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疑沿河城(长城文化体验150)

宁肃

对沿河城,我久有期待。但是,我的期待不在于什么著名古村落。我知道,如今的古村落,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都焕然一新了;交通条件好的,大兴土木,开发旅游了;地处偏远的,人走屋空,不少自生自灭啦。我所期待的,是沿河城周边的那些沿字台子。<br>  12月5日,心愿达成,这是传说户外的活动。为有充足时间勘察走访,我和票哥、箭扣鸟等几位队友放弃了从林子台经南大梁到沿河城的全程穿越,而直抵沿河城村,开启沿字号寻台之旅。没想到,此行多有意外,问题丛生,虽经现地走访,结合电子地图,还是疑惑不解,遂请教相识的长城前辈,且从相关书籍、文章查寻资料,但有些问题还是不能共识。现在此提出,敬请各位长城专家、墙迷老师与读者朋友们各抒己见。<br><br>  1、沿河城,该归谁?<br>  沿河城下车,顿生苍茫与萧瑟之感。这里,是太行山北接燕山的交衔地带,真正的大山腹地,雄浑、壮阔、厚重、层叠。正如《沿河城修城记》碑文,“国家以宣云为门户、以蓟为屏,而沿河口当两镇之交,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浑河荡荡,襟带其左,盖腹心要害处也。”此刻,即将观得沿河雄关与浑河浩荡,见证真保镇长城的起点之美,不由得激动。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 沿河城北墙水门留影</h3> <p>  不用说,沿河城归北京市,归门头沟区,归斋堂镇。在军事上,原属北京军区,现属中部战区。但我说的沿河城,是指他的前世,专指明朝时期,那个长城不断诞生、成长与衰老的时代。那时的沿河城,是明真保镇长城的起点,隔洪镇山与昌平镇相接,共同构起大明朝的京西防御体系。</p><p> 我说的沿河城,也指他的今生。眼前的沿河城,位于永定河南岸,高大的城墙上残垛几许,不免悲壮而凄凉。有几棵老树相伴,才不至于太过凋零与哀伤。相传,沿河城古称“三岔(汊)村”、“沿河口”,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城后,始称“沿河城”。《沿河城守备府碑》载,“沿河口守备设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沿河以山为城,以河为池,乃京师咽喉之地。”</p><p> 本来,明永乐初年设立的总兵镇守制中,明边境防线划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皇明九边考》称之“九边重镇”。其中,蓟州镇担负京师正面防御任务,为九边重中之重。后基于边防形势日益严峻,京师防守迫在眉睫,遂从蓟镇中析出昌平镇与真保镇。据说,这是“保留时间最长的明军建制,后世通常以‘九边十一镇’称明朝边镇。”</p><p> 成立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真保镇,镇城于保定,由总兵统领,辖紫荆关路(嘉靖二十一年)、倒马关路(嘉靖二十四年)、龙泉关路(嘉靖二十年)及故关路,每一路设一参将。当年的沿河口,属紫荆关。嘉靖三十三年,故关与龙泉关参将合一,同时成立马水口路(1554),沿河口遂归马水口路。</p><p> 按明朝军事体制,守边军队多于长城区域屯兵,屯兵城包括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隶属真保镇的马水口路,设参将1员,辖沿河口堡、金水口堡、大龙门堡、乌龙潭堡、奇峰口堡。隶属于马水口路的沿河口驻守备,该为卫城级别。马水口得以由驻军守备而升参将,沿河口由把总而升守备,说明马水口与沿河城的军事地位都有提高。</p><p> 这样以来,就有沿河口属紫荆关和属马水口的两种说法。甚至,在《四镇三关志》的地形图与正文中,也是两种说法并存。另,在与朋友们讨论中,又得一消息,某专业机构有文章称,沿河口属昌平镇。对此,期待相关资料能早日拜读。于是,分析真保镇与昌平镇的边界,就显得极为必要而迫切。</p><p><br></p><p> 2、真保镇的北界,从哪算?</p><p> 参阅的相关文章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洪镇山,二是浑河。</p><p> 据清光绪《昌平州志》,洪镇山“山上有圆城,迤西至断头崖,俱重山叠嶂,不通步骑,边墙止此”。此处的“断头崖”,后人称“挂枝庵(挂子庵)断头崖”。