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绽放精彩”——记黄小骨干教师教研课展示

<p>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这个冬天,飘零了满地的落叶,干枯的叶脉,承载不了彩虹的梦。2020年12月18日, 徐州市大黄山实验小学邓娜教师带着三年级的孩子们一起编织着教学梦,给黄小的家人们带来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间隔排列 》</p> 集体备课 <p>  集体备课时,主备人先从课标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学的重难点以及自己的教学设计等一一阐释。在同学科教师的积极讨论下,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p> 课堂教学 <p>  邓老师仪表大方,声音柔美,课堂中能充分利用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有效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把一节枯燥的数学课上得很精彩。</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18px;"><i>课堂展示</i></b></p> <p>设疑引入 初步体会</p><p> 邓老师用三个题目,前两个是平均分问题,最后一个是间隔排列问题,学生有疑问,从而导入课题,引领学生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规律 。</p> <p>探究新知 感知规律</p><p> 邓老师利用教材安排的情景图,让学生们在兔子乐园的画面中发现间隔排列的特点。</p> <p>比较数量 交流发现</p><p>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发现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一。</p> <p>寻找方法 解释规律</p><p> 完成表格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发现规律,并产生疑问。学生用圈一圈的方法,发现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物体的数量多一。</p> <p>习题巩固 深入探究</p><p> 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发现规律2 ——当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 。</p> <p>知识运用 习题展示</p><p> 孩子们很轻松的把两个规律都运用到这道题中 ,很完美的完成了习题 。</p> <p>回顾总结 体会收获</p><p> 邓老师请学生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体会。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p> 听课 <p>  “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听课,发现教师课堂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慢慢体会,细细揣摩,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教学质量。</p> 评课反思 <p>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课后,同学科教师根据听课记录,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在交流,沟通中,实现共同进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p> <p><br></p><p>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通过教研活动,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图片来源:李敏 </p><p>美篇制作:李敏</p><p>文字审核:胡彬彬 邓娜</p>

学生

教师

物体

规律

发现

习题

课堂

课堂教学

间隔

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