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本学期的最后一节橡果儿童阅读课,真有点舍不得上啦😄🥰🥰终于等到了,可我们教室里的白板却罢工了,怎么办呢?经过协商,我们决定借用二年级的教室来听这个中国味十足得绘本故事《团圆》,也只能看回放啦😄👨👩👧👧👨👩👦👦👏👏👏🌸🌸🌸</p> <p> 《团圆》讲的是过年的故事。故事中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是在外面盖″大房子"的。要过年了,也要爸爸回家了!</p><p>此刻窗外寒风凛冽,而我和孩子们却很安逸的在暖和的教室里,舒心的听着故事。我不经意的抬头,竟发现好多孩子的眼圈红了😻😔😔😔😔😔</p> <p>整堂课孩子们都听的非常投入,我想可能是故事里的爸爸形象和孩子们自己的爸爸形象很契合,又或者是孩子们终于被这个外表五大三粗,内心却极其细腻的可爱爸爸给感动了😻🌸🌸🌸👏👏👏</p> <p>这个场景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大多数孩子爸爸都常年在外务工。只有过年时匆忙的回家,短暂的停留后就是漫长的的分别!所以,当他们红了眼眶时,我也是懂得了!😜😜😊😍☺️☺️</p> <p>这毕竟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味道了,我也看出了孩子们的意犹未尽。所以,课后我又再次对文本中多个细节进行引导,让孩子们充分体会爸爸对女儿爱的厚重,以及女儿对爸爸爱的稚嫩。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给孩子们分享了中国传统春节的诸多习俗!🌸🌸😻😻👨👩👧👧👨👩👧👧</p><p><br></p> <p>写福字,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守岁,就是这隆重的仪式感,让我们对过年有了深深地期待,这期待中蕴含着浓浓的亲情,更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企盼!😻👨👩👧👧😍</p> <p>绘本的最后画面,定格在了孩子和妈妈一起挥手向爸爸告别的场景,此处没有看到绘本中爸爸的身影,也没有任何的语言,但是此处无声胜有声!😻🌸🥰😔</p><p><br></p> <p>团圆就是绘本的高潮,也是结尾,更是意象的最高境界,这也融入了中国人骨子里最渴望的大团圆的热闹场面。😍😊😜👨👩👧👧😻🌸</p> <p>课后孩子们给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他们希望爸妈不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他们最喜欢过年,还说一家人团聚才是家最温馨的时刻!🥰😔🌸👨👩👧👧😜</p><p><br></p> <p>回到家,我顺手将《团圆》放到了显眼的茶几上,儿子雨雨娃顺手就翻了起来,而后我也算是有预谋的给他讲了起来。还好,他听的也算认真。最后也把他最喜欢的画面画下来了!👨👩👧👧🌸😔俗话说“不做父母,不知父母恩”,而今我已为人母,却乎是深有体会!</p> <p>作为老师和妈妈,我更希望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再出现“隐形爸爸”的情形了!</p><p>最后,我想把绘画大师朱成梁在封底上所写的的这一句话“团聚、分别,再团聚、再分别……大大小小的团聚和分别构成了我们的人生”与大家分享!愿我们懂得珍惜与感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