另,《四镇三关志》马水口路地形图示注明,“东接昌镇挂枝庵界”。所以,很多墙迷视“圆城”(即“元城子”)为昌平镇内长城西端,视洪镇山(挂枝庵)为昌平镇西界。这也可能是“真保镇·形胜·疆域”部分所称的,“东自紫荆关沿河口连昌镇边城界”。</p><p> 至于浑河,“真保镇·形胜·山川”部分记,“浑河,紫荆关东北,源出蔚州,过沿河口,通石港口,直抵卢沟。”此处的“卢沟”,我以为贴近“卢沟桥”的“卢沟”,应指地点而非河流。浑河,即眼下的永定河。眼下的浑河,却相当清澈,甚至堪称冰清玉洁。浑河古称澡水,隋代称桑干,金代称卢沟,元、明称浑河,旧名无定河。有老师提供,《明实录类纂·神宗实录》记载,阅视侍郎汪道昆的“经略京西以固畿辅事”上疏中提到真昌镇界,“沿河口接镇边城,则以浑河为界。”兵部对汪道昆的上疏批复:“其浑河两岸,应行昌易二路,亦各建一台,有坚固不如式者,责令各官从新赔筑……”</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 冬日暖阳里的浑河</h3> 我以为,单从兵力布防角度看,以河为界于横向防御阵形有利。当年,以城堡为核心,以长城为防线,依口设关拒敌于外,则是纵向控谷制关扼守的战法,当以河谷两侧居高对向部署设施与兵力。由此,左右两镇分守,不宜以河为界。<br>  也有老师推测,两镇边界应在坚子口或向阳口附近。的确,《四镇三关志》中,“坚子口,正城一道,西至浑河二里,即紫荆关界。”《西关志》中,有居庸关“西至坚子峪口紫荆关界一百二十里”。但无论是坚子口还是坚子口西二里,即使是处于两镇之界,也只是“界线”上之一点。<div>  还有老师认为,两镇边界未必真有一线划出,而一清二楚。即使,曾经有一线划出,无论是分水线还是合水线,也都是“曾经”,后也可能改变。在两三百年的明朝里,军事防线与军事聚落几经调整,也不知刘效祖先贤当年现场勘察这一带到底是什么时间。<div>  所以,两镇界线,也许只可大概,不必较真。即便如此,我还是很想知道450年前两镇边界到底在哪,因为这涉及到沿字号长城设施乃至整个真保镇若干个“NO.1”的认定。<br></div><div><br> 3、沿字1号敌台,是哪个?<br> 《四镇三关志》“真保镇·形胜·乘障”中,“沿河口下,隘口十七”,“空心敌台一十五座,隆庆五年至万历二年节次建。”其中,“沿河口,正城一道,缓。”“设守备1员,领中军1员、左右哨兵2员、坐司官1员,主兵1201名,客兵865名。”<br> 这里的“空心敌台一十五座敌台”,以“沿”字居首排序,分别为沿字1-15号。其中,沿字1、2号台,位于于今斋堂镇沿河城;沿字3-5号台,位于今斋堂镇沿河口;6-11号台位,位于今斋堂镇黄草梁;沿字12-14号台,位于今清水镇洪水口;沿字15号台,位于今清水镇小龙门村。另,斋堂镇黄草梁有1座无名敌台,清水镇梨园岭有1座敌台,未按沿字设序,但都在门头沟地区。<br>  本次活动,只涉及沿字1-5号敌台及烽火台、短墙若干。由于,各台(墙)分别位于不同方向,大都需要从沿河城村拉抽屉,走往返路,加之错路及寻找时间,区区几公里又没有什么爬升,竟用了6个半小时,跑了15公里,可见寻台之旅不容易。<br>  不用说,先从沿字1号台开始。这可是真保镇第一座敌台,但这个“真保敌台NO.1”却难见其踪。从沿河城北墙水门退出,小分队即沿“沿阳路”向西转上斋幽路,按六只脚轨迹前往“沿字壹号台”。没走多远,即到一壁立的崖头。此时,用长城漫步定位,地图显示“沿字壹号台”在此往左约100米。近在脚下,但未见任何人工建筑。再说,如此悬崖壁立,似无路可达。于是,先过小桥去北坡的残台,也就是地图上的“沿字贰号台”。<br>  “沿字贰号台”清晰可见,过河几百米半坡之上,只余条石台基。近前观看,大致方台,长宽十米以上,台基残高2米左右。露土部分,长方条石约有十层,尺寸够大,剖面光洁,相当规整。从下向上,条石由灌浆砌筑、白灰勾缝而成,中间由碎石夹土填馅。台基之上,建筑无存,形制不明,蒿草丛生。</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 沿字贰号台</h3> <p>  从此台向西北上山,有残存石墙攀援,应为“沿字贰号敌台城墙”。票哥说,“长250米呢,看看去!”</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 沿字贰号敌台城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5 走在沿字贰号敌台城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6 展望西岸,寻一号台</h3> <p>  这段墙断断续续,越远越了无痕迹。