过,对于"大冬似大年"的经典传承却仍然丝毫未曾减弱。</p><p>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虽然有着与其它节日不同的文化素养和内含。但它仍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p><p>涛涛长江水,</p><p>滚滚运河浪。</p><p>波澜高邮湖,</p><p>民俗起苍黄。</p> <p>“大冬”除了节日的重要性之外,还有更加鲜明的地方色彩。</p><p>大冬这天,主要是为各自的先祖和逝人祭奠和朝拜。</p><p>过去,有钱的大户人家要建造起族系宗祠,每逢大冬这天,打开祠堂,列开香案。全体族人穿戴整齐,毕恭毕敬按长幼辈份、年龄顺序依次排列,焚香纸,烧金箔,磕头跪拜,超度亡灵,以此方式祭奠各自的列祖列宗。</p><p>寻常百姓家也不例外,虽然不能象有钱人家建造祠堂,但也会在这一天,把祖先的牌位请到正堂中央。全家人分列两行,行叩拜礼,祈祷先人。</p><p>在这一带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谚语:“早清明,晚大冬”。也就是说清明这天要早早去墓地祭扫,所以称之为早清明;而大冬这天,则不去墓地祭扫,而是等到中午时分,将提前准备好供品,足不出户在家里祭拜,所以称之为晚大冬。</p><p>其实,他们所要祭拜先人的供品并不复杂。大多只需四个平常的家常菜(两条鲫鱼,一碗红烧肉,一碗白豆腐,一碗凉粉)即可。</p> <p>四碗米饭,每碗米饭中斜插两双筷子,分东西南北方向各摆放一碗。</p><p>中午时分,便在祖先牌位面前摆放整齐,点燃香烛纸蜡,磕头跪拜。</p><p>到了傍晚时分,他们还要到十叉路口焚烧香火、燃冥币、纸折元宝等,名曰“斋孤”。</p><p>所谓“斋孤",顾名思义,就是斋济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们。他们虽无后人祭拜,但众多当地乡邻乡亲会主动为他们送上些斋济品,使他们也能在世人的眷顾下,得以心灵的慰藉。这也兴许是当地善男信女们的慈善之举吧。</p> <p>但传统中的大冬也有许多忌讳。比如“清明、大冬不搬家,不砌灶”之说。因为清明和大冬,在老扬州人看来,都是重要的鬼节,是不吉利的象征。人们不易侨迁,修灶。</p><p>大冬重如年,</p><p>家家吃汤圆。</p><p>官府不放假,</p><p>债主不催钱。</p><p>这是《扬州民谣谚语集》里的民谣。一首民谣中蕴藏着这么丰富的文化内含,说明扬州的民间文化积淀是非常厚重而深远的。扬州人借用民谣来告戒世人,不要忘记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大冬”风俗。也充分体现出民间习俗具有多么顽强的延续性和传承性。</p><p>或许有许多古老的习俗已经被后人所淡化,但其注重传统、关爱民间风俗的精神内含,却仍在繁衍不息。这种千年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流传至今,不得不说是一代代勤劳、善良的扬州人为此立下的汗马功劳也!</p> <p>注:本文原创于2018年冬至,2019年冬至先后发表于江山文学和草根文苑两大网络平台。今又逢冬至,本人以美篇形式再次发给读者朋友欣赏,以此做为对扬州人们的优良习俗的弘扬和赞美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