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阿舍彝族乡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该乡巨美村委会的西北冲自然村召开。阔别三年后,曾经在巨美村当了27年的村党总支书记,现任斗南村党总支书记的王自福再次回到西北冲时,有感而发到:“以前西北冲寨头的这个坡坡,由于坡度很大,牛马来到这个地方一爬坡就要屙屎,是出了名的“牛屎坡”。我在这里当支书的时候,真的是来一回气一回啊。如今,坡坡依然在,只是牛屎马粪不见了,没想到西北冲还能变得这么干净!”然而,在感慨之余,他心头还有个不解的疑惑:这个“牛屎坡”怎么没有牛屎了呢?在他印象当中这个“顽疾”是基本无法根治的!以前他还在巨美当支书的时候,因为这个“牛屎坡”整改的问题让他没少挨领导骂。于是,他开玩笑地向巨美村现任总支书记李顺发质问到:“小鬼,你们的牛屎去哪里去了?是不是听说今天要来你们这里开会,所以提前铲掉了?”“没有啊,老书记,我们寨子里面的道路上都没有牛屎的啊!你看到刚才牵着牛过去的那个老倌没有,他是不是扛着一把铲铲啊?现在我们的村规民约规定,不管是哪家牵牛马出门的,必须要带上铲铲,牛马在路上屙屎的话要赶紧铲掉的。”看到老书记这么一问,李顺发连忙解释到。哦,这样啊,王自福似乎才想起来,他所在的斗南村村规民约也有这么个规定的,于是他悻悻地说到:“我们斗南也是这样规定的,群众牵牛马出门也要带上铲铲,你别说,这项村规民约还非常管用哟。”哈哈哈,两位村总支书记开心地笑了起来......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牛马随地大小便无人管的现象较普遍,给农村空气和水体造成了污染,影响了村容村貌,还滋生了大量蚊虫,增加人们感染疾病的风险。特别像阿舍这种高海拔乡镇,由于气候冷,农作物产量不高,群众大多选择养殖大牲畜卖,有的农户养殖本地黄牛多达几十头,路上“牛屎成堆”现象更为突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不断提升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总要求顺利实现,阿舍彝族乡以创建省级卫生乡镇为契机,要求各村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扎实发动村庄清洁行动年度总攻,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等各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其中,针对大牲畜随地大小便无人管的“老大难”问题,该乡狠下决心、多措并举,拿出实招加大整治力度。 <b>一是在制度上完善保障。</b>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管理,按照权责对等原则要求农户管好自家的牛马,及时清除自家牛马在公共区域产生的粪便垃圾。对不及时清除牛马粪便,违反村规民约的,将其列为“不清洁户”在《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的“黑榜”上进行公示曝光,接受群众监督整改。同时,暂停为其办理一切公务服务,待其整改达标后方可恢复为其办理。 <b>二是在力量上大力支持。</b>乡党委政府按照一人包一村的原则,安排乡级在编在岗的国家公职人员分别兼任一个自然村的“村长”,负责挂包并牵头组织本村干部群众扎实开展好爱国卫生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乡政府多方筹措资金购置铁锹3000把,免费发放到养殖户家庭,方便养殖户牵牛马出门时带上铁锹,及时铲除牛马在公共区域内产生的粪便垃圾。 <b>三是在执行上长期坚持。</b>乡挂村工作队、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组成联合工作组,深入各村各寨逐户发放《人居环境整治告知书》,广泛宣传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并让群众签字确认,做到政策告知和群众知晓全覆盖,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开展。 <b> 四是在督查上加大力度。</b>将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乡党委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将“小铲铲”制度落实情况列为重要督查指标,由乡纪委联合乡爱卫办每周对各村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查指导。对“小铲铲”制度落实不力,整体评价为“差”档次的村,列为“不清洁村”要求立行立改,并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书面通报。对连续两周被评为“差”档次的村,由乡党政主要领导和乡纪委领导约谈其兼任“村长”的国家公职人员,由村党组织书记约谈该自然村的村小组干部和公益性岗位人员。 通过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和严督实导等多举措的有力实施,该乡“小铲铲”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牛屎成堆”现象逐步消除,群众牵牛出门带铲铲意识进一步增强,村容村貌得到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