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徽州

熊不熊

<p>黄山脚下,新安江畔,古老的徽州就安然在皖南的山水之间。</p><p>徽州先名歙、新安,到宋徽宗时,始定名徽州。</p><p>古徽州有一府六县,即徽州府及歙、黟、休宁、祁门、婺源、绩溪。现在一府已不存在,六县中,婺源划归江西上饶市,绩溪属安徽宣城市,其他属安徽黄山市。</p><p>2020年11月5日,我和夫人从黄山上下来,即开始了徽州游,当然是古徽州。我们以屯溪为大本营,跟团,乘高铁,租车自驾,每天走两三个地方,除祁门县外,差不多走遍了徽州的山山水水,古镇宏村、西递,山村篁岭、阳产,名人故里龙川、上庄,古城古迹徽州古城、渔梁坝、古城岩、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徽杭古道、屯溪古街等等,用时五天,行程千八百公里,虽是走马观花,但对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地方,有了粗浅的认知,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p> <p>从大连飞往黄山,开启徽州游。</p> <p>跟团去宏村西递。</p> <p>乘高铁到婺源。</p> <p>租车自驾,游走在徽州大地。</p> <p><i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山环水绕</i></p><p>徽州向称“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如今无论是坐火车还是旅游大巴,无论是租车自驾还是乘舟江行,那进入眼帘的,依然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蜿蜒流淌的溪水,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曲径通幽的古街古巷……那天我们在歙县深度港登上游船,沿新安江顺江而下,船还没有完全驶离码头,四周的景色已经令我们陶醉~远处,是连绵的群山,轻雾氤氲。近岸,是建在绿树中的村落,黑白叠加。船在水中走,两岸就是一幅幅的中国画~有写意有工笔更有泼墨。船行三个多小时进入千岛湖,才算描下完美的最后一笔。</p><p>徽州的先民们从中原而来,把家安在了山坳里溪水旁,许多村寨的规划,把中国古老的风水文化,发挥的淋漓尽致。宏村就是引溪水入村为血脉,植树木于村中为骨骼,以老黄牛的形象横亘在徽州西南。呈坎村则直接以八卦图为蓝本,龙溪呈S型穿村而过,两岸的民居似阴阳鱼铺展开来。</p><p>四面环山,溪水纵横,看似封闭却又四通八达,据资料介绍,古徽州通往外面的古道,有八条之多,尽管多险峻,但这样的环境和条件,造就了徽州人的性格和徽州特有的地域文化。</p><p>在我们的认知中,梯田只有大寨人才修得出来。其实,徽州的先人们,早就在山地丘陵开出了梯田。篁岭村万亩梯田上,我们去时,绿油油的油菜和黄澄澄的菊花恣意地生长着,把数个山丘打扮的生机盎然。歙桔就是徽州人充分利用多山多水的自然环境,培育出的桔中尚品。至于毛峰茶、三雕四宝等都是勤劳智慧的徽州人,在跟大自然的磨合中,创造出的闻名遐迩的瑰宝。</p> <p>深渡港对岸。</p> <p>新安江山水画廊起点。</p> <p>游船上一路所见如画景色。</p> <p>依水而建的西递。</p> <p>挂在山麓的篁岭。</p> <p>“浮”在河上的龙川。</p> <p>八卦图中的呈坎。</p> <p>练江岸上的渔梁村。</p> <p>篁岭万亩梯田。</p> <p><i style="font-size: 22px;">聚族而居</i></p><p>秦汉时期,徽州一带的土著居民被称为“山越”,从晋始,中原的几次大乱,引起北方人口纷纷南迁,徽州逐渐成为北方移民的天下。