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知青生话

老胡

<p>当年去村的山路</p> <p>插队的村</p> <p>当年的厨房</p> <p>当年住的房</p> <p>近照当年住的房间</p> <p>当年房前的孤树,</p> <p>退休了,连续工龄有43余年,也就是告知我们当年去插队的时候还不到17岁,在那60、70年代,初、高中毕业,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都被要求去农村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并且给了这群人一个雅号一一知青。知青,特指从1968年开始一直到1978年末期,初、高中毕业后从城市去到农村插队的年轻人,这些人都是按照国家的要求,不得不去农村度过几年或是十几年这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生活。</p><p>知青,一个亲切、励志,却又五味杂陈的名字;一个举世无双,只有在中国大地那个特殊年代才被创造出的称谓。被称之为"知青"的这代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而是仅有初高中文化旳青年学生。冠以"知青"这个名字,则意味着这代人稚嫩的肩上要扛起共和国大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岁月留痕,我的知青生涯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记得当年高中最后一个阶段,我参加完省中学生球赛回来,同学们都已经下乡参加“双抢"了,一人孤家寡人式的日子特感无聊,我就打听曾经玩在一块的同学都上哪插队了,只打听到光同学一人在大横公社群仙大队,这大队(村)刚好在我们二中农场的长坑村村后山顶上,做学生时曾经去过,道熟离市区也近,闲置在家无聊度日还是去看看他,也能切实感受"知青”生活,有这想法我就实施前往。一早从市区出发坐车、徒步、爬山到了群仙村已临近中午,向社员打听光的位置,得知光同学还在离村几里地的田间干活,我顺着村民引导一路寻去,半道上碰到了光同学挑着一担刚打下的稻谷,汗水浸湿了全身,吃力地肩挑着"丰收”的果实。这是我第一次真实感受到的知青生活。从光同学那回来我也急急办了离城手续,去到了一个叫土堡公社石伏大队一个″鸡鸣"三县地方。这村海拔有近900米且无公路通达,从乡镇所在地要徙步10余华里小路才可到达,由于是自找地方插队的人,只能分配到一个没有知青点的村,该村有六个自然村只有4个知青,各自住在隶属的自然村。我住在小队部,其实就是生产队牛棚的二楼,那时期该村没有电力,碾米都是靠水车解决,解放前是一个革命老区的定点村,天一黑都点着煤油灯照明,不到十七岁的青年人在这种条件下生活,真是无法想象。到村中报道的第一天配置给我的是锄头、镰刀、棕衣及一个设在祠堂里的厨房,并还在村边农地里给了你一块二十几平米的自由地(种自吃蔬菜的专用地)。在这样条件下的知青生活现想想是怎么熬过来的,确实无法想象。饭菜要自己烧,衣服要自己洗,你想想务完农活回来,人已非常疲惫,肚子饿的前肚皮贴着后背,不自己搞吃的就无法生存的。小小青年终于学会了烧饭洗衣,还学会无油无肉的清水面充饥的面食。这特点我至今还保留着, 只要单独为解决温饱问题,我基本上还是无一滴油的清水面。</p><p>由于是一个人孤独地在一个自然村当知青,所在当年我可能是跑到同学插队地拜访较多的一个人。去过巨口乡,去过莱舟、茂地和西芹,看到他们都住在知青点上生活,让我羡慕!在去土堡的路上,有次坐车路过二木同学的村庄,看到他一只脚跨在栏杆上,抱着饭合,吃着丰盛的中餐,那确实是一道美丽的美与食完美结合让人难忘的画面。</p><p>知青的生活是艰苦的,给我们经历是五味俱全的,更是给我们人生的历练也是宝贵的。也许每一个知青的经历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这样的故事,共同折射出了那个年代的时代印记。它令人回忆、引人思索、给人启迪。虽然那个年代已离去久远,而对我们这一代人深刻印象永远都不会淡漠。这经历能让我们荡起双桨在人生的征途上更加有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