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炳权

🧃.

<h3>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任主席。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h3> <h3>教育关乎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计,一个国家的人才储备越多,这个国家的潜在发展力也越强。新中国在刚成立之初,毛主席就语重心长的对教育部长马叙论说道:<br><br>“ 新中国刚成立,打了这么多年战争,也许多人在适龄的时候得不到教育,现在国家安稳了,教育你得抓好。”</h3> <h3>毛主席十分重视国民教育,1949年,中国文盲占到全国人口的八成之多,许多群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为此,新中国逐步开始了扫盲行动,为了提升国民教育素养,毛主席也曾多次去北京各大中小型学校视察,并提出指示,适龄儿童青年应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而不是把这些黄金时期都用来赚钱养家,同时政府也要主动帮助适龄群众有机会读书。<br><br>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本世纪中后期,中国的文盲率从80%逐步降低到20%左右,而文盲的逐步减少,伴随而来的就是各行各业的人才不断充实,新中国开始朝向健康形势发展。<br><br>毛主席抓教育第一步,从扫盲开始,他指出教育是国之根本,各地政府要协助教育部门做好扫盲行动;扫盲行动并不是扫除盲人,而是扫除文盲。几十年的国家动乱致使无数群众活着只为了生存,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群众们不敢想,也不能想,他们认为只要能活着就十分不易了,除此之外,哪里还有闲钱去送孩子读书。</h3> <h3>另外,旧中国的私塾和新学堂教育收费极其昂贵,一个孩子从小学教育读到大学教育,至少得花费非常庞大的一笔开销。为此,旧中国的教育事实上只是为了达官贵人、富商地主们服务,因为他们有钱,出得起昂贵的学费,而穷苦大众即便想送孩子们去读书,都心有余而力不足。<br><br>那么,搞教育第一大拦路虎就是文盲率,先不谈其他的,首先群众们得识一些字,会简单的计算数字吧?然而,识字、算数这类最基础的教育内容都难倒了许多的群众,由此可见,新中国刚成立之时,国内文盲群体是极其庞大。<br><br>那么,毛主席是如何进行扫盲行动呢?扫盲行动首先要从干部、党员着手,毛主席要求所有干部、党员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如果干部党员都是文盲,那么,其他有文化的党员干部们就带着他们利用休闲时间学习,什么时候会识字会算数,才算合格。<br><br>于是,大到中央小到各地乡镇政府,纷纷成立了扫盲突击班,突击班的老师都请的是当地的老师或者是单位的大学生,由他们来教导政府的公职人员。</h3> <h3>可以说,政府公职人员是扫盲行动的第一步,在扫盲突击班的教导下,公职人员文盲率开始快速下降,许多大老粗干部开始变得有文化了,并且随着文化教育的深入,各地政府的面貌和风气都焕然一新。<br><br>那么,公职人员和党员的扫盲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接下来就是让干部、党员深入基层,亲自带着农民们学习知识,这就是有名的干部下乡扶贫行动。虽然名义上扶贫,但是实际上却是来教导农民识字算数,一些地方政府专程请来了一些农业专家,让他们帮助老百姓搞好农业生产,而农闲时候,就带着大家学字认数。<br><br>那时候的中国农村以大队为单位,每个大队都配备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党员,由他们带领大队的农民们学习文化。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文盲率开始逐步的下降,甚至许多农民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算数写字,就连说话都开始变得有文化了许多。<br><br>而毛主席对扫盲行动的评价是“群众们学好文化,受益终生,学不好文化,很大程度就是老师的问题,我们的农民同胞都是艰苦过来的,他们明白和平安定得来不易,所以,他们很珍惜,搞教育,不是做面子工程,关键是要落到实处。”</h3> <h3>抓教育的第二步,做好适龄孩子上学,现代适龄孩子上学是国家规定,社会需求,这一点政府和家长都是早已达成共识。