接连上了两座山顶,眼看六只脚上,我们远远超出了熊鸽老师的足迹,才不得不下撤。原路返回小桥过河,下山途中见到大量的规整条石垒了梯田,不禁唏吁。</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7 大量条石垒了梯田</h3> 在此我检讨,下山后竟领着身边的两位队友乱跑,向西沿着斋幽路一路“向前”,错出两公里。后在票哥接应下,才返向南,向沿字三四五号台走去。一路顺利,暂略不表。且说,下午逛沿河城遇一老乡,从他嘴中知道沿字一号台,就在那小桥南侧崖头之上,说早就拆了。我说,“那是悬崖,没法上呀。”他答,“崖头西边,有小路能绕上去。”我和票哥闻听大喜,顾不得收队时间将至,高速接近。果然,崖头西侧百米左右,一条上山小路很不明显,进口且有烂树枝覆盖。如队友所言,我与票哥飞一般上去,然而崖顶并无台基,只有一羊圈,毛石其间有几块残砖烂瓦。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8 疑似沿字一号台旧址</h3> 后来讨论,有老师说当年修斋幽路时,沿河城河西敌台拆掉,所在山体也部分被炸掉,形成了现在的人工断崖。如今,那断崖立面上,有几米高宽的方形剖面相当平整,有队友说是“无字碑”。于是心想,“是庆祝公路的修建呢,还是纪念那座香消玉殒的敌台呢?”还有一种说法,竟是此台被日本鬼子炸毁,云云。<br>  那么,这座敌台当年到底是在现公路上,还是现崖顶?找当地老乡特别是村干部走访确认即可。但另一问题随即浮出:这真是沿字一号台吗?<br>  相当部分老师与墙迷认为,此台并非一号敌台,而是二号台,河对面半坡上的条石台基才是一号台。我也以为,长城敌台编号,一般从东往西排序,河东条石台基为一号,河西崖头附近无存敌台为二号,往西南沿山脊接三号,再顺石羊沟兜回四号、五号,才相对合理。<br>  按说,这两座敌台与沿字三四五号台应该规模相当、规制接近,也该有雕有“沿字×号台”的匾额,但不知其踪。不知当地老乡对当年两敌台上匾额文字是否有印象,或文物部门是否有影像资料留存。如果此说得以确认,那《中国长城遗产》网和《长城漫步》上的地图标示即错。而且,地图提供位置与老乡指认的也有差距,地图上要往西南偏百米左右。<br>  这还没完,有老师认为,河东那座条石台基,根本不在真保镇辖区,甚至可能不在沿字序列。因为,真保、昌平两镇很可能以浑河为界。试想,如果,眼前的永定河就是两镇之界,那河东那座条石台基就可能归昌平镇,即使以沿字序,也属跨界设置吧?所以,确认两镇之界还真不能省略,期待更多史料佐证。<div>  在没有更确凿的证据之前,我有个大胆的猜测:两镇之界,不是一条严格意义上的“边界线”,而是有一定宽度的边界带。当时,设立真保镇乃至马水口路,已是明末。由于真保镇、马水口路包括沿河口得以重视较晚,全面系统的军事筑垒尚未全面铺开,起码没有彻底完工,大明就气数将尽。有可能,真保与昌平两镇的结合部尚未来得及严格对接,而留下一定空档。如此以来,昌平镇西至挂枝庵没错,真保镇北到沿河城也没错。于是,真保镇北界大致到明时浑河,主要是今永定河的沿河城至珠窝、雁翅一带;昌镇大致到挂枝山、广坨山、笔架山一带。在这个边界带,当年基本没有筑垒,而是依托天险。<br>  这里称天险,可谓名副其实。这一带的永定河九曲八折,极尽扭曲、坡麓深切,盖因崇山峻岭遍布,山势挟持,造成起伏宕荡。可以想像,没修公路之前,这里的交通状况之艰难,难免人烟罕至。于是,浑河之北与挂枝庵、笔架山南,形成了京师周边长城沿线上最大的间断地带,也是内长城链条上的重大断链缺口,甚为遗憾。<br><br>  4、沿河口的口,在哪里?<br>  且说,小分队在票哥带领下,沿公路向南去寻三四五号台,途中发现西侧山坡上有座庙,很有些味道。票哥说他上去看了,有石洞有雕像,值得一看。但考虑时间,我们还是远观即止。小庙之下,一座相对狭长而松散的村庄,名唤“沿河口”。有老师说,本来现“沿河城”原名“沿河口”,但在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城后,改称“沿河城”。后来,这“沿河口”的名字,就让不远处的小村子给捡了。</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9 远观娘娘庙</h3> 进村即见两座敌台雄峙,东四西五,隔谷相望。两台之间,石羊沟口有铁门封锁,门旁有三五老乡围坐闲谈。原以为登楼会困难,没想到老乡热情,主动指点上前的小道,不免心花怒放。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0 抵近沿字四号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1 东望沿字四号台</h3> 首先登上的,是“沿字肆号台”。