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族之根祖之魂

周氏应森公文化风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文/周后运</span></p><p class="ql-block">2019年冬季,天气湿冷。我的家乡,湖南洞口县雪峰山下,那座由周氏子孙聚居的小山村,一改往年的沉寂,各家各户都热闹起来,大家奔走相告,淹没于历史时光之中的珉珊公祠重修了。几十年的光阴,几代人的记忆,仿佛这一瞬间被激活了,作为外出的游子,此刻我才真正感觉到宗族的温暖和力量。</p><p class="ql-block">在过去,提起珉珊公祠,我们村子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讲上几个小时,高大的马头墙,庄严的门楼与对联,神圣的祖牌位,昭穆有序的族谱,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石牌楼,无不让我们倍感荣光。当然,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还是我们共同的祖先,应森公之第三子珉珊公,他慈孝威武,儒雅俭朴, 古风超然的形象,而先祖周仪,却是宋代邵州(今邵阳)第一个考中进士的人。由周仪起,三代出了三个进士,时称“宋三周”。对于“宋三周”,《同治武冈州志·名臣传》甚至将之与唐之张九龄兄弟和宋之“三苏”相提并论……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活灵活现地走进了周氏子孙的心中。</p><p class="ql-block">虽然,这座祠堂很早就淹没在衰草枯杨之中,村里的人真正见过这座祠堂的人并不多,但是在每一个周氏子孙的心中,这座祠堂都是美轮美奂,具体而真实的,就像珉珊公一样,鞭策着每一位周氏子孙。在得到祠堂重建的消息后不久,我就收到了族长的电话,他也是这次珉珊公祠重建的主导者之一“后运,您是我们周氏子孙的骄傲,做过奥运会火炬手,又是著名的作家,才华和社会影响都十分巨大……”</p><p class="ql-block">族长的一番夸奖,让我这个外出游子即感到温暖,又感到诚惶诚恐,我谦逊地答道:“您过奖了,没能为珉珊公祠重建出太多力,我感到很惭愧……”说到这里时,族长爽朗一笑,说到:“就等你这句话了,现在机会来了,宗祠外墙太素了,麻烦您写一篇《重修珉珊公祠功德文》吧,这是您的专长,不可推辞哦。”虽然我自觉学养有限,难以完成这件庄严神圣的事情,但是族长的这一番说辞,让作为珉珊公后裔的我实在无法推辞,只能答道:“承蒙信任,十分荣幸,容我研读完族谱之后再答复您!可能要些时日。”</p><p class="ql-block">这一等就是近一年,每次翻阅族谱想要动笔的时候,总感觉起势不足,撑不起珉珊公之功德,直到2020年陆续参观完家乡百余座祠堂之后,我才真正拿起笔,开始写这篇《重修珉珊公祠功德文》:</p><p class="ql-block">“夫族之有祠,若木之有根,水之有源。辨乎亲疏,分乎昭穆,世代崇之,以肃以严。我祖珉珊公,为应森公之第三子,慈孝威武,古风超然。实潇湘之人杰,树后裔之标杆。公之开基,初心不忘,弘石室之遗风,万千气象;扬茶林之家声,一脉永传。</p><p class="ql-block">裔孙前贤,曾筑宏宇,为公之祠堂。四时香火,鼎盛弥彰。似瓜瓞之绵绵,散叶海外;若明珠之耀兮,遍及潇湘。然时驰日久,沧海桑田,时维公元二零一八年,岁在戊戌,乃择吉日,一秉公心,集宗亲之力,申敦睦之旨。承前启后,重修华构,更续新章。申慎终追远之意,发子孙勃兴之愿,兼约束子弟而正世风之心也。</p><p class="ql-block">珉珊先公,光前裕后,传百代而有遗泽,以身正人,德育宗枝。祠堂复建,子孙归心,广公之德业而化育四方,宣我祖之功。非独吾族,更于吾乡吾国,其亦有功焉。”</p><p class="ql-block">祠堂是家族的根,是社会教育的起点,也是传承家风的基地,对国家和宗族而言,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这篇历时近一年,走访数十次,驱车近万里,翻阅了数十本家谱才完成的数百字的文章,其曲折不亚于写一本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当我在文章的结尾恭敬地落款“二十三代裔孙周后运再拜恭撰”时,我不禁如释重负,但是我同时又感到一阵忐忑,一年前族长交代的任务,现在才完成,珉珊公祠的外墙会不会已经题写了别人更为经典的文章?毕竟周氏一门在洞口县是著名的书香门第,文化高人,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最后我还是鼓足勇气,打通了族长的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外墙依然虚位以待我的文章。族长的殷殷期许,不禁让我再次感动。回想近几年在故乡,我先后走访了周、王、杨、黄、萧、曾、蔡、潘、钟、谭、廖、尹、曾、吴等一百多座祠堂,其中不乏国宝级的祠堂,这些祠堂都是各个聚落形成的核心,各种民居沿着祠堂次第分布,规格严谨,祠堂中除了丰富的训诫子孙的匾额、对联外,各种石雕、灰雕、木雕、斗拱、梁架等,无不显示了先人卓越的智慧。</p><p class="ql-block">这些祠堂的背后,代表着一个家族数百年的辗转迁徙,成长拓荒的历史,每一次大事件,都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如果说历史是一幅巨型的长卷,那祠堂就是长卷上的一处风景,即装饰了历史,也构成了历史。在祠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族谱,族谱里常有“崇宗祀祖,敦睦族谊”、“教训子孙,各安生理”、“互助族里,扶危济困”等家规族训,这些内容不仅引导子孙自强不息,守正创新,更体现了宗族对子孙提供的支持和依托,正是这种温暖而沉默的力量,才使得千百年来中国人逐渐养成了安土重迁,和睦乡邦的品质。</p><p class="ql-block">古老的祠堂在中华大地上已经绵延数千年,里面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大文化。祠堂不应是旧物,而是历史传统赋予我们的文化信条。而今,古老斑驳的祠堂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在我的老家湖南洞口县及我所寓居的粤东惠州,很多乡村开始重新重视祠堂这个文化空间,将新时代的主题思想引入到祠堂中去,发挥文化“以德育人”功能,让祠堂成为乡村的文化礼堂,成为传播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阵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祠堂像我的老家珉珊公祠一样,从传说走进现实,从过去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周后运 1971年生于洞口县黄桥镇,赣南师范大学法学本科毕业,系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诗词协会会员。出版《护国将军蔡锷》《儒将蔡锷》《碧血丹心—邓演达传》《开国将军袁也烈》等文学作品八部,受聘为湘粤两省多个党政部门专家顾问,多项调研成果及提案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获市、省、国家级文创奖项若干。曾当选为奥运会火炬手。2020年疫情期坚持创业创新,被列为惠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先锋典型”,被授予“邵阳市最美乡贤”等荣誉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