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每年四月份,接受咨询时家长问的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孩子是否该提前升入小学。 到了九十月份,很多新生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一般又集中在为什么孩子入学适应困难、为什么孩子刚入学就不喜欢上学、为什么老师总是反映孩子不会听讲、坐不住、老跑神、特粗心、小马虎</p><p> 小学低年级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一般集中在孩子“太小”(其实生理年龄已经到上学年龄了)、孩子没“长熟”就上学了、“有问题”、家长操之过急了(提前上学)、学习能力不足、幼儿园没教到位…</p><p> 现实中我们会观察到好多类似的孩子:刚入学就厌学;上课老管不住自己磨蹭;不会听讲;不懂得遵守课堂纪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笨手笨脚;自理能力差;不会与同学相处;经常哭哭啼啼,这些都是由于孩子没有达到入学成熟水平提前上学的结果,有些家长可能会质疑:我家孩子已经满6周岁了,达到入学年龄了呀?其实入学年龄和入学成熟水平是不一样的。本书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此。</p><p> 《儿童入学成熟水平》包括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学习品质等因素。</p> 孩子学业灵不灵空间知觉来确定 <p> 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有些孩左右不分,从拼音字母到数字、从汉字认读到书写,经常出现左右倒的现象。有时我们急了,恨不得反着来教他。在心理学上,孩子的这类问题叫空间知觉障碍。</p><p> 空间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般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例如,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分析器的协同活动都能反映物体存在的空间特性。</p><p> 空间知觉的发展存在三个关键期:一个是胎儿9个月左右时母亲运动的状况,这对胎儿前庭平衡系统的建立与学习最为重要(所以我们提倡“遛胎”);第二是出生之后从仰卧到俯卧的“龙抬头”、从被抱到被背的两次空间旋转完成的情况(所以我们提倡孩子“百日”时的翻身抬头训练,鼓励放弃婴儿推车,多背多抱);第三是学习爬行的情况(所以我们提倡爬行训练),爬得越多越有利于孩子对空间关系的认知。</p><p> 空间关系不好的孩子,可以通过一下途径进行练习。</p><p><br></p><p><br></p> <p> 空间知觉锻炼还有许多方法,如:走迷宫、找对应、看图摆图形。</p> 阅读组速度快与慢视觉辨别是关键 <p> 小学老师在教学时经常使“卡片教学法”一一教师出示卡片、看谁先辨认出卡片上的动物、图形、数字、母或文字等孩子们争先恐后抢答,但回答情况总是参差不齐。这其中,孩子视觉辨别能力的强弱是孩于回答问题产生差异的重素之一。</p><p><br></p><p>视觉辨别能力是指个体把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能力和求异能力两个方面。所谓求同能力就是发现二者的相同之处,求异能力就是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p><p>如:在比较“b ” “p” “d” “q”时应说出其中的异同;辨别简单的形近字“由” “甲” “人” “入”等。</p><p><br></p> 观察能力强与弱背景辨别来开拓 <p> 小学老师教生字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字的偏旁、部首,观察字的结构、特点,拆解字的笔画与笔顺,总有些孩子“不开窍”。区分形近字、看图说话时,这类孩子的“迟滞”表现更为明显,别人能发现的他们却迟迟找不到,别人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的,他们却想不到,数学应用题别人只关注数字和问题而他们确常常关注其他无关的因素…</p><p><br></p><p><br></p> 读写能力好不好视觉填充见分晓 <p> 历史上流传过很多“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故事。一眼就能看出十行的内容,读书的速度之快可以想象。其实真正的快速阅读根本不存在这种接近整体认知的模式,而是善于抓住每一行的关键字词,然后通过视觉填充与视觉想象的途径估猜大概内容。</p><p> 智力拼图游戏,家长可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让孩子知道许多的“部分”能拼凑成一个“整体”,以及一个“整体”是由许多“部分”所组成的。学生在学习生字时,既需要整体认读,又需要把生字拆解为偏旁部首进行记忆与书写。</p><p> 培养幼儿视觉填充的方法有很多,如:拼图、涂颜色、续编故事…</p> 掌握汉字牢不牢视觉再认很重要 <p> 语文的生字复习经常用的方法是“卡片教学法”,教师手举一沓写有生字的卡片,依次展示,要求学生既快又准地齐声读出来,结果肯定会总有人先于集体,总有人略慢于集体,总有人等大伙儿读完了还没反应过来,还有人会读错… </p><p> 视觉再认能力差在小学低年级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字记忆水平,中年级之后会影响孩子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p><p> 如果孩子在上述方面存在困难,可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抓紧训练。</p><p>如:猜谜语游戏</p><p> 再现图形</p><p> 练习物品摆放</p><p> 缺了哪种颜色的笔</p><p> 找不同</p><p><br></p> <p><br></p><p> 练习物品摆放</p> <p><br></p><p> 缺了哪种颜色的笔</p><p> </p> <p><br></p><p> 找不同</p> 视知觉速度若快学习成绩不会赖 <p> 小学老师经常在课堂上采用“卡片教学法”,比如语文老师依次出示生字卡,看谁认得快;数学老师出示算题,看谁算得快;外语老师出示汉语,看谁英语说得快。这些教学活动中总有些孩子比人“慢半拍”,别人已经脱口而出了,听到答案后他们方才想起,有如梦方醒的顿悟感觉,每次也希望与人同步,可是总觉得赶不上别人。</p><p> 有研究发现学困生阅读效率低,阅读理解成绩差,在阅读文章、加工拼音、理解图片、搜索日上都同样存在问题。</p><p> 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知觉速度训练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提升其视知觉速度。</p><p><br></p> <p> 古人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竞争低龄化、激烈化的当今社会和“二岁定终身”的法则,已经注定这些“起跑缓慢”的孩子将会被无情地甩在后面。而根据我们的观察,许多孩子的“毫厘”之处正是不为世人所了解的“入学成熟水平”。</p><p> 我们考察了这些行为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与状态后,可以判断孩子是否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成熟水平。孩子如果达到了“入学成熟水平”,在学习与掌握知识,理解教师语言、眼神及动作暗示等方面会十分迅速,被老师表扬的机会就会多些,而老师的积极评价又会影响着周围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决定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样,孩子的自我定位就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孩子未达到“入学成熟水平”,尽管孩子并不笨,但由于与大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就会陷入消极的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导致“学力不济”性学业不良,迟缓、多动、违拗等行为问题,不会听讲、磨蹭等学习习惯问题,紧张、焦虑、自我评价低等心理健康问题</p><p>由此可见,单纯以生理年龄作为入学标准是失偏颇的,盲目地让孩子提前上学更不可取,必须依据孩子的心理年龄即入学成熟水平来判断孩子该不该入学。</p><p> 让孩子有尊严的开始学习生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