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往复,且歌且行——八一路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分享(一)

未来

<p>  昨天同往常一样开始着我的语文课堂,先整体感知,检查字音,接下来应该是再精读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可是今天我发现,孩子们学起来有些茫然。《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写的是1942年抗日战争的故事。</p><p> 而今天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都是2010年以后出生的。时代发展太快了,以至于当和孩子们说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仅有的印象就是日本人很可恨,但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到底是怎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知之甚少。我转念一想,不如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的寻找感受这段历史吧,顺带培养一下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我开始操作分五个小组,分别是:资料调查组、生产生活组、战斗组、防御组、通讯联络组。先确立了五个小组长,确定小组的人数,让同学们课下自己去沟通交流进那个组,设立规则,每个人都必须要进组织。每个组长也应该尽量督促组员去做认真做任务。</p><p> 同学们一反疲态,情绪高涨,虽然临近放学,班里的学习气氛还是很热烈,看着孩子们瞬间鲜活的小脸,我突然真正明白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的含义,都说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就好似我们从来没有明白到底什么是组织者,引导者,我们变成了车间里的女工,努力的让自己的产品没有一点点的棱角;我们变成了保姆,事无巨细的唠叨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变成了警察,每天纠正犯错的孩子,声嘶力竭的告诉他们要听话,要闭嘴,不要跑,不要跳;然后又在跳舞、歌唱、演讲的时候告诉他们要动起来,大声一点……</p><p> 当我真正的去组织这件事情,我也明白“水到渠成”这件事。只要教师引导得足够好,就可以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今天,是同学们展示的日子,第一组资料组很像那么一回事,还做了PPT,我很惊喜,虽然她们还是那么的羞涩,那么的紧张。我简单点评一下,资料应该准确生动,设计各个方面,不要全部照搬。第二组还没上台,就有一个同学悄悄的告诉我,老师我好像准备错了。但是依然上台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读给大家听。接下来的第三组是战斗组,这个组是个热门,大家都觉得战斗很有意思,但是真正参与其中却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要怎么样介绍的有意思其实真是个难点。而当时最不被人看好的通讯组,反而有很多小妙招,先是表演了一个小节目,展示了地道中的通讯的方法。然后再简单介绍了通讯的方式,最后还拓展了一下我们先进通讯方式的发展,不得不说这一组很棒。</p><p> 展示结束,整节课我说的话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帮同学们拍照,拍视频,我发现平时让我头疼的,爱说话的小孩,这节课听得津津有味。回想一下,其实孩子们的语言很生涩,读得也很生硬,甚至声音也很小。为什么台下的孩子会那么认真的去看,去参与,生怕错过了什么?而我们老师说话声情并茂,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却总有一部分同学走神、窃窃私语……</p><p> 我们真的应该在自身找原因,找到和孩子们链接的频率,不要一味的去压去训。借着这次小活动,我趁机分享了《地道战》的影片,布置了小作文,同学们高兴极了,完全没有对写作业的抗拒。</p> <p>  部编版五年级上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习作习作表达训练要素设定为: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为了达成习作表达训练的要素的要求,我们对必须在习作之前给学生一定的概念支架。</p><p> 在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太阳》和《松鼠》的学习中,我们先从认识文体入手,感知说明类文章的特点。又从表达效果认识说明方法,感知说明方法对文章的重要性。然后从段落学习中感知抓中特点,有效分段,清晰明了。这样我们能处处设置概念支架,让学生在习作之前就清晰的有了说明文体的“文体概念”“说明方法概念”“中心句概念”“有效分段概念”等,为后面的表达和习作打好了认知基础。</p><p> 教学中不要回避写作过程中的概念性知识,相反,设计了大量概念支架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概念,形成明晰的概念组织结构是很有必要的。</p><p> 《太阳》一文的学习中说明文的相关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系统的感知,构成了说明文体的概念知识支架。在后一篇文章《松鼠》的教学中继续构建概念支架,让支架的知识更为牢靠。通过两篇文章的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说明文不同的语言表达风格,形成“语言表达概念”。</p><p> 这一支架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形成有关“说明文”的概念,再结合每课的课后题,用结合样例进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所形成的概念。