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自驾豫西三日游记

秦岭梁

<p>  年终大家都很忙,很不忍心休假。看到女儿休假一周整日宅在家,也不是个事儿,想着拽她出去透透气。因为往后有女儿陪伴的日子是越来越少喽。</p><p> 深冬时节本不是出游的好时机,但对我这个“浪子”来说一年四季只要有时间,随时都是出行“好时节”,甚至不受天气影响,风雨雪无阻。近期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不能乱跑,就规划了自驾河南西部山区三日休闲穿越路线。</p><p> 具体是:西安—潼关—三门峡市—陕州—卢氏县—栾川—西峡—丹凤—西安。其中陕州到西峡县这一段约300公里全在山区,高速路还没通,国道、省道、县道都有,一路翻山越岭,坡陡湾急,海拔1000米以上山间全是积雪,但路面干燥,有少量结冰路面,谨慎通过。积雪和冬日萧瑟树木相映,展现出一派壮美的冬日北国风光,又似一幅幅雄浑肃穆的寒冬山水画。正是:人间有四季,季季景不同!</p><p> 赞曰: 春有花草嫩枝芽,</p><p> 夏日山水美如画。</p><p> 秋来丰收层林染,</p><p> 冬看枝头挂银花。</p><p> </p> <p>  第一天:早7时出发,走连霍高速一路向东,130公里后,约8:30到了潼关,在县城吃早点,吃“母鸡汤泡饼”加潼关肉夹馍。</p><p> 上午11时许,240公里后来到了三门峡水库。</p> <p>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公里,枢纽总装机容量45万千瓦,为国家大型水电企业,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p> <p>在大坝上向东望去</p> <p>从大坝下面吴公岛位置看大坝</p> <p>从黄河北岸的山坡上俯视</p> <p>  在大坝上想起了1994年春第一次来到三门峡水库游览时的情景。</p><p> 当时社会才开始逐渐开放,我们单位统一组织“春游”活动,约40名同事坐着县第一运输公司的大桥车一路欢歌笑语来到这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岁月如梭,世事蹉跎,当年的同事现在还在一起的已是屈指可数了。</p> <p>  中午一点左右,游览完水库景区,折返回陕州区市区,吃了这里的特色小吃“糊涂面”。一看时间尚早,就又西行约40公里,准备去函谷关“历史文化遗址公园”游览。</p><p> 快到景区时路边有一指示牌“九曲黄河观景台”字样,按指示驾车驶入小路,约3公里到了一处村边停车场,观景台就是黄河南岸的高台,俯视着黄河由西向东缓缓流去,是观“黄河落日”的绝佳之地。</p> <p>  在黄河观景台逗留了约半个小时就直接来到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p><p> 这是一个人造景点,有关函谷关的历时文物几乎没有,搜集了几块历朝历代的石碑供游人观赏。游人不多,门票还贵,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但也安慰自己,全当散心和学习《道德经》吧。</p> <p>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p> <p>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起源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名扬海内外。</p> <p>  从函谷关景区游览完毕是下午5点多,冬天夜长昼短,此时已近黄昏,就按计划赶往40公里开外的陕州地坑院景区,晚上准备住在景区里的地坑院民宿宾馆,全家人深度体验一下。</p><p> 按照女儿在网上预订的那家地坑院民宿宾馆直接导航过去,赶到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p> <p>  安顿好住处,在景区转了转,吃了晚饭。</p><p> 住在地坑院民宿宾馆的感觉就像住在陕北的窑洞宾馆,只是处于地下,避风性、安全性要高得多。外边寒风凛冽,窑洞内放着一个电暖气,虽没有集中供暖那样温暖如春,但也不冷,干净整洁,条件不错。</p> <p>  地坑院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p><p> 北营村的地坑院类型目前有四种:一是一部分作为旅游景区开发供游客参观的,经过修缮并装饰了民俗文化元素;二是一部分被开发成民俗宾馆,作为景区的配套设施;三是还有部分现在是村民住宅;四是还有部分被村民废弃的地坑院废墟。</p> <p>  第二天:天刚亮我们又在地坑院景区转了转,看到了不同类型的地坑院。</p> <p>这是一家村民住宅的地坑院</p> <p>住宅人口</p> <p>废弃的地坑院</p> <p>废弃地坑院入口</p> <p>  作为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样式,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 <p>作为景点的地坑院入口处</p> <p>地坑院入口</p> <p>  上午9点准时离开地坑院景区以国道呼北线和省道S323为主一路向南,不知翻过了多少座山和过了多少道桥及无数个村镇,路过了卢氏县,行驶193公里,在中午1:30到达了栾川县老君山风景区。</p> <p>在一处垭口登高望远</p> <p>路边休息</p> <p>路边一处红军雕塑</p> <p class="ql-block">栾川县民居</p> <p>  坐景区索道上到了游览线路的三分之二处叫中天门的地方,再步行登山。</p> <p>  景区索道落差很大,行驶又快又稳,质量不错。</p> <p>  老君山,“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原名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公里处,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海拔2297米。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p> <p>  站在山巅,感受寒风凛冽,呼啸入骨;看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又分外妖娆!</p> <p>  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和“祖庭”。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庙以纪念。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赐名“老君山”,成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成为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p> <p>  老君山景观区6处、有景点179个,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p> <p>  老君山现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拜谒圣地,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p> <p>  登临老君山金顶,万里江山入画图!似手可摘星辰,亦一览众山小,心旷神怡,宠辱皆忘!</p><p> 看苍茫大地,叹人生短暂,争多论少,身外之物皆为空!</p> <p class="ql-block">  晚上6:30坐最后的下山索道到停车场,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我们又饿又累,登山时的大汗淋漓未干身上是阵阵冰凉,就决定晚上宿栾川县城,饱餐一顿,小酌一杯,热水澡后再安然入眠。</p> <p>  第三天:自然醒后上午10点离开了群山环抱着栾川县城,开始返程。先行驶了90余公里的县道、省道后上了高速经西峡县入陕西又320公里路程于下午3点回到家中。</p><p> 自驾三日游共行驶962公里,安全、顺利。谢谢朋友们关注、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