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学习这条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步履不停,让自己一直在路上,自然也看到了不一样的沿途美景。</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8px;"> ——题记</b></p> <p class="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庚子鼠年大雪气节后的寒冷阻挡不了校长们学习的热情,2020年12月16日,我市180多位智慧学校校长带着目标、带着问题,在滁州市教体局现代教育中心的筹划组织下,由各县教体局分管局长和电教馆馆长的带领,来到徽州文化的发源地——歙县,在略显徽派建筑的歙县饭店举办了2020年滁州市智慧学校校长(首席信息官)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span></p><p><br></p> day1上午 <p> 12月17日上午8时,在滁州市教体局孙宏馆长的主持下,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首先由歙县教体局分管局长潘曙青同志致欢迎辞;接着由本次培训承包方合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伍德勤院长致辞;随后由本次校长班班主任——合肥学院教师培训中心夏娜主任介绍了本次培训的具体安排和注意事项;最后市教体局袁天峰局长就本次培训的背景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参训校长们提出如下三点要求:</p><p> 第一,学有所获,学以致用;</p><p> 第二,总结宣传,科学谋划;</p><p> 第三,严守纪律,确保安全。</p><p><br></p> <p> 能够参加此次培训,我深感荣幸,感谢主办方市教体局和承办方合肥学院为我们搭建了一次交流、互助的学习平台。正如孙宏馆长所说:此次学习机会难得,应倍加珍惜。</p><p><br></p> <p> 开班仪式结束后,中央电化教育馆研究员刘雍潜教授首先对大家作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的解读,他从基本理念(引领发展、协同创新、提升素养)、基本要求(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推动)、实施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和校长培养培训机构、中小学校长)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强调了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带头人、组织者和践行者。</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background-color: rgb(205, 238, 255);"> 在《教育信息化2.0与当前形势新发展》的专题讲座中,刘教授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大家讲解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详细地讲述了“三全两高一大”、四项基本原则、五项保障措施、八大实施行动和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三大主要思路的相关内容,</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让我从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认识了信息化教育,同时也有了危机感: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还十分薄弱,在今后一段时间,如何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一起,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都将是我必须要解决的问题。</span></p> day1下午 <p> 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慕课发展中心主任李玉顺教授首先与各位校长们做了互动,希望大家把智慧校园建设方面面临的困惑和利用信息化进行教学遇到的困难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接下来,给所有与会人员作了《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当下特征与启示》专题讲座。</p><p><br></p> <p> 近三个小时的讲座,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是教育的一大变革。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发展升级的大趋势,从国家到地方都在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环境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时代变迁提升了我们育人的目标,学习科学化发展推动着教学流程深层次的重构,“教”和“学”正在不断地优化和融合。</p><p><br></p> <p> 李教授的课真正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碰撞与共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站在全局战略高度,做前瞻性的规划,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国家教育跨越式发展。而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p> day2上午 <p> 第二天上午,我们提前10分钟进入会场。此时,为我们授课的芜湖市电化教育馆书记钱宏谨专家已在主席台上做着准备工作,他为大家带来了《推进智慧教育,打造3.0时代未来学校》的专题报告。</p><p><br></p> <p> 上课伊始,钱专家让参会的校长们加入了临时授课群。整堂课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贯穿始终,课堂氛围活泼热烈。在分析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技术表现为“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技术高速度发展”的特征后,钱专家抛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人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减负增效;二是人工智能替代,我们应当如何调整教育的内容、课程的结构和教学的方式,使我们教育者将来走向社会时不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一石激起大家内心的升腾跌宕,引发与会人员的深度思考。</p><p><br></p><p> </p> <p> 围绕着这两个问题,钱专家展开了现场讲述,再次提到了“三全两高一大”国家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接着详细剖析了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教育。在结合具体实例的传授下,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大数据环境下流动的是数据,传递的是信息,改变的是业态,提高的是效率;智慧教育指的就是教育的业态和结构的变化;未来学校的发展教育走向一切以数据说话,3.0未来学校是以数据为基、高度智能、关注生命成长、虚实空间融合、关注能力素养的学校。同时也让我们大家交口惊叹:大数据真厉害!</p><p><br></p> day2下午 <p> 根据本次培训的日程安排,下午1:50,我们一行190多人将乘坐四辆大巴车,前往“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歙县新安小学和新安中学以及陶行知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考察。</p> 第一站:新安小学 <p> 歙县新安小学成立于2012年11月,它的前身是歙县新安学校小学部,学校占地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以“求真”为校训,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学生青睐、家长信赖、社会赞誉的优质学校。</p><p><br></p> <p> 我们一行人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下,简单看看班级,欣赏校园美景,大家的目光都被展板吸引住了!</p><p><br></p> <p>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报告厅,由于校长临时到局里开会,新安小学一位优秀的带课老师向大家做了《走“求真”路,办为人生奠基的学校》专题汇报,从六大方面介绍了学校的管理方法、办学实践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p><p><br></p> <p> 感到惋惜的是,“天公不作美”,学校精心准备的美术画展演和艺术表演不能让大家一饱眼福了,我们带着遗憾匆匆离去。</p><p><br></p> 第二站:新安中学 <p> 随着大巴车的驶动,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了歙县新安中学。这是一所集规模化、标准化、园林化为一体的学校,占地面积127亩,学校坚持做到: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相匹配;办学品味与古城特色相匹配。</p><p><br></p> <p> 在校领导的安排下,大家来到了报告厅,听了简短的汇报介绍后,更多的时间用来参观了校园。</p><p><br></p> 第三站:行知纪念馆 <p> 陶行知,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卓越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人民的教育,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斗争鞠躬尽瘁,奋斗终身。</p><p><br></p> <p> 陶行知纪念馆位于国家级5A旅游景区徽州古城内,这里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商业街,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还有本地特产——梅干菜烧饼,成为游客们返程的必带小吃。</p><p><br></p> day3上午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 技术很重要,但它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不断发展的技术不会破坏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真正的魔力在于给予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自由和许可,让他们形成内涵教育的工作方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布莱恩格林伯格</span></p><p><br></p> <p> 今天上午,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刘和海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实用有效的讲座《技术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效:问题、路径与策略》。刘教授从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三个反思、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三条路径以及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三大策略这些方面进行接地气的举例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令大家感触颇深。</p><p><br></p> <p>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其中微课的制作给我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刘教授的课中我明白:微课的特点就是将知识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化;微课不是课堂的切片,是知识的总结、归纳、规律、思想等;视频不是用来教学,而是用来吸引学生解决问题的。</p><p><br></p> <p> 接下来,来自全市十所学校的校长结合本校实际,分别简要地介绍了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有效做法和相关经验。专家们的授课和校长们的分享结束了,但所有参会人员一致认为:信息化环境下智慧校园的建设没有结束,只是开始;学习并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没有结束,只有开始!</p><p><br></p> 结束篇 <p> 这次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我真正地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者,我们应不断根据时代的需要调整自己的素质结构,除了使自己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广博的科技素质、锐意进取的创新素质外,还要有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才能真正率领学校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促使学校的长远发展。</p><p> 没有见识就没有出路,不学习更没有思路。让我们走在终身学习的路上,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吧!</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