此台石基砖体,抹灰勾缝,多有雕饰,且垛墙完整,除铺房无存,否则堪称“完美楼”。其实,三号台五号台也是,这是后话。四号台南、西、北三立面各4孔箭窗,唯东面三孔,中为石拱券门,两侧接肩石,各通一窗。拱券之上,青砖线枋,里为石匾,阴刻“沿字肆号臺”,边缘配以花纹。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2 沿字四号台文保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3 沿字四号台北门及匾额</h3> <p class="ql-block">  此台竟留有那老式的木门,这在近几年所见敌台中尚为首例。据说,文革时期曾作为仓库,方使此台完好保存。进门之后,但见拱券廊道四周,每面各有等高通道过中室十字相连,构成“回”字与“田”字结合的独特结构。如此以来,廊道与通道两拱券筒状相交,形成两圆相交的优美曲线,妙不可言。廊道四个转角,竟都是四角藻井收分,虽疑后修,但也颇具美韵。由通道入中室,方正的中室露天成天井,当年应有木梁架板遮顶,并构成二层楼面。两条横向通道,都不简单。左侧通道藏有双向上楼蹬道,右侧藏有对向贮室。蹬道墙面上,留有当年文革色彩的毛笔标语。</p><p class="ql-block">  顺蹬道上楼,但见整齐的垛墙上排列两层石质圆孔。每面墙7个,上三下四,直径约十公分。细观,各孔内圆外方,外缘竟雕出花状,极为美妙。这,就是传说中的“炮墙”吧。不过,这里会架什么炮呢?以此直径,一般的炮管恐难进入。即使进入了,哪里有更多的空间可供观察瞄准?我以为,更合适是的铳枪吧,上一层跪姿射击,下一层,卧姿射击。</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4 沿字四号台北廊道</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5 沿字四号台中通道</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6 沿字四号台转角藻井</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7 沿字四号台上楼蹬道</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8 沿字四号台铳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19 沿字四号台铳眼</h3> 粗粗看过,下楼去追票哥,他已顺石羊沟往里走了,奔的是沿字三号台。此台位于谷口内约一公里,东侧坡麓之上。与沿字四号台外形相像,但细观也多有同之处:一是石拱券门居北立面,同样左右各一窗,另三面各4箭窗,但此门前有两三米的沟壑,现有几根枕木相接,疑当年有木桥或吊桥;二是回廊转角的小藻井为圆形收分,更加精致,且中央的镇头石上各有雕花,且不相同。更可贵的是,件件绝对真品,原汁原味;三是通道的贮室为单一通道内的反向,并不贯通;四是二层的垛墙有些缺损,水嘴也不齐全,但更富原生态;五是二层靠墙竟有落水洞,估计就是现代的地漏,通过石质孔洞接水嘴;六是发现了八个柱础,可见二层的铺房为木架梁结构。如此以来,此台应算三层。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0 沿字三号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1 沿字三号台匾额</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2 沿字三号台门栓方龛</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3 沿字三号台西廊道</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4 沿字三号台中室透空</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5 沿字三号台回廊转角藻井</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6 沿字三号台双向蹬道(俯视)</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7 沿字三号台双向蹬道(仰视)</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8 