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助推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给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展示自我的平台。新都中学物理组成功举办了以“同课巧设计,异构显匠心”为主题的同课异构活动。</p><p class="ql-indent-1">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即相同的课题,不同的演绎,任课教师通过互相观摩课堂,既感受到不同的老师对教材的“个性”解读,又领略到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的不同的教学效果,让教师在比较、反思、碰撞的过程中促进专业成长。</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精彩课堂⭐️🌟</b></p><p><br></p> <p class="ql-indent-1">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物理组的课题为八年级下册—《力及其作用效果》,刁慧楠、冯炜杰、王杨三位教师同台竞技展风采。在同样的阶梯教室,同样的课题,不同的老师,迥异的教学风格,同样彰显了精彩的课堂。</p><p><br></p> <p class="ql-indent-1">刁慧楠老师以中考体育运动考试引入新课,贴切学生生活实际,并以大任务的形式贯穿整节课,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课堂有秩序又充满活跃。</p><p><br></p> <p class="ql-indent-1">冯炜杰老师以举重世锦赛新闻报道为情境,引入力的概念,在学生认识力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联系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概念“力”。</p><p><br></p> <p class="ql-indent-1">王杨老师执教的本节课,知识点的处理细致入微。以足球展现的不同形式为大情境,学生逐一分析不同足球的受力情况,让学生在足球的状态变化中去认识“力”。</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评课研讨☀️☀️</b></p><p><br></p> <p class="ql-indent-1">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物理组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效应,各老师间博采众长、团结协作、相互提高、共同进步,达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效果。大家认真参与听课活动后,在评课研讨环节各抒己见。</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戴涛老师交流了对三节课的评价与收获:</b></p><p>刁慧楠老师的课堂:本节课的设计活动贴切学生生活,从学生整节课的表现和反馈中可感觉到对本节课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效果理想。</p><p>冯炜杰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方向去思考。每一环节的情景设置简单却效果大增,简单的情境,更易让学生理解。</p><p>王杨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各个知识点的细节处理非常到位,所以对于基础的知识理解,学生更易掌握。</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郑永娟老师分享对三节课的评价与收获:</b></p><p>刁慧楠老师的课堂:整堂课都以中考体育运动考试为大情境、大任务,一节课都在围绕这个问题去展开本节课的知识讲解,让我们对“大任务”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王杨老师的课堂:以足球引入新课,引人入胜。对足球的不同状态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p><p>冯炜杰老师的课堂:课堂中每个问题都有情境引入,比如每次鼓掌都有不同的问题代入,处理的细节到位,考虑问题齐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王培丽老师分享对三节课的评价和收获:</b></p><p>刁慧楠老师的课堂: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明快大气”。课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中考体育为情境,每一环节都带着情境任务去学习认识新的知识。</p><p>冯炜杰老师的课堂:整堂课的内容,扎实有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都列举了很多细小的生活实际,易发掘,学生易理解,让知识更扎实的掌握。</p><p>王杨老师的课堂:课堂呈现的效果“柔美细致”,以足球的运动状态变化设置为本节课的大任务,并贯穿整节课,课堂紧凑,细致入微,学生反馈效果不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田敏老师交流了对三节课的评价和感受:</b></p><p>刁慧楠老师的课堂:教室自身素质高,教态自然大方,让听课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其中。问题提前设置,引导学生回答,规范要求,提高效率,节省时间。</p><p>冯炜杰老师的课堂:课堂教学中设置多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小情境,对于问题的引入以情境代入,更便于学生理解。很多细节处理思路新颖,同一情境可在不同的环节中设置使用,得到不同的效果。</p><p>王杨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德育教育的升华,比如对物理学家的牛顿的钻研精神,值得大家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刘增斌老师分享了三节课的评价和感受:</b></p><p>刁慧楠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齐全,环节细致入微,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肯下功夫。在每一环节的转折过渡处,设置的问题层层递进,值得思考。教师自身也具备自己教学风格和素质,整体效果很好。</p><p>冯炜杰老师的课堂:对于每一环节的知识归纳及时总结,便于学生理解,结论生成时,让学生得到清晰的知识框架。课堂实验探究,敢于创新,大胆操作,但在实验探究前的问题设置如果再详细一点,而不是笼统概括问题,会更好。</p><p>王杨老师的课堂:课堂中让人有一种柔情美的感受,每一环节设计非常的细致入微,学生参与度高,非常积极。如果语言再更有气势与其他老师结合会更加完美。</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崔志红主任交流了对三节课的评价和感受:</b></p><p>刁慧楠老师的课堂:本节课的中考体育运动的大任务设置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将大任务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大任务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探究。但是本节课中,教师授课风格有所改变,让课堂气势显得有点平淡,问题设置可再细致,便于学生理解。</p><p>冯炜杰老师的课堂:教师整节课的状态都非常好,底气十足,充满激情。在教学环节的问题设计有层次性,用同一情境引入不同的问题,过渡自然。如果能把大任务大情境更好的贯穿整节课堂,效果会更好。</p><p>王杨老师的课堂:教学每一环节提出的生活实例有针对性,足球比赛中每次对足球施加力,都有不同的作用效果,让学生更好的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的设置有指向性。如果把板书更详细,课件内容停顿播放,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丛杨老师分享了对听课后的评价和感受:</b></p><p>刁慧楠老师的课堂:教师课堂风格有所变化,上课不骄不躁,紧致有序。设置的大任务情境贯穿整节课,设计了大量的实验探究,学生参与度高。问题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配合完美有效。</p><p>冯炜杰老师的课堂:教师列举的生活实例,贴近生活,但如果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生活实例会更好,让学生多发言,多练习。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给每个孩子机会,非常有爱心。</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张德学老师分享了对三节课的评价和收获:</b></p><p>冯炜杰老师的课堂:对每一位学生都很亲和,关爱每一个孩子,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情境的设置每次都跟着新问题的引入,更有利于学生思考。课堂也要考虑学生安全问题。</p><p>刁慧楠老师的课堂:每一个思考问题的设置,都提前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路清晰,得出结果时更具有逻辑性,让课堂效率大大提高。</p><p>王杨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知识点的细节都非常的注意,处理到位,让学生跟着教师一点一点的去理解并掌握新的概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丛萍萍老师分享了三节课的评价和感受:</b></p><p>刁慧楠老师的课堂:整节课教师环节设计非常齐全,时间安排恰当,课堂环节紧凑,课堂效率高。</p><p>冯炜杰老师的课堂:教师个人素质很高,表达能力很强,每个问题的设计都很巧妙,但是如果能更多的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总结,会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p><p>王杨老师的课堂:每一个教学环节过渡自然,大任务情境中足球的运动情况设计新颖,对新的概念定义及时总结到位,每一环节问题处理细致入微。</p> <p class="ql-indent-1">活动最后,刘湘荣老师对本次同课异构活动进行总结,提醒老师们,在设计教学任务前,要先结合课标,明确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设计中,有针对性的去攻克解决。同时,也肯定了物理组年轻教师的风采,并对年轻教师提出了殷切的期望,鼓励年轻教师多听课多学习多探讨,并主动了解优质课的特点和要求。</p><p><br></p> <p class="ql-indent-1">学无止境,教研无止境。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听评课活动,物理组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极大地提升了物理组的教学水平,教育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更新。只有不断教研,才能在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用好教材的礁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相信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物理组老师们的教研之路会走得更稳,更远。</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