其中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宋靖康之乱形成了大规模迁徽的三次高潮。我们在棠樾村一鲍姓人家,就看到了一张鲍氏迁徙图。他们是北方齐国鲍叔牙的后人,晋时为避乱,由山东青州迁入徽州,定居下来。当然,除避乱者外,也有入徽为官或慕恋此地大好山水而不回的。这些人构成了后来徽州居民中的主要部分。</p><p>经过多年的生息繁衍,在外迁而来的诸多姓氏中,逐渐形成了门名望族,有“新安十五姓”和“徽州八大姓”之说。“新安十五姓”是指古徽州的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十五大姓。“徽州八大姓”是指“新安十五姓”中的前八姓。如汪氏,其祖先东汉时在此为官,后娶当地女子为妻,逐渐繁衍开来,到目前,汪姓在歙县有20处、休宁38处、婺源14处、祁门17处、黟县11处,蔚为徽州显族。</p><p>各姓来徽后,都是聚族而居,至今绵延千多年。像西递的胡姓,篁岭的曹姓,阳产的郑姓,棠樾的鲍姓等等。龙川的导游小姐在说到龙川胡姓时,特别提到那里唯有一个外姓人家~丁。她说,丁家是龙川胡家请来“镇”村的。龙川村像一条船,浮在龙川河上,当地方言胡发音同浮,所以特请丁姓来“钉”住胡家,以固根本。</p><p>说到徽州胡姓,还有故事。龙川胡是真胡,而西递胡是改胡(又称明经胡)。传说唐末,幼小的唐皇子中,有一位避难到徽州,被胡姓人家收养,遂改姓胡,长大后,自成一脉,在徽州繁衍开来,西递、上庄、湖里等胡姓村庄,都是李改胡。胡雪岩胡适就是李改胡的后人。</p><p>这种聚族而居也造成了当地建筑中,祠堂众多。西递一村就有五座祠堂,有一座总堂四座支堂。这些祠堂既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族人议事的会堂,还是本族子弟的学堂,从而形成了以祠堂为中心的乡村宗族治理体系。这种治理体系曾有效地解决了中国基层社会各种各样问题,构筑了稳定的宗法社会系统。</p><p><br></p><p><br></p> <p>汪姓建起的宏村。</p> <p>宏村夜景。</p> <p>鲍姓为主的棠樾村牌坊群。</p> <p>西递改胡总祠堂外。</p> <p>总祠堂内。</p> <p>龙川真胡祠堂。</p> <p>篁岭是曹姓的大本营。</p> <p>在篁岭曹老板开的民宿里吃早餐。</p> <p>渔梁村廊桥里晒太阳的老人。</p> <p>跟比我老的当地老人偷偷合影。</p> <p>老人对合影颇不满,嘀咕着要收费。</p> <p>街头卖腊鸭子。</p> <p>在棠樾牌坊群旁来一杯鲜榨甘蔗。</p> <p>洗菜。</p> <p>切萝卜准备晒干。</p> <p>炊烟。</p> <p>屯溪老街大头徽菜馆吃臭鳜鱼。</p> <p>徽菜馆老板大头九十年代当兵曾在大连驻防。</p> <p><i style="font-size: 22px;">十门四屋</i></p><p>在徽州,目之所及的民居,都是粉墙黛瓦马头墙。在宏村,听人介绍了徽派建筑的一些特点。比如做官人家的八字门,为商人家是不能有的。比如整个住宅仅开一两个两块砖大小的窗户,不为采光只为通气,并可防匪防贼。比如天井的大小和房梁上的木雕,可以看出宅主的身份和财力,等等。</p><p>最令我唏嘘的是,说到当年徽州人盖房,讲究的是十金门头四两屋,就是说自家大门的门头或门楼,一定要建的气派讲究。能省屋里绝不能省门面。徽州有名的砖雕石雕木雕尽在门头或栋梁上。重檐飞角,宏大夺目。谁家的门头代表着谁家的实力和地位,这可能就是如今面子工程的滥觞之一吧。</p><p>但在徽州,还有一处徽派建筑中的奇葩~阳产土楼。阳产村离歙县城虽然不远,却是真正藏在深山里的。入村山路崎岖狭窄,胳膊肘弯多。