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分校研修记</p><p><br></p> 路在脚下——出发篇 <p> 一千多年前,玄奘发下宏誓一路不避生死,西行取经!六百年前,永乐帝修建故宫,紫禁城见证了太多风风雨雨依然屹立!在坚定和无畏中他(它)们承载历史更替,为后世人们留下一个又一个不朽的故事。</p><p> 今天,为了大家共同的教育理想,我们作为一支先遣部队开始了为教育事业探寻新出路的取经之行。七天,虽然短暂,却注定需要我们用满腔激情和坚定的信念,无限动力去迎接!</p> <p> 教育是“做”的哲学,可是应该怎样做呢?2020年12月13日下午,小学组一行15人由城西小学林海娟书记和魏金宝校长负责,在教研室领导张爱玲老师的带领下带着这个问题踏上了研修之路。</p> <p> 我们明白全面照搬是不可能的,这将是一条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全面创新,友好嫁接的道路,带着把这条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的愿景,我们启程了。</p> <p> 来到北京西站已是下午4:50,北京的天气不比老家好多少,接站的老师们热情满满,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不少温暖。我们一周的研修就在这种满满的人情暖中开始了……</p> <p> 12月14日 开班仪式上,常晟副校长对亦庄实验中学整体发展和定位进行了解读。</p> <p> 城西小学张平南老师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表态发言。“认真倾听,虚心求教,把所学和已有灵活结合”带着这样的态度和愿景,我们在小学组班主任申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亦庄实验小学。</p> 行在亦校——发现篇 <p> 一所学校之所以让你感觉很好,是因为从你见到它的时候,就带给你一种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从第一天走进亦中时,大家就被“沿途风景”所吸引,以至于无论后来怎样疲惫都不曾想过停下。</p> <p> 走进亦小,随处可见都是艺术,仿佛置身艺术殿堂,站在哪个角度都有艺术品可以欣赏。这是走在学校里随走随观带来的最直接的体验。</p> <p> 随处可见的自由涂鸦,满墙展示着学生阶段性成果……所有的装饰都是出自老师和孩子们之手。</p> <p> 废旧纸板做成的人脸、色彩涂层的窗户,超轻黏土制作的人偶和故事墙……</p> <p> 各级部教室外文化墙的布置也各不相同,但因为各部级有自己共同的特色主题,每一个部级的文化走廊又显得那样整齐有序。</p> <p> 随处可见温馨的提示语,细节处着眼处处提醒孩子们行为规范……</p> <p> 就连一个安全出口引导牌也是非常用心,四边角上有安全隐患的地方用了橡胶材料。</p> <p> 从室外走进孩子们的教室,这里温馨如家,自在如家,自主如家。</p> 他山之石——学习篇 <p> “学习篇”之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进门即学</span></p><p> 亦小校门口安保防疫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完成一系列进门程序后,我们一路穿过富有文化气息的走廊和门厅来到了二楼研讨室。在研讨室里发生了很多故事,通过对小纸条上内容的理解划分小组,年轻级部老师介绍亦庄实验小学基本课程设计,观看宣传片……</p> <p> “学习篇”之<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满是惊喜</span></p><p> 研修安排真的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喜!特级数学教师牛献礼老师、特级语文老师冯慧敏老师,特级语文教师李竹平老师,特级教师刘丽萍老师都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讲座。来晓梅老师还为我们做了扁平化管理具体操作的介绍,丰富了我们对这种管理模式的认知。</p> <p> “学习篇”之<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学习之乐</span></p><p> 每个级部的老师代表向我们展示级部最闪耀的项目。我们在倾听中思考“为谁而教?”“单元整体设计如何处理?”