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共之光洒遍每个角落  --隆昌寄宿制学校教师读书分享

咫尺天涯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读书需要博览,博览不求甚解,终一日从书中走出来,反观书中的我和天地万象,知晓了天高地厚,自己的行踪湮没在沧海桑田中,不知所踪,寻寻觅觅,发现自己连三界中的一粒尘埃都不是,还是回到书的世界,捧读喜欢的书籍吧!至少还有希望从书中寻得到自己的影子。</b></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致热爱读书的你</span></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打造书香校园,让师生在书海中润泽心灵是我校一直追求的目标。12月18日,满怀热情与期待,隆昌寄宿制学校教师读书分享会——“走进深度读书,践行‘读书-实践-写作’”如约而至,教师在与好书的美丽相约中,畅游书海,共享书趣。</b></p><p> </p><p>&nbsp;</p> <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读书分享会上,教师代表分享了自己近段时间阅读的书目,畅谈了自己的读书感悟。老师们时而解读文本,时而阐述观点,时而畅谈体会,时而引经据典。</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首先出场的是王建华老师,他以《实现课堂上的真正 倾 听》为主题进行交流了他对学习共同体的理解与践行。王老师从“什么是倾听?”、“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做到真正地倾听?”、“教师在课堂上的倾听,到底倾听什么?”向大家诠释了课堂上,教师作为倾听者,要走进学生身边,以同等高度视线去倾听他们。因为只有相互尊重的倾听,才能营造愉悦、融洽的课堂氛围,最终构建润泽、和谐发展的课堂。是的,学会倾听是你人生的必修课;学会倾听你才能去伪存真;学会倾听你能给人留下虚怀若谷的印象;学会倾听,有益的知识将盛满你的智慧储藏室。学会倾听,你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世界。</b></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我们的美女英语教师朱利利从《课堂上的那些“串联”》开始,以自己初读《教师的挑战》和再读《教师的挑战》的对比,进行了她的读书分享。她从“什么是串联”、“我对“串联”的理解”、“英语课堂中的那些串联”三个方面把自己和书籍和学生和课堂进行了有效的串联,让我们看到了“读书--实践--再读书--再实践”对一名教师的成长的助力,同时,她将理解的串联形象的以蜘蛛网的形式展现给老师们,让我们形象又直观的走进串联,走进学共体。</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数学学科组长谢俊艳从宏观的角度,以《“学习共同体”建设之思考与实践》 来阐述她对学共体的理解。首先她明确了:无论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任何一个人要想成为共同体,都要从倾听开始。分述了:为什么要学会倾听?、串联的几种不同形式、串联时教师要关注三种关系、适时的反刍、小组的打造等几个方面,向我们完整诠释了学习共同体的要素,也正如她所言:教学不是为了学生获得结论,不是为了彰显老师讲的多少内容,不是为了进度而教学,而是为了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创造性解决问的方法和形成探究问题的精神。</b></p> <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语文学科组长邵晓亮,以《教师的挑战》为抓手,从“倾听”和“交响”两个方面并加以真实的课堂案例进行分享。其实,正如佐藤学教授所言:在教学中教师工作的中心在于“倾听”、“串联”、“反刍”。可以说“串联”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与儿童串联起来,把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同别种知识串联起来,把昨天学到的知识同今日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把课堂里学习的知识同社会上的事件串联起来,把儿童的现在同未来串联起来,探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活动,无非就在于探讨这种活动是否成为“串联”的活动。而课堂中的交响则是学生与学生间思维的碰撞,学生与教师之间思维的碰撞,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并不是孩子们的独白式学习,这样才能形成“交响”。</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李海泉老师以《博览的知悟与思行》为话题向我们分享了“读不尽有字书,读不尽无字书。此生有涯而学无涯,此生有涯而知无涯。”“写东西你要写真实,不要生编,因为你编不过生活,编不过历史。”真实地展示他的读书人生。李老师的分享,既有大江东去的豪迈,又有小桥流水的婉约。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p><p>&nbsp;</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最后,我校教导主任对本次读书分享会进行总结,她指出:此次读书分享精彩纷呈,讨论热烈,气氛活泼,带来很多学习共同体的经验分享,更带来对课堂、对教学、对教育的深度思考。在践“读书-实践-写作”的教育人生进程中,在实践“观摩-描述-反思-改进”的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深度阅读我们会一直走下去,我们会一如既往的扎扎实实地开展师生读书活动,行稳才能致远。相信今天的读书分享,会在你我心中永远留下一道抹不去的美丽记忆。</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nbsp;书韵潺潺,滋润万物生灵;书香悠悠,培育芸芸众生。沐浴着缕缕的书香,沉浸在暖暖的分享,大家交流着读书的快乐,共赴精神的盛宴。其实,读书就是与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与作者的相遇与对话,与自我的相遇与对话,更是与灵魂的相遇与对话,真正热爱教育的人,也是真正热爱读书的人。</b></p> <p><b>编辑、制作/曹东杰</b></p><p><b>审核/隆昌寄宿制学校 教导处</b></p>

串联

倾听

读书

教师

课堂

分享

教学

学生

知识

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