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那缕远去的炊烟</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微凉</p><p><br></p><p> 时光清浅,却把年轮一道道打磨。那些或深或浅的印记,就藏满了或大或小的故事。记忆中那缕缕炊烟,在流年辗转中,氤氲出它独有的魅力。假日,一家人轻车简从去了趟唐山宴博物馆,看到风箱、灶台等厨房物品摇身变成展品的时候,那些尘封的与炊烟有关的记忆蓬蓬勃勃呼啸而出。我情不自禁地和家里小儿诉说起乡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尤其是那缕炊烟渐飘渐远。</p><p><br></p><p> 70年代,是我鲜活的孩提时光。植入心间最深的印记,就是我们村庄里做饭每家都拉风箱烧大锅,庄稼秸杆、树叶是当时喂饱灶膛的主要燃料。那时候一日三餐,村庄腾起的袅袅炊烟,成为我们小孩子回家吃饭的标识,也是村庄最具烟火气息的景色。放学回来,每天的“功课”,除了迅速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为家里柴米油盐中的“柴”去奔波。约几个伙伴,快速“武装”起来:背上背着用柳条编的大筐子,手上拿着长长的竹筢子,到村外大埝上划拉树叶。每当弓着小小的身子,背着满满一筐子落叶,踏着暮色回家的时候,就仿佛看到妈妈卖力拉风箱的大灶中,带着青烟的火苗呼呼地燃烧着,嗡嗡地奏响最温暖的那首曲子。</p><p><br></p><p> 后来,家里那个木制的大风箱,退出了那方小小的舞台。它被封印在家里后院的小棚子里,落寞地看着插电的风葫芦,在灶台旁大显身手。这时候,在灶膛里快活歌唱的不再是我背回来的金黄落叶,而是那一根根精神抖擞的玉米棒。风葫芦不知疲倦地歌唱着,妈妈可以腾出手来,鼓捣那简单而又好吃的菜肴。</p><p><br></p><p> 后来的后来,流年辗转到了80年代,父亲到镇上工作,家里买了小蜂窝炉子。每天烧三块煤,就可以烧水、做饭。红红的小火苗跃动着,每天看着水壶在火上袅袅地升腾着水汽,听着水声“嗞嗞”地响着,一种美好的轻松悠悠地划过心底。再也不用烟熏火燎地拉风箱、听风葫芦嗡嗡作响、烧大锅了;再也不用为阴天下雨柴火潮湿难以点燃而苦恼了;再也不用火速完成老师的“圣旨”,然后背着大筐子出去捡拾柴火了。真真的感觉生活的步履又迈开大步向前走去,脚印清晰可见。</p><p><br></p><p> 时光荏苒,炊烟缕缕。到了90年代,家里添置了煤气罐。这在当时可真是个稀罕物。清晰地记得那天放学回家,看到这个新的做饭灶具,眼里冒出的新奇而又快乐的光。家里最初买的煤气灶是用火柴点火,当火柴点开煤气罐灶头,就会“嘭”地一声响起来。而点火的那瞬间,我总会被吓得激灵激灵的。后来听大人们闲聊,据说这是煤气不纯的原因。煤气灶有两个灶头,同时做饭,方便多了。我家的煤气灶成了当时农村中的奢侈品,煤气架摆在堂屋。不时有邻居过来看,妈妈就给他们演示,自豪感随着红红的火苗向外燃烧。每次做完饭,老妈都会精心地用抹布擦拭干净,然后用塑料布蒙上,就像对待家里的那台缝纫机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后来煤气灶又更新成自动打火。每当一拧开关,火苗“刷”地着了,蓝蓝的火苗油画一般铺满锅底,跃动的火苗发出“簌簌”的声音,就像一首小夜曲悠扬动听,做出的饭菜觉得更香甜了。那样金黄香嫩的炒鸡蛋,那样酥烂醇香的炖大肉,那样软糯糯的土豆丝……我们大快朵颐,欢乐的笑声会溢满那间小小的屋子!</p><p><br></p><p> 崭新的日子,总是充满着惊喜。小小的灶具不断地换代更新,我们的日子也是如火苗般越过越旺。如今,天燃气管道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还住在农村的老爸老妈正在享受这种福利。每天像开自来水一样开气儿,省事、快捷地做饭、炒菜。还有电磁炉、微波炉等现代化产品填充厨房,使厨房来了一场革命,昔日围着锅台转的情景留在回忆中,留在走过的时光里。</p><p><br></p><p> 炊烟见证了岁月的更迭,岁月写满了炊烟的故事。村庄不见了那缕缕炊烟,但乡愁丝毫未曾变淡。少了炊烟升起,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奔向小康的日子是那样红红火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