我们自驾前往,走到半山腰,前方有俩车在某胳膊肘弯处剐蹭,整个进村路瘫痪。我们只好调转车头,择时再往。</p><p>进村最后八公里路,私家车是上不去的,要乘当地旅游公司的小面包车,十五元一位。虽然只有八公里,但山路更加崎岖狭窄,只能容一车上下。车子左摇右晃,上下颠簸,有晕车的坐在后座上表情痛苦。</p><p>阳产土楼与我们看到的徽派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用砖砌就,而是就地取材,用山土碎石和泥,夯实筑就。顺着山势,一幢幢层叠而建,大多三层高,一层养猪或储物,二层厨房三层住人。楼体直接呈现黄土的原色,而不是青砖刷白灰的白色。楼内也没有天井,采光要靠窗户,所以窗户要比一般徽派建筑多些大些。</p><p>当地人说,他们的祖先原来是住在县城附近的,有一次出来打猎,发现这里山茂水澈,结果流连忘返,在此安家。但我感觉这就是个美丽的传说。现如今到此还这么费劲,估计他们的祖先应该是躲避宋末战乱而迁居于此的。</p><p>粉墙黛瓦也好,土楼也罢,都是徽州人因地制宜,建起的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住宅建筑。每垛马头墙,每个建楼用的夯锤,还有那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都镌刻着徽州人的聪明才智,记录着特色鲜明的徽州文化。</p><p><br></p><p><br></p> <p>北洋政府总理汪大燮在宏村的祖居。</p> <p>这是官宦人家的标志~八字门。</p> <p>气派的门楼。</p> <p>仅供通气的窗户。</p> <p>茶商胡炳衡家门头。</p> <p>铂金的雕梁画栋。</p> <p>门头石雕。</p> <p>砖雕。</p> <p>木雕。</p> <p>置于大山深处的阳产土楼。</p> <p>土楼就是这样建起的。</p> <p><i style="font-size: 22px;">贾而好儒</i></p><p>我们到徽杭古道时,被眼前大山嶙峋的样子所震撼,一股山水倾泻而下,花岗岩巨石被冲进河道。河道边山岩旁,就是通往余杭的道路,崎岖坎坷。当年的徽州人走旱路,许多是从这里走向外面的世界的。如果走水路,那就要到古徽州城外的渔梁坝,那里有码头,从练江而新安江,再到钱塘江,登岸便是余杭。</p><p>徽州有民谚流传至今:“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在农耕社会里,只有半分田的徽州当然不会是理想之地。祖先为了躲避战乱,选择了这里,随着人口繁衍,社会扩大,徽州人难以土里觅食,不得不早想办法,把未成年的子弟送出大山之外,求得生活条件的改善,生命的延续。就像晋地地窄人稠长期处于战乱造就了晋商,徽州多山少地逼出了无徽不商。</p><p>据说绩溪湖里村的胡光墉,在十三岁的时候,跟着族人,就是沿着徽杭古道,来到杭州,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商萌芽在晋末,成熟发达于明清,逐渐成为华夏大地盐茶典木四大行业的翘楚。</p><p>但徽商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外赚了钱,一定要回到原籍,修祠堂,建学校,造大屋。我们这次去过的几个古村镇,几乎都看到了财大气粗的徽商建起的高墙大宅,雕梁画栋甚至用金箔包裹。同时,看到许多徽商家的门联画屏中堂,其内容多是劝子弟进学守诚尽孝的。我们在西递村一处徽商大宅,就看到一幅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在宏村,还看到这样一句话“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些都体现了徽商家教,以儒为本。