</p><p> 为了学生形成特定文体的概念,掌握特定文体的特征,需要设计一些概念支架。虽然写作学习的目的本身并不是为了获取这些概念,但毋庸置疑,理解这些知识,掌握一些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p><p> 以上的教学为后面的习作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就是如何进行写作了。在这之后,我们设置了“查找月球、月亮的资料,仿照《太阳》一文仿写《月亮》”的练习,学生的下作非常成功。为了加强这一知识的运用,我们又安排了“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样物品”的练习,这样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就有学到用,扎扎实实的掌握了。</p><p> 在教学中,要有心,吃透教材,抓好要点,设计好思路和练习,落实好学习和训练要素,学生的学习才能变得简单易行。谨记!</p> <p>  不知不觉间,现在这个班的学生已和我相处了五年,前几天去操场上操的路上,我突然发现这些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些长得比老师还要高。看着他们现在的模样,我使劲回忆回忆他们刚入一年级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真的是时光匆匆,他们已渐渐长大。</p><p> 回想这几年与他们相处的时光,我觉得这是一种成长的过程,于我,于他们皆是如此。他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习惯,收获了…,我收获的是一种爱与经验。</p><p> 相处五年,我在他们身上耗费的精力与热情远多于对我的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我有着一种老母亲的欣慰;看到他们犯错,又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所以才有了喋喋不休的劝导,有着严厉的要求。这些孩子也算是听话,懂事,我们亦师亦友的相处着。</p><p>说实话,这几年下来,我除了收获了教育教学经验,我觉得我收获的更多的是一种修为。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通过他们,我明白了孩子们的成长是需要我们作为成年人的容忍与等待的。刚一开始教学的时候,总是觉得很着急,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内容讲了很多遍还是有学生不会,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坏习惯总是纠正不过来……太多的事情不尽如人意让我着急上火。慢慢地,尤其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突然间悟到了:孩子的成长和我们的想象的不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我们必须允许他们犯错误。于是,我慢慢地沉淀了下来,不再急躁,急于求成,而是允许他们犯错,慢下来,伴随着他们成长。对他们的每次进步给予鼓励,对于出现的问题,跟他们进行沟通,用爱温暖他们,从而让他们改变。这一过程不只改变了他们,也改变了我自己。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成长。</p><p> 多年的教学,也让我的教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一路走来,真的是边学习边成长。一次次的级部研讨课,一次次的外出学习,一次次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每次都能让我有所收获。把学到的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才有了今天的成长,才慢慢地让我真正地了解了教育的内涵,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p><p> 我们常说“教学相长”,事实证明真的如此。我们陪伴了孩子,孩子促我们成长。在教育这场修行中,让我们且行且珍惜,且行且成长。</p> <p>  我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我一下子就被这题目给吸引住了,因为花开需要我们用心呵护,需要时间来等待。</p><p> 故事是这样的:朋友出远门前托我照看山中的庭院。朋友很勤快,而我却很懒,因此春天来临时,院子里冒出几簇嫩嫩的叶芽,不到两个月,竟开出了五瓣的紫色或褐红色的小花,一缕淡淡的幽香弥漫整个庭院。我采撷了一朵花和几片叶子,让一位研究植物的朋友看看,没想到的是,朋友竟告诉我这是腊兰花,是兰花中的稀有品种,一棵就价值上万呢。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时,他竟然愣住了,他通过电话告诉我,每年春天,朋友都认为那只是普通的野草而已,于是每年春天牙尖刚出土就被他拔掉了。</p><p> 这是我无意中看到的一篇文章,看了后颇受启发:“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说得多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吗?有时还没有等到花开,或者根本就没有耐心,就已经着急下一步了,这使得许多原本就是珍奇的腊兰与我们失之交臂。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对待那些不起眼的"后进生",那些不敢问,不善问,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多给自己也多给他们一点时间,一点机会,有时等待与宽容,也会换来一片美丽的风景。我们班有一名男生,小小的的个子,黑黑的皮肤,因父母离婚,常年跟着爷爷奶奶居住,孩子非常聪明,尽管上课经常开小差,但不会的题稍微一讲就明白,就是特别调皮,给爷爷奶奶惹了不少麻烦。前几天放学送队的时候,他的爷爷拦住我说:“李老师,实在不好意思,我想给孩子办转学。