沿字三号台水嘴</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29 沿字三号台地漏</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0 沿字三号台垛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1 沿字三号台铺房柱础</h3>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敌台外竟有“瓮城”,以沿字三号台为核心,向东有石墙上山,据说与四号台相连,向西有石墙沿半腰延长百米以上,中央部分向外弧形鼓出,构成相当系统的防御体。看到依山而就的“瓮城”之外,那两面狰狞的崖壁,我与票哥在此分析,这里是否沿河口的“口”。后来否定,这是在走出石羊沟,回到沟口之后。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2 沿字三号台外的围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3 沿字三号台下崖口</h3> <p>  石羊沟口,与沿字四号台东西相伴的,是沿字伍号台。此台与四号也很相像,除一门两窗外,其他三面各4孔箭窗。相比而言,一是中室较小,二是通道不接贮室,三是廊道转角没有藻井,四是中室与廊道内留有几根木梁,可以佐证当年二层铺房为木架梁结构。还有一点,就是上身与垛墙部分成色较新,疑为后修。在此,发现廊道内有块地砖上刻着线划图,还以为是此台的平面图呢,后经几位老师指正,应该是一种棋类游戏,比如“三连城”,或“老虎吃羊”、“顶牛儿”等。还发现,墙上各种字迹不少,其中一条应该很有年头。“大清乾隆卅六年七月初二”与“山西魏之琯在此三日”,两列纵置六块青砖,利器划刻的硬笔楷书,字体偏魏碑风格。这款两百多年前的“到此一游”,与周围的各种涂鸦相比,可谓清流。</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4 沿字五号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5 沿字五号台西立面</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6 沿字五号台廊道内存木梁</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7 沿字五号台廊道内地砖</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38 两百多年前的“到此一游”</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39 沿字五号台匾额</p> 从沿字五号台下来,向老乡咨询沿河口的“口”,两位老乡很肯定地说是两楼子之间。我说这没有永定河流过呀,老乡说这石羊沟里雨季的水很大,还淹死过人呢。我懵!沿河口的口还不清楚呢,沿河口的河又出异议。<div>  后来,请教一些老师,认为沿河口关城应为水关,应该在沿字一号台与二两台之间的河上。也有老师认为,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军事意义的关口之城,说不定只是在“口”之翼侧筑台设卡,出于古道税收目的。总之,沿河口的“口”没有定论,四种可能之外,或还有几种。<br>  告别老乡,我们回返河沿城,途中远远望见北面山上有座石台,票哥说是“沿字二号烽火台”。据说,那个烽火台,既可了望沿河城,又能观察沿河口,是个很好的“信号中继站”。</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0 沿字二号烽火台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5、沿河城的门,有几个?<br>  走回沿河城,这次进西门。西门为石基砖墙,石拱券门,门洞深厚。拱券之上,青砖线枋里镶嵌着白玉石的匾额,上书“永胜门”为赤红楷体。令人遗憾的是,匾额顶着个超级大的等线体“河”字,压迫得“永胜门”着实很可怜。不用说,“河”字两边有同样超级大的“沿”字与“城”字。看那纵横分布的电线,估计这是发光装置。而且,那石拱券的外缘,还装着一系列白色灯泡,应该与灯箱配套。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1 沿河城西门</h3> 这里,还有一些石碑与木牌。