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看他画的牡丹,愈加工稳,庄严。</p><p> 田立老师说,他在探索。</p><p> 他从前段时间的枝干旁逸,小径幽出,渐向花之本象的正大与深宏靠拢。他的笔墨成熟厚郁,若余秋雨言,明亮而不刺眼。是一种看遍千山的淡定与含蓄。但那花又有通衢大道的净直,与云霞出海的光辉。</p> <p> 他若画两朵花,便是日月竞彩。日有容量,月有情意。他的笔底更多了款款,多了温厚。他的突破在于赋予了这花以宏阔的娇媚,以丰澹丽姿指向辽远深静的世间之美,透视着传统画笔的本质情调,折射出深潜于久远美术史的中国内涵。</p><p> 春来何处,借意东风。他的色彩之格保留着油画的浓酽与热情,却含蕴于东方诗性的古典与清幽。田老师一直在中西绘画的砥砺与交融中寻找着最好的自己,他的花也清明于自我审视之态,一朵对另一朵的张望,审读,或许是他的自我对写。像老杜的遥怜长安,香雾云鬟。像晏殊的燕子明月,独上高楼。也像苏子的扣舷而歌,玉笛相应。或者渔父的江边哲思,谁人能懂?</p> <p> 他用一朵花对抗自己,辩白自己,也圆满自己。</p><p> 他的艺术之光高降于性灵之空,照耀生命之海。他花上的霞光鲜润而不咄咄,清美而不激烈,宏大而沉静,博远而边界分明。他的花光照艺术之海,光照岁月人心。</p><p> 他在花畔画了石头,那石涂上黯然赭色,是一种收束,一种分解,一种压制。画意太厚,太浓,太白,需要一块石去对抗,去收敛。整幅画的风格由此不再张扬恣肆,框架稳固而厚实,写意灵秀而丰满。画笔重在放而能收,驰而不纵,不温不火亦是画中大境。田老师的花也走向中庸之道,但这中庸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恰好自我。</p> <p> 他也画满纸簇拥的花。他在圆满中追求一种脱尘之气。若苏轼写明月中秋,有千里婵娟之象。虽言高处不胜寒,却终通达离合悲欢。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圆满之中自有清意千古。那月下的海漫漶古典的诗词人间。田老师在他画的牡丹中追寻着圆满,像深夜的追梦人渴求着曙光与朝阳,他的梦想与期望在黎明的海面升起,烂漫于花之野。但他的花依旧有着静美至幽的月意,有着月光的孤独,有着墨海的清寒。他注定不俗。</p> <p> 虽然他的画风激荡于同样的海上日出,有着亘古的骄烈,与深远的激越。他的花依旧开放于原色的古意天空,成一抹云霞,美轮美奂于海上之秋。</p><p> 不知道他摸索过多少黑夜,不知道他相伴过几轮明月,不知道他的画笔曾怎样孤独地行于江畔,没有琴音,没有酒,没有琵琶,只有静夜,只有秋风。</p> <p> 不知道他的花穿越了多少繁华,从杨妃百媚,到洛神起舞;从曹园气象,到自成一家;从春风雍容,到陌上杨柳。他的突破如一种喷薄,霞光澄波,古风漫浩。</p><p> 沉淀多日,他的花愈显正大,更见光明。这和他的心定志坚,笔无旁逸有关。他如孤僧寒寺,唯执一念,不顾其他。世间在他,不过风云曾过,不得动了心中根树。他静了,定了,真了,纯了,他的花也深了,安了,净了,美了。</p> <p> 文如其人,千古不更。画如其人,斯为至理。田老师在花语中叙说他自己。他的花光明,因为他自心光明。</p><p> 云霞出海,如光明心涵育性灵。佛光宝相,花开不言。他的花如海上云霞,亦是一种自然天道的召唤。世俗之海,得以光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