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前进的方向 军人的形象

东方波浪

<h3>(原创)张东波</h3> <h3>张东波把信发出之后,是等待和期盼回信。但是,一直到开拔前也没有收到回信,可能是他这封信发出去太晚了。正月十五之后,人们的想法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的问题要面对,这就是很快就要到来的战争。将要到来的前线是什么样子,这是个未知数。对未知世界,人都有一种恐惧心态。全连人谁也没有上过战场,对战争的了解都是从银幕上看到或是道听途说的。真正的战争是什么样子呢?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打仗一定有伤亡,一定有你死我活。但不等于就是必然死亡,谁死谁活不一定。泰然处之、毫不惧怕应是最好的心态。连队年龄最小的战士,悄悄地哭了。被班长发现后,班长像家长一样劝慰他,告诉他不要害怕,因为害怕无济于事,要坚强,要若无其事。整个连队又不是你一个人去打仗,去打仗也不意味着就是去牺牲。传说有的连队里,有战士跟驻村的姑娘好上了。不知是处于什么原因?是真正的恋爱吗?部队有服役期间不允许谈恋爱的规定,在这个特殊时期就更不应该谈。这是一种减压方式吗?或许是一种情感的倾诉?有战士看见过这位姑娘,长得很漂亮。身材高挑,模样俊俏,圆圆的面庞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含情脉脉,刘海依依,衣着得体。但是,在这个时候谈恋爱,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如果姑娘对战士钟情有加,战士在战斗中牺牲了,会给姑娘造成多大的伤痛啊!村子的姑娘没有见过大世面,看见解放军心里喜欢是正常现象。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军人,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克制自己啊!张东波没有相好的,如果有,他想写封信给她。他要把春天的景色向她描绘,告诉她这里不仅像春天,还像夏天,因为这里不仅有春天的绿草和鲜花,还有摇曳的快要成熟麦子。这里的麦子虽然不是大片的麦田,而是稀疏的一小块,马上要飘出麦子的香气。春天里刚开出的山花,黄黄的,鲜亮极了。在山野里,还有飘飞的蝴蝶。总之,是一片吉祥和平的景色。他不愿意也不会把就要出征打仗的消息和盘托出。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也不会说出来这件事。在信的结尾处“战斗敬礼”这四个字下面,可以点上四个重点号。打仗之前,他希望会收到她的回信。她也许会说,你们南方真好,你们不是野战部队。她会把她自己的近况说说,说到自己高兴的事,让张东波分享……。这天白天站岗回来,张东波一边解下武装带,一边向屯子的住处走。他的脑海里不断翻滚着誓师大会那天的画面:唱军歌,边民现身说法控诉越寇罪行,官兵们慷慨激昂宣读誓言。那天回到连队后,按照张东波想象的情况,应该是连队立刻召开军人大会。会后是写决心书,写入党申请书等等情景,并且它们会像雪片般飞向连部。可是这一幕幕却没有出现,因为连队特别提醒说,不要写参战书了,因我们都参战。也不要写这申请那申请了,因为满足不了这么多的要求。战士们心里都清楚:语言代替不了行动,行动是最好的语言。行动未必都磨拳,开仗未必都擦掌。血书足见真性情,喋血杀敌更血性。腥风血雨上战场,让敌流血才光荣。然而,人是会思考的动物,特别是在关键时刻。那么,该写点什么呢?于是,有的人开始悄悄写遗书了。遗书写好后,就放进了当枕头的小包里。这件事一传二,二传三,全连的人都知道了。张东波没有这样做,他把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写在了日记本上:每月津贴6元,来边境后增加了补贴2元,共8元。也许明天就要上前线去,我仍不会大手花钱。我认为打仗不等于就是死!把平时节省下来的津贴放在提包里,已经有36元了。枕头小包里放上10元,随身带上2元。人虽然终归是赤光光地离去,重要的是要留下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不是挥霍一空,不给亲友留下不好的痛苦的回忆。2月14日晚8时,官兵们打好被包,收拾好一切,去车炮场集合。屯里的老乡们都知道一连要开拔去打仗了,男女老少都来村边送行。无论连首长和战士们怎么劝说,都不回家。无奈之下,柳连长只好向营里报告乡情。营里为不惊动老乡,且行动时间还有余地,可以将出发的时间改到下半夜。干部战士们一再劝说老乡们都回去睡觉,他们就是不肯走。没办法,柳连长只好说:“今晚不走了,我保证!”老乡们高兴了。一连官兵带着武器装备都下了车,与所在户的乡亲们一起又回到了屯里,而且又都拆开了被包。时间到了后半夜,2月15日来到了。一连的汽车一发动,老乡们立马就出来了。他们知道这次是真的一定要走了。屯子里的很多老乡都没有睡,一直等着要送一连。又是一个难以分手时刻!车队必须要走了。汽车开动离村了,有好多个姑娘手拿几双她们亲手做的布鞋,追着车队送给战士们。她们扔上车,车上的战士们说不要,谢谢你们了,就扔下车。姑娘们追着车就又扔上去。有的姑娘一边追,一边哭。她们看到愿望实现不了,就跑到连长的指挥车前,围住了车头,不让走。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说:“他们不收下,你们就不能走!”有的姑娘说,你们不要,我们就一直跟着你们的车跑!看到乡亲们如此情深,如此执着,连长只好下命令说:“鞋收下!感谢乡亲们!”明亮的月光,你作证!寂静的山野,你作证!凌锡屯的乡亲就是亲人,就是解放军的阿爸阿妈和兄弟姐妹!再见吧,凌锡屯的乡亲!再见吧,子弟兵的亲人!是你们送榴炮一连上的前线!致敬!最亲的亲人!请你们等待我们的好消息!等待子弟兵们胜利凯旋的好消息!官兵们一个个热泪盈眶地挥手与乡亲们告别。车轮滚滚,驶向前方。前方既有胜利在召唤,也有危险在等待。最坏的情况是什么?一再提醒过,已不用再说。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最坏的情况就是,遇到了最残酷的战斗,剩不下几个人了,也许就剩下一个兵了。只有一个人背着电台,他用嘶哑的声音呼喊,呼喊强大的炮兵火力。就像电影《英雄儿女》里的王成一样,面对着穷凶极恶的敌人,他忘记了一切,他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就像是毛主席教导的那样:“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屯子的阿妈就是娘。我们把铁骨献祖国,我们把柔肠给边疆。前方的召唤我前进,侵略者行径逼亮枪。只要祖国需要我,我就去蹈火赴战场。不怕我流血和牺牲,不管我身躯倒何方,只要你能记得我,只要你不要把我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