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亦是中国民间节日,流行于中国各地。日期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23日之间。此日白昼最短,而后昼渐长夜渐短,因此有冬至阳生之说。冬至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 2020冬至是2020年12月21日18:02:12。</p> <p>冬至节的由来</p><p>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p><p>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p><p>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p> <p>冬至节的官俗活动</p><p>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p><p>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p> <p>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p><p>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p> <p>冬至节的民俗活动</p><p>吃“馄饨”与“捏冻耳朵”</p><p>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p><p>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p> <p>吃“赤豆糯米饭”</p><p>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p><p><br></p> <p>吃“汤圆”</p><p>在福建,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 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 冬至天。”汤圆又分“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p><p><br></p><p><br></p> <p>九九消寒</p><p>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p><p>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p><p>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p> <p>冬至诗词荐读</p><p>小 至</p><p>(唐)杜甫</p><p>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p><p>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p><p>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p><p>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p><p>冬至日独游吉祥寺</p><p>(宋)苏轼</p><p>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p><p>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p><p>邯郸冬至夜思家</p><p>(唐)白居易</p><p>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p><p>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p><p>冬 至</p><p>(宋)朱淑真</p><p>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p><p>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p><p>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p><p>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p> <p>冬至美文荐读</p><p>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笔画</p><p>张晓风</p><p>少年时读张爱玲的《秧歌》,内有一段写男主角金根想去典当棉被做赌本,一旦赢了,便能苟活下去。女主角月香抵死不肯,两人扯拉棉被,月香叫了一句:</p><p>“这数九寒天……”</p><p>数九寒天是什么意思?在台湾长大的我完全不能体会。</p><p>长大以后懂得去查书了,知道从冬至日算起,叫“入九”,待九九八十一天以后“出九”,便算是春日了。</p><p>我初逢那北京的朋友便在去年的数九寒天。我把所有的冬衣一古脑全裹在身上,圆滚滚的像是又恢复了童年,像是随时可以把自己当一枚大雪球来滚。</p><p>“一九二九不出手,”他念北京人的歌谣给我听。</p><p>“三九四九冰上走,”</p><p>咦?蛮好听的嘛!</p><p>“五九六九沿河看柳,”</p><p>“七九河开,”</p><p>我听呆了。</p><p>“八九雁来,”</p><p>哇!大雁回头了!</p><p>“九九杨落地。”</p><p>我的一颗悬着的心也安然落了地。</p><p>听他念着如歌的行板,我的心里急急地跟着念。不仅因为歌谣的好听韵律,也是因为他慎重恭谨的记忆。北京就是北京,不管你是大清朝廷或是北洋政府,数九寒天总是不变的歌谣,大可以一代复一代地传唱下去。</p><p>对那一代一代的人来说,岁月是如此诚正可信,童叟无欺。虽然一九二九天已冷得伸不出手来,虽然三九四九河水都冻实了,人在冰上行走。但一到五九六九,柳树的青眼便蒙然欲睁。最动人的是,一数到七九,宇宙的呼息便骤然加快,七九和八九不是一起念的,因为节奏太快,七九必须单独一句,八九和九九也是单独另外一句。啊,七九河开之际,大约略如蜿蜒的巨龙在翻身欠腰,骨节舒张,格格作响,一时如千枚水雷乍爆。八九雁来也极为动人,仿佛那群大雁是听到大河解冻才赶来试试它们那善于拨水的红桨似的。终于,九九到了,九九杨落地,杨花飘棉,是张先词中:“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的透明游戏,世上竟有在月下观之透明而失去色相的花,这花看来像幽灵,令人疑真疑幻。九九杨落地,那长长一冬提着的心吊着的胆也都放了下来,从此,便是春天了。</p><p>《帝京景物略》曾记录一段美丽的“解决寒冷的方案”。其办法如下:</p><p>“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曰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p><p>《清稗类钞》上有另外一个方法,和前面的记载相比较,前面那则是“画”法,清宫中另有一种“写”法。那办法是这样的,据说清宣宗御制了一个句子:</p><p>“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p><p>如果以诗词意境讨论它,这句子顶多只能得个中上,绝对不是什么上上佳句。但如果仔细探究,原来句子每个字都是九笔构成的,光是这一点,也就不容易了。</p><p>说来丢脸,有一天,我一时兴起,想想,这有何难,我也来写它一句九字诗,每个字也都九笔,不料居然凑来凑去就是凑不稳当。每想出一个好句子,句子里便有八画或十画的字出现,后来勉强写出一句“幽红映流泉,奔眉赴面”,回头一看,还是比不上清宣宗的那句简朴大方。不得已,只好饶了自己。</p><p>这样一幅字,用“双钩”的方法写成(所谓双钩,就是把字的轮廓沿边勾划出来,中间留白),贴在墙上。宫中女子,每过一天,便用黑墨填它一笔。每个字填九天,九个字填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天填满后便是春天。</p><p>我问我自己,究竟爱明朝人染花瓣的方法,还是爱清朝人描双钩字的方法?啊!如果可能,我两种消寒图都要。前者备些胭脂,淡淡地染它九九八十一瓣蜡梅。冬雪照窗之际,那漫天的雪大概也搞不清这株梅是土里长的还是纸上开的吧。至于那九个字,一笔笔端稳秾丽,隐含风雷,每天早晨浓浓地涂它一点或一横,一竖或一钩,久而久之,饱笔酣墨,就这样一撇一捺间,也就给我偷填出一天春色来了。诗句上方有“管城春色(或作满)”四字,“管”是指毛笔的竹杆,“管城”便是毛笔所统辖的领域。原来春天是用一支笔迎来的,不管世界多冷,运笔的动作竟能酝酿春色。</p><p>我想,用这个方法治疗“严冬沮丧症”,的确好玩多了。</p><p>看在这一点上,我改变看法,承认“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是一句好得不能再好的.诗,不是因为诗好,是人和诗之间的心情好。</p><p>这样看起来,现时代在人海沉浮的你我,不都像亭前的那株枯索无聊的垂柳吗?等待一则春风的传奇来度脱我们僵老的肢体使之舒柔,将我们黯败的面目更新使之焕灿。春风在哪里?春风是什么?我们并不了然。去年来过的春风今年还会不会来?我们并无把握。但“珍重等待”,却是我们最后的权利。使心情为之美丽,使目光为之腾烈的,其实,只是等待啊!</p><p>我渐渐相信等待是幸福的同义词,女子“待嫁”或作曲家手上有一只曲子“待完成”,或怀中有个孩子“待长大”,这些人,都是福人,虽然他们自己未必知道。</p><p>如果不曾长途渴耗,则水只是水,但旱漠归来,则一碗凉水顿成琼浆……</p><p>生命原无幸与不幸,无非各人去填满各人那一瓣瓣梅花的颜色,各人去充实那一直一横空白待填的笔触。</p><p>故事里可怜的孙悟空,跟在唐三藏后面横度大漠,西天路上有九九八十一度劫难。而我们凡人,我们凡人要在春回大地之前与那九九八十一次酷寒斡旋。</p><p>不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一张“人生消寒图”,可以把生命里的每一片萧索都染成柔红的花瓣,将每一笔空白都填成跃然的飞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