“心中有棵树,教学才有术”“老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语文要素如何转化为单元目标”“让学习真的发生”;我们在观看中收获“倾听是所有学习的开始”“核心驱动力问题”“切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育”“先人后事”“组织才华和塑造才华”“居安思危”“管理情绪”“祝贺失败”;我们在交流中共鸣“确立共同愿景”“营造积极向上的级部氛围”“及时反馈”“身心健康第一,学习成绩第二”“培优扶弱促中间”“传递赞美”“发挥团体力量”“幸福快乐为目标”;我们在笔记中反思“哪些能直接迁移”“什么能用来模仿”“什么能拿来借鉴”“哪些我们也在这样做”“什么阻挠了我们前进的脚步”……</p> <p> 课堂上,老师们积极互动,对自己有疑惑的内容和老师们主动交流,老师们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p> <p> “学习篇”之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愿景落地</span></p><p> 当我们带着讲座中高屋建瓴的各家之言来到课堂上时,我们更加震撼。那些PPT上呈现的黑色文字,那些从老师们口中表达出的文字,生动的在这里呈现了出来。是啊,每一个理论都扎实落地了!这种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真的太美好了。</p> <p> 丰富的课程设计,重组融合打破学科界限的课程开发,戏剧教育和传统课堂的兼容,艺术课程的专业常态,无处不彰显这校园的荣耀和精彩!一位艺术老师这样说道:“你把有价值的东西变得更有价值很容易,让没有价值的东西变得有价值才更加重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学习篇”</span><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之换位体验</span></p><p> 光听、看、学已经无法满足老师们,大家参与到戏剧课上,解放天性,释放自我,打开身体,享受过程。大家化身为学生,在美术工作室里,打开思路,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废旧光盘制作出一件件艺术品。实现了身体和思想的双重放飞!换位体验,才更有改变的冲动!</p> 静待花开——研讨篇 <p> 学习是一座桥梁,从此岸到彼岸,只有通过交流方能抵达无限的精彩!</p><p> 中午休息的时候,林书记和李老师、慧宏主任坐在图书馆里交流上午的学习内容。</p> <p> 课间休息的时候,张琛霞老师带着我们对课上内容进行探讨。</p> <p> 晚上,回到酒店,林书记和姜主任准备了茶话会带着我们做研讨。将白天所见所闻能进行运用的内容及时沟通,交换意见。</p><p> 我们深知,“一”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如果将这些“一”的力量全部凝聚起来,形成合力,那将创造出无穷。在亦小我们看到了专业引领的“一”,引领成长,拓宽视野;新生力量的“一”,引来活水,焕发活力;学生课堂的“一”,自主管理,能力天成;结构改革的“一”,一切的前提,真正的创举。老师们意识到,世界之改变庞然而不可及,我辈之改变步始于我们每一个人。</p> <p> 回到房间我们自己写下每天的一点心得体会,各种形式的记录方式帮助我们学促思,思带学,不会将所学遗忘。</p> 以终为始——结业篇 <p> 12月19日早上我们参加了最后一次学习,吴晗清老师幽默的语言风格,充满智慧的道德哲学,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有的老师已经在边听讲座的同时反思起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有的老师已经将所听得的感受作为指导思想传达给了家人,也有的老师发出“孩子幸福健康最重要”“看来是时候改变了”这样的感慨。</p><p><br></p> <p>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针对自己的问题积极与吴老师沟通交流,还请吴老师为自己的孩子题字。</p> <p> 林书记和魏校还向吴老师传达了来自同门师兄弟的问候。</p> <p> 结业仪式上,老师们分享了各自的体会。</p> <p> 林书记表达了对庞局和中国教育教师网以及教研组张老师的感谢。</p> <p> 匆匆,研修的日子就这样在充实中结束了。然而,我们每个人的修行之路,改革之路才刚刚开始。</p> <p> 目标已经越来越清晰,方向越来越明确,在亦小所收获的点点滴滴,定能使我们的教改之路更加丰富,脚下的步子更加坚定。世界之改变庞然而不可及,然教育赋予我使命,改变步始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路已经打开,余下的就是创造性的实践。</p> <p> 玄奘西行,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我们可能创造不了如此巨大的数目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我们拥有一支拥有凝聚力的团队,我们有信心,经过这次“求经问道”,我们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思想也有了巨大的转变,如何改、改成什么样,它已经像一个小豆芽儿一样扎根在每位同行者的脑海中,正将萌发生长,我们由原点出发终将再次回到教育的原点,到时必将翻开寿阳教育崭新的一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