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民:朝坂、荆山与强梁原

美丽大荔

<p class="ql-block">  黄河西岸,南北向赫然横亘着一道黄土原,长约六十里、高约百米巍巍耸立,古人谓之朝坂、荆山、强梁原,今人更熟悉的称呼是华原山、黄河老崖。</p> <p>  “朝坂”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班固编著的《汉书》,其上记载:朝坂,华原,山以朝日光射,层崖岸烟万状。西魏之名朝邑县者,实取诸此,乃朝夕之义,非朝庭之谓。写意的概念是:旭日东升,照在黄河西岸台原上一片金黄、光灿夺目,这片广大的区域便谓之“朝邑”。这里透露出三重信息,一者朝坂即华原山、同一个地理概念;二者朝坂的“朝”此处读作“zhao”,是朝阳、朝夕的意思;三者西魏大统六年(540)设县时,因地处朝坂命名朝邑。朝邑县城最早在朝坂原上,后来有个阴阳先生对时任知县说:“城位居高地而东面低下,这种布局对您不利。”后来他的话有了一点应验,知县即断然将县城迁建于原下。朝坂居岗临河,凤鸣朝阳、沐露梳风,是一片绝佳的风水宝地,南起紫阳北到金水,山岳河渎铺展开醉美画卷,可谓载誉辉煌、尽显风流。朝坂南段呈“游龙戏凤”状,龙头在北寨子、龙尾在紫阳(别名龙尾),凤头在连家(銮驾庄)、凤尾在醍醐,龙飞凤舞之势煞是形神兼备。飞龙翔空,满身尽是“金鳞”,唐金龙高塔、宋岱祠岑楼、清丰图义仓璀璨夺目,北周长春宫犹如明珠镶嵌在龙首最为耀眼。金凤徘徊,浸润大河(黄河)大泽(盐池洼)之灵气秀气,风姿绰约含祥吐瑞,明正统年间上演的英宗迎娶田贵妃“龙凤呈祥”大戏便是最好例证。朝坂中段乃历史文化厚重所在,三千年前先秦时期,晋国在朝坂原畔建起辅氏城(今安仁小坡),东临刀剁斧砍的百丈老崖,西南北三面筑宽三米、高八米的城墙,西门“古辅氏城”、南门“望南岳”、北门“拱北斗”,蔚为对抗强秦的钢铁壁垒。公元前594年,秦桓公突破洛河国界伐晋,辅氏一战铩羽而归,倒是留下了结草报恩的千古传奇。朝坂北段地势甚为凸显,高耸的山崖、绵延的山岭,一派包容天下的雄浑气象,那陡峭的山壁如刀削般峻直,气吞山河的傲骨足以让仁人志士臣服。难怪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登对岸鹳雀楼极目西望,慨然间便有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名句,只是这个朝坂之“山”不为更多的人熟识罢了。至于伏羲筑高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演八卦,古帝“阴康氏”治于朝坂“教民制舞”,夏槐建河水祠以国家之名公祭黄河水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莫不礼致朝坂,都足以体现朝坂造就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博大内涵。</p> <p class="ql-block">  朝坂黄土陵高故又称强梁原,且因出产灌木荆条而得名荆山。荆山有大名,“名”在两件中华文明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事,一是黄帝铸鼎,一是大禹治水。《史记·封禅书》载,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黄帝采首山(中条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我国有十多个荆山,黄帝铸鼎的荆山到底在哪里?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尚书·禹贡》。“荆山在南,下有强梁原,洛水东南入渭”《史记·夏》。“荆山在冯翊褱(怀)德县”《水经注》。“渭水之北、沙苑之南即(西汉)褱德县故城也”《朝邑县志》。综合诸多史料信息分析,黄帝铸鼎当在时为天下中心的雍州(古冯翊)褱德县荆山,当邻近首山和黄河,当与大禹治水有关。由此判断,将黄帝铸鼎之荆山定为与首山仅一河之隔的朝坂,即强梁原、华原山,既与《尚书·禹贡》“逾河”之文相符合,也与班固“洛水东南入渭”之语相一致。更为重要的是,黄帝只有在此铸鼎,才符合就近采用首山优质铜矿和就地取用黄河之水的地理便利条件。清代史学家王鸣盛一句道清:“强梁原为荆山之麓,名朝坂,一名华原山,在朝邑县,西绕县西北而东以绝于河也,故曰至于荆山,逾于河。史实正也如此,西汉褱德与朝坂俱在朝邑县境,强梁原是荆山的北麓,也就是说朝坂、荆山与强梁原是三位一体的。有了黄帝铸鼎的成功经验,大禹(相传为黄帝玄孙)才得以在荆山实现了再次铸鼎。《括地志》云:“雍州荆山,即黄帝及禹铸鼎地也”一槌定音!荆山贵为中华人文发详地,据传商朝末期,生活在荆山的荆楚部落追随周武王伐商立功受封,后随着历史潮流的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繁衍生息的需求,一路逐水而居,翻山越岭迁居于鄱阳湖两岸,始立楚国即为荆楚人先祖。史前先民选择荆山繁衍生息完全符合“临近于河流湖泊”的普遍规律,他们居于荆山之上,可以避免夏秋季节因河水暴涨而被淹,眼跟前的三河水既供人畜饮用,又为捕鱼的好场所。河谷是天然狩猎场所,因而他们基本生活来源是有保障的。遥想当年先民摇着小船往来于渭洛水域、黄河两岸,捕鱼为生、采矿铸鼎,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朝坂、荆山与强梁原,本属物质世界中的自然存在,只因受到太多的人文关怀,便似屹立千年的“中华之根”,伟岸中体现出内敛不张扬、深沉有内涵的“中国性格”,以其文化融合性、精神凝聚力誉为中华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p> <p>  作者简介:王小民,1971年生,大荔县人,渭南市作协会员,渭南市政协文史委特聘委员。出版有《同州风情》《大美大荔》《小民看大荔》等13部文史著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