我和老伴年龄太大,没有精力也没有体力去照顾他,想把他送到私立学校试试,孩子和你们在一起四年了,有感情,他死活不去,您能和他聊聊吗?”边说边把孩子往外推,不想让他听见我俩的谈话,孩子也猜出来了,对着爷爷说:“爷爷,不去,我不去……”看着孩子不舍的样子,我的心里非常难受,虽然他调皮、捣蛋、惹麻烦,但那一刻他就是一个孩子,他想留在爷爷奶奶身边,想留在这个学校,想留在和他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之间。他也不过是个8、9岁的孩子,想留在这里可又无能为力,有时看着他的空位置,眼前又浮现出他那黑黑的脸蛋露出洁白牙齿的样子,不免有些难过。他离开学校有两周的时间了,祝愿他在新的学校,遇到一群善良的同学、温柔的老师,也祝愿他能把在这个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继续保持下去,更祝愿他这棵小草,在新的环境也能开出属于自己的漂亮的花朵。</p> <p>  从每一天的第一缕阳光里,我们感受一种温暖;从天地的灵气里,我们感悟智慧;从爱的思考里,我们产生无限的情思。</p><p> 斗转星移,年复一年,在春夏秋冬的更替中,我们领略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p><p> 春天到了。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伴随着窗外小鸟的叫声,我们开始播种,我们荆条爱的种子,细选智慧的种子,播撒希望的种子。情思在我们的笔下流淌,在我们教案的设计里演奏着美妙的乐章。在我们课堂的主旋律里,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延续着和谐的美好。笑容在我们的脸上,就像花海里演奏的箜篌,幻化成“昆山玉碎凤凰叫”的梦想。</p><p> 夏天到了。绿树成荫,阳光灿烂。伴随着禾苗的茁壮成长,我们开始酝酿,开始孕育,开始顺着攀登的阶梯,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我们阅读经典,吸收前人的智慧,推陈出新;我们语音凝练,目标明确。顺着河流,顺着山川,顺着大自然的纹路,我们梳理着知识的脉络;踩着前进的鼓点,前进在充满希望的路上。</p><p>秋天到了。瓜果飘香。那红的苹果、绿的葡萄、紫的枸杞,沙瓤的蜜瓜,哪一个不是辛勤劳动结下的果。在奉献的日子里,我们编织着孩子们的未来,编织着别人的梦想。孩子像花儿一样,他们太需要阳光雨露、清风花香。大漠长空、雁叫霜晨、曲水流觞、吟啸高歌、我们在课堂上展现一幅幅图画;金戈铁马、大江东去、春花秋月、明月半墙,我们用心灵吟咏最美的诗章。我们儒雅大气、自信深蕴。激昂处指点江山、纵横捭阖,委婉处弱柳扶风、烟花三月,深情处清泉石上、伞擎雨巷。</p><p> 冬天到了。白雪皑皑,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大雪封山,自然界的好多动物都冬蛰了,可我们依然奋斗着。我们不是战士,却战斗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一间教室,面积不大,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穿越时空、漂洋过海。我们用精心准备的课件,更用自己真挚的爱,演奏着家国情怀不朽的乐章。</p><p> 不用疑惑,不用迷茫,我们正在一步步实现着美丽 的梦想。一年年的岁月留下了印记,几十年过去了,老去的只能是我们的容颜,不变的是我们的信念和梦想。这缕缕情思正汇聚在一起,在春华秋实的轮回中,成就着树的年轮,镌刻下树人者的群体雕像。</p> <p>  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今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振动,在这里,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回忆着与学生的点点滴滴,一起细细地品读。&nbsp;</p><p>一、教师要做自己的主人&nbsp;</p><p>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一是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特别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应该明白自己的优缺点。二是要自己选择,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己选择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己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教出你“自己”来。四是自己评价自己,自己教的好不好自己要总结,只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p><p>二、教师要继续学习&nbsp;</p><p>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进步,便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必须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nbsp;</p><p>三、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nbsp;</p><p>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如果你的领导、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你的学生的家长们都“口口相传”地赞美你、敬重你,你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你终将被时代淘汰。我觉得今后的生活应该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爱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让自己活得美丽、洒脱而开心。