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心得体会(二)

Sodas

<p> 陈静静博士在书中写到,那种“假装学习”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有时候表现出来不一定成绩不好,或许还不错,但他们会是潜在的“隐性学困生”。因为大部分时间,他们都是在浅表学习。所谓浅表学习,如果按照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来看的话,浅表学习通常在分析、评价和创造层面是达成度不太好的,那么学生到了更高年级,就难以产生高品质的思维成果,到了初中二、三年级就会暴露出来,比如放弃学习,出现课堂“趴睡”现象。</p><p> 据我分析,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生态和方法有着正向关联。那么,我们的课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态,又需要进行哪些变革呢?而我在课堂上,需要做哪些努力,才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呢?</p><p>对于这些问题,陈博士提出的是“深度学习模型重构”。这里所谓“深度学习”,是基于“浅层学习”提出来的。1976年美国学者首次提出“学习层次”概念,他们认为,浅层学习是处于较低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不容易迁移;而深度学习是处于认知的高级水平,涉及高阶思维,可以发生迁移,比如分析、评价、创造等。具体说来,深度学习有六种相互关联的核心竞争力。即掌握核心学业内容、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有效沟通、协作能力、学会学习、学术心志。</p><p> 问题又来了,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这些高阶思维,是一个万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留到下一次读书笔记来写吧!</p>

学习

思维

课堂

深度

浅表

学生

层次

高阶

评价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