在这样的熏陶下,代代徽商成为儒商。他们在生意场上,就表现出了“仁心为质,以义为利,以礼接物;择地趋时,以智求赢,以诚为本的”的为商之道。</p><p>而且,重农抑商,看不起商人的传统意识,在徽州是不存在的。尽管当时整个社会以“士农工商”来确定社会地位,徽州商人赚了钱也还是想捐个官要个身份,但徽州社会鼓励子弟为商经商的风气,并没受影响。</p><p><br></p> <p>徽杭古道入口。</p> <p>古道入口处的廊桥。</p> <p>遥想当年十三四岁的徽州少年,告别父母,站在徽杭古道的廊桥上,回首来路~即使前面有再多的艰难险阻,只要有徽州在有家乡在,就有信心踏上通向未来的古道。</p> <p>在徽商旧宅堂屋。</p> <p>被朱总理点赞的对联:便宜多自吃亏来,快乐每从辛苦得。</p> <p>也是徽商旧居。</p> <p>徽州古城旁的渔梁村,依练江东岸而建,是当年徽州人出徽的主要水路码头,被称为“徽商之源”。</p> <p>渔梁坝有千四百多年历史,是建在练江上的滚水坝,被誉为江南第一都江堰。</p> <p>筑坝的条形石,用石铆固定。本来光滑的石面,被河水冲刷得凹凸不平。</p> <p>这个建在练江边的三角亭,传说是当年李白到此寻访许隐士的问津处。</p> <p>练江西岸的长庆寺塔露出了塔顶,远处的桥就是徽州古城外的太平桥。塔有900多年历史,桥也有六百多年了。</p> <p>近看太平桥。</p> <p>练江边渔梁村旁的这块残碑,是当年地方官禁止在放生池捕鱼的告示,罚威凛凛。</p> <p>这个建筑有点特别,出现在上庄,是胡适的一个老乡在上海经商发了财,回到家乡建了一座土洋结合的徽派建筑。</p> <p><i style="font-size: 22px;">东南邹鲁</i></p><p>徽州人的祖先多为中原而来,文化底蕴深厚,加上宋元以降,徽商大行其道,贾而好儒,不悋文化投入,建起许多书院社学,造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崇儒尊师的习俗。到明清时期,形成了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理念的徽派文化,徽商、徽建、宗族、徽俗、方言、徽戏、徽菜、徽墨砚、徽画、新安医学……其中的大家名人不胜枚举,如同产生了孟子的邹国和产生了孔子的鲁国一样,位居东南的徽州,在中华文化中大放异彩。</p><p>有点小遗憾的是,我们这次没有时间去拜谒朱熹祖籍地和集新安理学之大成的紫阳书院,只是在西递的一个祠堂里,看到了朱熹亲笔书写的孝字,感受到了这位祖籍婺源的先哲的魅力。</p><p>在徽州,为官为教为商为工为艺……方方面面都出了不少名人名事。在徽州古城南门里,一座八脚牌坊格外显眼,其褒扬的许国,是徽商子弟,明万历朝平云南大小金川之乱有功,拜官内阁次辅,圣旨建造了这座独一无二的牌坊。以制墨学徒起家,被奉为墨圣的胡开文,他在绩溪上庄的老宅,现在是他的纪念馆。至于我们熟知的詹天佑,陶行知,戴震,黄宾虹,张小泉等徽州人,在他们的原籍地方,或有塑像或有纪念馆或旧居被修葺一新。</p><p>其中胡适的经历,可以说是徽州堪称东南邹鲁的一个缩影。胡适故居在绩溪上庄村,我们自驾到村口停车场,看车的门房也是进村售票亭。村旁是一条小溪,溪上有座小拱桥,溪旁是两棵参天大树。桥头立着一块石头,上刻杨林水口。水口是徽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村庄大都依水而建,在村口选一块风水宝地,植树造桥再立个碑,就有了这个村的水口,以保本村兴旺发达。过了水口不远,就看到一个大门,上有横额写着“绩溪县上庄毓英学校”。这个学校是二十年代胡适发起建立的现代学堂,他还出为第一任校长。胡适希望学校能培养学生具有三个意识:重学,独立,共处。</p><p>在村中小巷转了几个弯,才找到胡适故居。