其中,“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沿河城与敌台”的文保碑镶嵌于墙面,我以为如此做法不宜,多多少少会使城墙本体受些破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沿河城”文保碑立足于地面,从而使国家级的低于了市级,如此的地位之差多少有些尴尬。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2 沿河城文保碑</h3> 这里的木牌,该是宣传之用。“河沿城村历史”牌上,“明清两代,京西地区的军事指挥中枢,驻军千人左右,统辖沿河守备军以及40公里的长城防线,17座关口。共有11座空心敌台,北京市乃至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座石头军事古城。”我知道,从万历六年(1578)建城后,“沿河口”始称“沿河城”并成为塞外通京城之要冲。但说什么“军事指挥中枢”与“唯一石头军事古城”,恐怕有争议。无争议的,是那“17座关口”,除沿河口外,还有石港口、东小龙门口、天津关口、东龙门口、天桥关口、梨园关口、天门关口、洪水口、西小龙门口、夹耳安口、乾涧口、爨里口、支锅石口、滑车安口、毛葫芦安口和恶峪涧口。但11座空心敌台从何而来?《四三关志》志说的很清楚,15座嘛!看来,沿河城有开发之趋,无论是城门的装饰,还是宣传词的拟制,不是不精细与不严密的问题,而是急功近利。<br>  “烽火台”牌上,说“敌台是屯兵作战用的,建在交通要道险要处。敌台居高临下,扼守要冲,易守难攻。敌台的台基用巨大的花岗岩条石砌筑。台身用青砖砌就,射孔、窗口、券门均用石料雕砌而成。”看后想问,“兄弟,你不是写烽火台吗,怎么通篇敌台呢?”再说,就是写敌台也别太绝对呀,干嘛要加个“均”字呢?这不找着我跟你抬杠吗?<br>  “万安门/永胜门”牌上,说“沿河城村长约1里、宽约半里,一面呈直线,其他三面因山势而建,不很规则,有东西二门。东门名万安门,西门为永胜门,均为砖石结构。上世纪50年代,因修丰沙线铁路而拆除。城的东西大街为主街,石板铺就,贯穿城中,连接东西二门。”看后就想说,“修铁路,干嘛拆人家城门呀?”还有,“好好介绍万安门与永胜门就行了,怎么扯开沿河城的规制呢?”要我说,这些宣传牌,重新拟稿定制吧!<br> 不过,这城的大小还靠谱,与《四镇三关志》上很接近,“沿河口‘边城五百八十丈,附墙敌台五座。’”,我以为,这里的“边城”是指城堡围墙总长。“附墙敌台五座”,可能是北城墙,上有五座马面,可能就是当年的战台,也以敌台概。但也有人反对,说边城多少丈,该指所辖长城主线城墙有多长。在此,希望各位老师指教。<br> 还有一个问题,沿河城到底有几门?看多篇相关游记,有说三门有说四门,唯没有宣传牌上的“二门”之说。进城内逛,又上城墙,转一圈发现房子新的太扎眼、旧得太破败;城门与马面都修缮了,城门上的铺房与马面上的垛口已不见,比秃子的脑袋还难看;有北门,是水门,据说南门也是,只是堵塞了,但找了半天痕迹就是没发现,只好做悬案。另一桩悬案是烽火台,到底有几个?地图上看有俩,但只看到一个。没有上去找,就没有发言权,留做下次再说吧。<br> 讲实话,水门虽低矮,但起码是原件,不像永胜经过装点、万安为新建,实在不忍看。另一个原件,是《沿河口修城记》石碑,这是沿河城的最亮看点,但字要仔细辨。时间很紧,领队在手台里招呼集合。<br> 其实,太阳落山前的那段时光最美,令人流连忘返。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3 沿河城内银行</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4 沿河城北墙</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5 沿河城内民居屋脊上的走兽</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6 俯瞰沿河城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7 了望沿字二号烽火台</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图48 沿河城的最美时光</h3> 其实,流连忘返的,还有若干迷团……<div>  </div><div><br></div><div> 沿河城,必须再见一面!“什么时候?约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