&nbsp;</p><p>四、“欣赏缺憾”&nbsp;</p><p> 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多美好,也有许多的缺憾,就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直面它,欣赏它。作者认为 “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爱”。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足够热爱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体验生命中的每一点感动,哪怕这感动并不是美好的。可以这么说: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赏缺憾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nbsp;</p><p>五、永不放弃&nbsp;</p><p>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这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nbsp;</p><p>六、“学会倾听不容易”&nbsp;</p><p> 学会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倾听不仅是一种交往艺术,更是一种美德。教师当然需要倾听,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之余,善于倾听又会让你交到知心朋友,拥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因此,学会倾听真的很重要,通过它会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也会让你得到许多东西。&nbsp;</p><p> 读着著作中的每个建议,就像登上了每一个台阶,我就感到了我们职业的光明,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对孩子,也多了几分宽容,我会因此更从容地走好自己的未来之路。</p> <p>  从教经历中,一定会遇到一些学习习惯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对待学习缺少激情,对待老师的引导教育,难以持续进步,最终无法真正转变。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认为应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经过持续激励来进行教育。</p><p> 我们班一位学生平时听课不太认真,总是不自觉地走神,课下作业也总是拖拖拉拉,经常完不成,成绩也一直处于下层。一到四年级一直都是这样的状态,尝试过多种方式进行教育转化,效果却总是昙花一现。作为教育者,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用心教育转化这样的学生,如何真正改变他的这种不良习惯,还需要一个长效机制来真正改变他的习惯。</p><p> 这天上语文课,板书课题后,我回头看到第二排的他正回头看向后面的同学,平时提醒过他多次上课要专心,此刻我不想再提醒。我对学生们说:“课堂上如果有同学发言,大家可以像英君这样回头注视着发言的同学,这样听课既有效,又能表现出对发言同学的尊重。”他有点脸红,马上转身做好,注意力一下子又回到了课堂,我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他心领神会,听课的状态明显提升了。课堂的一个简单的提问,我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听课认真的他,在我的示意下,他缓缓举起了左手,我像发现了新大陆,马上指名让他回答。一句不太流畅的发言同样赢得了我的表扬:“今天英君听课真认真,发言也很有自信,好样的!”一句中肯的评价好像一簇小火苗,一下点燃了他听课、发言的热情,一节课下来,他共举了7次手,我特意让他发了4次言。下课后,还能感觉到他的神采飞扬。</p><p> 按说,这节课对于他来说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通过鼓励成功激发了他的内在动力,课堂上表现足够积极,听课也足够认真,但对于他平时散漫的习惯,这还远远不够。要想改变一种习惯,</p><p> 必须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持续反复的过程,才能得以稳固下来形成新的习惯。所以第二天一上课,我又特意提醒:“上节课英君等几位同学表现积极,相信大家这节课能有更好的表现。”这节课,他举了5次手,发言3次,中间还有两次走神被我暗示,但总的来说听课的状态很好,发言质量和信心都有提高。课下正好和他走到一起,我又一次肯定了他课堂上的表现,并给他暗示作业也要积极去完成。这种鼓励我还在持续,而且要一直延续,在他没有真正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之前,我会倍加小心地呵护他内在的那团小火苗,从课堂上蔓延到课堂外。</p> <p>  入职将近四年,最深的感受就是:累并幸福着。</p><p> 看到孩子的进步,内心是满足的,这种进步需要老师的赞美、鼓励使之持续下去。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p><p>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作为一名,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是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p><p>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应该,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p> <p>编辑:孙斌</p><p>审核:教科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