然而,在早期的中国,适龄孩子上学可没那么容易,因为教育成本太高,直接导致了学费较贵。也因此这使得许多家长都没钱把孩子送入学堂。<br><br>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毛主席曾经一针见血地点评如今的教育:<br><br>“ 老百姓们为什么不愿意把孩子们送入学校呢?不是舍不得花钱,而是我们国家教育成本太高了,这导致了学费降不下来,我们中央政府每年拨的钱,看起来数目不小,但是咱们中国有多少学校,少说也有近万所,这些钱拨下去,学校拿不到多少,学校还得付老师工资,所以这也导致了他们不得不收费高,因此,群众们掏不出钱给孩子上学。那么归根结底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就是我们国家太穷了。”<br>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一穷二白,政府经费有限,拨发到教育部门的资金都不高。于是各地学校为了生存下来,只能够提高学费。</h3> <h3>然而,广大的贫苦群众哪里交得上那么多钱送孩子读书,特别是农村,与其送孩子上学,还不如让孩子早早地承担农活,为家里分忧。<br><br>群众思想观念和政府的无奈,也导致了即便国家喊发展教育,但是,学校每年招生的人数却并不多,这不怪学校,也不怪家长,只能说我们国家还没有实力让孩子免费读书。<br><br>不过,即便国家财政十分紧张,毛主席每年都要求财政对教育经费要逐步增长,不管国家经费再怎么短缺,借钱都得把教育搞起来。在毛主席的倡导下,新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上涨,而上学的孩子人数也是每年不断提升。国家所打出的让适龄孩子都读书的口号,正在逐步变成现实。<br><br>毛主席抓教育第三步:做好大学教育,大学是国家专业领域人才的摇篮,大学教育关乎社会人才结构的稳定。而对于大学教育,毛主席十分关注,甚至亲自批复教育部门:<br><br>“搞大学教育就不要怕花钱,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现在虽然高校面临着师资力量的短缺,这只是暂时的,我们大学要敢把学生送出去留学,让他们学习外面先进文化,等他们回国了,就是国家栋梁之才”。</h3> <h3>新中国初期的留学热,想必大家都未曾知晓,那时候中国各大高校,每年都挑选出一些学子,由高校出钱,让他们出国留学,于是这就形成了一股高校留学热。当然了那时候的留学热和现代的留学热区别很大,早期的留学热更多的是国家亲自出钱让大学生外出学习,而现在的是家庭出资让孩子留学。<br><br>毛主席一直认同办好大学教育就是办好国家教育,大学生对口的是未来中国先进人才,如果不重视对这些青年的培养,那么中国何谈未来?仅仅清华大学,每年都要向国外输送几十人以上的留学生,让他们在苏联、美国、欧洲国家的高校学习。并且大学对这些留学生毕业去留没有过多要求,如果毕业后想要回来,那国家伸开怀抱。<br><br>如果毕业了想留在其他国家搞科研,那么国家也支持学子的想法。这一点也是毛主席所提倡的,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改变就是青年思想改变,留下和回国都是青年们自己的想法,这一点不可以过多干涉,不回来有不回来的好处,因为国外的科研环境较好,如果回国反而会阻碍了一些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成材。<br><br>当然了回国自然更好,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有他们的加入也让中国的民族复兴有了更多的底气。所以做好大学教育,躬耕于高素质人才培养是毛主席一直提倡的理念。</h3> <h3>教育的深刻性,毛主席是深有体会。出身农民的毛主席,早年差点就读不成书。因为那时候读私塾和新学堂所需要的费用太贵了,而毛主席的家庭虽然稍微富裕一些,但是承受一个孩子念书,这对家庭而言也是极大的负担。毛主席的父亲曾打算让三个孩子都从事农活,只要养活好自己,继承家业就足够了,并不指望靠着他们飞黄腾达。<br><br>而毛主席之所以能够得到求学的机会,很大程度还是亲戚求情的功劳,再加上毛主席表示生活费用由自己来赚,父亲只需要帮忙交一些学费就可以了,这才有了毛主席的求学之路。<br><br>而年少时期的艰难求学也让毛主席印象深刻,他这样的家庭上个学都极为费劲,那么其他贫苦家庭上学不更加困难?也因为亲身体会,毛主席明白教育对一个人的改变有多大,因而,在新中国成立之时,毛主席就提出了教育为先的理念,而中央政府也一直秉承毛主席教育理念,所以,中国才能创造如此之多的教育奇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