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打造生命成长的理想课堂,———莆田市詹萍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暨送教帮扶活动

寒风潇潇

<p>  12月,草木凋零一片萧瑟,北风怒吼天地分外寒冷,但依然阻挡不了一群平凡人的教育热情。2020年12月17日——12月18日,詹萍名师工作室赴我区的北高埕头中心的两所基层校——东皋小学和美兰小学以及我区的黄石江东中心的基层校——下江头小学开展为期两天的教学研讨暨送教帮扶活动。</p> <p> 活动得到了两个中心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北高埕头中心小学陈胜达校长在百忙中莅临活动现场,江东中心小学的陈国献校长早已安排布置了浓浓的教师学习氛围。两位校长的高度重视,为寒冷的冬天带来了阵阵暖意,让名师工作室成员送教帮扶热情更加高涨。</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课堂</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教学相长</b></p> <p>  活动的第一节由仙游县实验小学林婧莹老师执教,课题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主题中的第9课的《心中的“110”》,采用儿童所喜欢的各种活动形式,提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不安全的环境,创设系列情境,精心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体会“心中的110”,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体验,动情明理,学会运用“心中的110”保护自己。</p><p><br></p><p><br></p> <p>  活动的第二节课由莆田市实验小学陈慧玲老师执教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别伤着自己》。在这堂课中,陈老师创设情境,通过交流、分析、演示、讨论、判断、评价等多种手段,将学生常见的生活范例反思后上升为理论、经验,尊重每一个儿童个体生活经验和感受,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从而达到明白如何避免伤害,掌握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学会救护小常识。</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评课</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智慧碰撞</b></p> <p>  三所送教学校里的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两堂课分亨了他们的收获,一致认为这是真正为学生生命成长助力的课堂,让他们受益匪浅。</p> <p> 工作室成员卢惠姗老师对《别伤着自己》提出中肯的评价:</p><p> 首先是很真实的课堂;送教走了三个学校,三节课都不一样,一次一次地根据学生实情和评课意见进行修改,甚至在上课之前还在修改课件,她所呈现的,是真实且真诚的课堂。课堂上的教学资源也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厨房的照片、客厅的贴画,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场景,通过精心的准备和巧妙的设计,使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并最终指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p><p> 其次是很扎实的课堂。陈老师既能保护学生的每一次的表达欲望,又能珍视课堂每一次的生成资源,尤其是在学生出错的时候,用她那极具亲和力的肢体语言与鼓励话语,给予有趣更有效的引导。如,仅以讲解正确使用剪刀为例,先让学生戴头饰介绍功效与注意事项,又让学生分辨小朋友应使用哪种剪刀,再让学生亲自演绎递剪刀的礼仪。学生递剪刀的方式错误时,她不厌其烦地示范,递给学生后,再让学生把剪刀递还给她。通过这样的活动,这一幕一定会深刻地印在全班同学的心中。</p><p> 同时这还是一节非常充实的课。陈老师精心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教具,也设计了精彩纷呈的体验活动,找一找让学生擦亮了双眸,摆一摆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演一演让学生更欲罢不能……</p><p> 这是一节让学生意犹未尽的课,也是一节让听课老师们回味再三的好课!</p> <p>  工作室成员陈洁如老师认为林婧莹老师在执教《心中的“110”》这一课时,有许多亮点:1.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本和身边的安全小故事,设置了演一演、辨一辨、读一读等体验活动环节,将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通过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2.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闯关游戏等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提高了学习兴趣,特别是林老师对于如何打报警电话,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将学习技能落到实处;3.课堂的最后,利用读儿歌对整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p> <p> 最后由工作室的领衔名师詹萍校长对这两堂课提出专业的意见。她指出,送教,不但是送给教师,而且更是送给学生,帮助师生共同成长是我们工作室的宗旨和责任,对工作室全体名师们三年来为此做出的努力和付出感到非常的感动和自豪。她结合两节课的教学进行了点评和培训:首先,她对课时的划分、教材留白及主持人在教材中的重要作用及用法进行了分析和培训;其次,她指出道法学科的教学“有效”不仅在于所选择的活动要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符合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所选择的教学活动能够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能够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儿童不仅能获得乐趣,也能获得发展。所以,我们的道法课堂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 结合课本拓展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更亲切、 更真实, 让学生学有所想、 学有所悟、 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注重创设情境化的引入,即把学生的生活环境通过“剪辑”、“复制” 或再创造后搬进课堂, 在潜移默化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并能学生在身心放松的活动中有所思考、 有所感悟,更有助于道德内化和良好习惯的养成。</p> <p> 本次活动的开展,既是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研讨、相互学习的过程,同时也为实现优势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开辟了新途径。</p><p> 总之,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一定会与送教学校里的老师携手同行,打造生命成长里的理想课堂,让《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散发出独特的育人魅力。</p>

学生

课堂

工作室

送教

教学

活动

名师

老师

剪刀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