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 探究 合作 创新——记兰州市中小学STEAM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培训

天天向上

<p> </p><p>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全市中小学STEAM教育种子教师综合能力,发展素质教育。2020年12月17到18日为期两天,参加了由兰州市教育局主办,白云、康峰名师工作室承办,兰州市教科所协办的兰州市中小学2020年STEAM教育教学研讨培训。本次活动共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会场。</p><p> </p> <p>  17日上午,培训在兰州东郊学校简短的开班仪式后拉开帷幕,来自不同学校的近百名老师观摩了五位老师的STEAM课堂展示。</p><p> 首先东郊学校的谢晓斌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保护家乡生物的多样性》,以动画片引出课题,将动画制作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美学素养、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剧本编写能力。</p><p> </p> <p>  第二节课是由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高晔老师为大家带来《运动的快慢》。课程中老师创设情境,分组合作用实物小车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p> <p>  第三节课是水车园小学王红妮老师职教的《小学STEAM课程教学展示》。整个课堂以绘制草图、小组制作、分享展示环环相扣,孩子们深度参与,趣味浓厚。</p><p> </p> <p>  下午第一节课由安西路小学李广平老师带来《青蛙的生长变化》。课堂上,学生分组设计故事情节,制作创作模型,探究青蛙的生长过程。</p><p> 第二节展示课由马飞老师执教《创意稻草人》,课程氛围轻松愉悦,从建模过程到搭建环节让孩子们逐步设计制作稻草人。</p> <p>  观摩课后,专家与老师们积极发言,研讨氛围浓厚。专家对几节课进行了点评,专家提到STEAM课程对老师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我们要明确课堂目标,在课程发展上把握核心素养和核心理念。在课程定位上,我们不能把STEAM课程简单定位于学科课程上,而是对孩子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提升,思考的提升。最后专家给了老师们几点建议: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丰富的教育知识;最后要以探究,以问题为导向,重视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结果。</p> <p>  研讨之后由城关区教师发展中心颜嘉逸专家为我们带来了《指向深度学习的steam教育》的专题讲座。颜老师带我们一起解析了STEAM教育、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创客教育的共同特征以及深度学习的研究发展阶段。归根结底,都是指向孩子们的深度思维发展。通过满满一天的学习,对STEAM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p> <p>  第二天的学习在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三个分会场的老师集中到总会场。中国教育研究科学院王勇专家做了《从自动化到人工智能——人类面临的时代变局》的专题讲座。王老师从互联网、物联网、5G时代带老师们一起回顾了我们变革时代的发展历程,从阿尔法狗到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为老师们剖析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思维模式培养的方式方法。王老师专业的科技知识,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p> <p>  下午,王勇老师以纸车撞撞撞为案例,利用六何分析法( what何事,why何故,who何人,where何地,how何法,when何时)分析了SETAM课程设计的过程。 </p><p> 讲座后,几位专家和全场老师们进行了以中考、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STEAM教育发展之我见为主题的论坛会,几位专家耐心解答了现场老师们关于STEAM发展形态、发展特点等问题的疑惑,深入解读了教育部最新推出的教育改革文件,分析了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p><p><br></p> <p>  此次培训既有课堂观摩,又有讲座和现场论坛答疑,培训从理论到实践,我对STEAM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对STEAM课程设计有了整体的把握。在今后的课堂上,对孩子们的人格发展,思维能力的提升要深入探究,提升自己的专业性。</p>

老师

课程

教育

课堂

兰州市

专家

素养

研讨

探究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