门脸不大,但呈八字,即可知胡家是官宦人家。进了大门是一个近篮球场大小的长方形院,这在徽州民居里很少见。沿大院南北两侧是住房,这样的格局可能是胡家人口多,胡适的哥哥们大都已经结婚的缘故。胡适故居应该是正房,不大,只有两进。堂屋左侧就是胡适的卧室和用来读书的旁室,光线昏暗,我们仿佛看到三岁的胡适已在那里读书识字了。在《四十自述》里,胡适说他早逝的父亲在遗嘱里叮嘱他要读书。他母亲为了他能在学习时得到格外关照,特意给私塾里的教书先生多付学资,使他从中受益。十二岁多,他就跟着在外经商的哥哥,离开家乡,到上海去上现代学校了,并由此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p><p>“东南邹鲁”是对徽州文化的褒扬,时至今日,那些留存的建筑,街巷,桥坝……无不浸透着历史的瘢痕;徽雕,徽剧,徽菜……仍在影响着代代徽州人的生活。然而,任何文化的传承和光大,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徽州文化也几经乱世,屡遭厄运。</p><p>徽州文化本是因战乱,中原人南迁而逐渐发达起来的,但后来的战乱,特别是太平天国之乱,对徽州破坏极大,我们去过的鲍家花园,就是毁于那时,现在看到的是近年的复建品。胡适姥爷家所在的村庄,在那时几乎被赶尽杀绝,只剩他姥爷被太平军掠走,成为军中挑夫才得以活命。至于专革文化命时代,这里的许多文化遗存,都破坏殆尽。棠樾村原有十三座牌坊,要不是当地人用泥巴糊住牌坊,上面写了万岁口号,就不会有今天还能看到的七座牌坊群了。文化硬件的损害可以修复,文化内涵的断裂却是难以弥补的。</p><p>愿徽州文化能从此顺利传承下去,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继续熠熠闪耀!</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棠樾村的古民居存爱堂,是受到嘉庆皇帝表彰的五世同堂之家,如今家中正堂挂满了宣扬的对联画像。</p> <p>屋主打开一扇锁着的门,给我们看,说这是嘉庆所赐五世同堂匾原件,能躲过浩劫,是她家儿媳妇把它做了垫枕。</p> <p>徽州古城里的斗山街里包含着徽州文化的方方面面。</p> <p>藏在斗山街里的叶氏贞节牌坊,与众不同这个是木制的。</p> <p>这个岳飞饮马处也在斗山街里,不知真假。</p> <p>在西递一祠堂里看到的,说是朱熹的亲笔。</p> <p>这是文征明的真迹。据说是在一居民家的猪圈里找到的。</p> <p>在龙川学造纸。当年造纸要一百多道工序,这是最后第二道~用模具把纸浆捞出定型。看似简单,但绝对的技术活。</p> <p>当地出产的龙川草,是作纸浆的原料。</p> <p>徽班鼻祖的后人建的徽班进京纪念馆。</p> <p>现在还能见到的古老徽州文化的痕迹。</p> <p>杨林水口~胡适家乡上庄村口。</p> <p>胡适倡议创办并任校长的学校,现在还在使用。</p> <p>通往胡适故居的小巷。</p> <p>故居现在的模样。</p> <p>坐在胡适故居堂屋。</p> <p>连着卧室的屋子,胡适三岁开始在这间房里读书。</p> <p>故居里专门介绍胡氏一品锅的文字。</p> <p>胡适的字。</p> <p>保存还算完好的徽州古城墙。</p> <p>西递原有十四座牌坊,这座唯一幸存下来的,是上面所见的红色标语痕迹,使它当年免被砸毁。</p> <p>同样因红色标语而幸存下来的祠堂。</p> <p>后来被寻找回来的牌坊碎件,放在龙川胡家祠堂里。</p> <p>现在还在使用的龙川河独木桥,记录着多少古往今来的故事。</p> <p>篁岭盛开的菊花,入茶可以明目,扮山可以赏心,就如同这古老的徽州文化,令人缅怀,遐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