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图文原创:东山羊</p><p>语音支持: 文子</p> <p>冬至既是时光故我的日子,也是人类认知自然打上标签的日子。它标志着昼短,阴极之至时阳气始生;它记录着岁寒,掰着手指数九寒天。由于冬至在冬天的重要节点意义,先古之时,它位列传统四时八节;约定俗成,冬至大过年。</p> <p>然而先古农耕社会的提炼,到了今天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冬至的自然人文意义还有多少留纯?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什么样的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否也应该掰扯清楚呢?当传统的冬节民俗活动,如祈福、贺冬、祭祀渐行渐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一席地位后,“冬至大过年”就是过过嘴瘾,谁真将它当年过,谁不真有点二货了?</p> <p>许久以前,冬至日始,九九歌起。作为民谣的九九歌,具象地反映了北方地区由寒转暖的自然规律,具有指导农耕意义,曾被口口相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生产的进程,科技的进步,防寒保暖设施的完善,人们利用自然能力的增强,还有世界气候的变化,这样诸多因素的合力,它的自然人文意义也越来越弱化,有些时候,竟让人觉得它快和老奶奶口中的“小小子,坐门墩……”差不多了,谁还真将它当作由冬到春的行止导向,谁还真就二货。</p> <p>历史发展就是这样,当下的、现代的、引领生活方式的总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就像在一张长凳上,现代霸气地坐在上边,传统只能欠着屁股贴在凳子的一角。于是乎,到了今岁冬至前两天正值周休日,我们不妨想吃饺子的吃饺子,想吃汤圆的吃汤圆,有好嚼货,硬是不吃也二货。如果,你那嘎达太阳正好,阳光下面还可横陈竖卧,口中轻哼九九歌。咱的冬节简单快乐,提前过。待到冬至星期一,再去搬砖,去忙活。</p> <p>“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在冬至日的寒甚阴极之际也是阳生之时,冬至开数的九九歌虽然不再贴合现代生活的节拍,但仍然是心向春暖的歌,在这朴素歌谣声中,我们读懂了我们这个民族从哪里来,我们瞳景着我们这个民族向哪里去。努力生活,构筑美好!</p> <p>就扯这么多了,饺子上桌了。祝你冬至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