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辜负了《大秦帝国》

江乐

<p class="ql-block">  十一年,从2009年相继推出的《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之系列上演初始。从献公刚烈、秦孝公识才、商君求变,到惠文王图强,昭襄王四面出击……六世余烈积于嬴政一身,一统天下,其画面将是何其壮哉。故,一直盼秦王朝一统天下这部史诗级的终极历史巨作精彩上演,让国人一饱眼福。却不幸被一部堪称无聊的宫庭闹剧草草收场,大气磅礴的感觉没了,让人热血沸腾的场境没有了,引人入胜的情节没有了,催人泪下的桥段没有了,让人欲罢不止的牵挂没有了。草草看完几集,波澜不惊、毫不悬念、甚至让人欲笑不能,失望至极,遗憾万分。大有不吐不快之意。</p> <p class="ql-block">  先说片名。前三部片名,第一部叫做大秦帝国之裂变,第二部叫做大秦帝国之纵横,第三部叫做大秦帝国之崛起,可谓大气磅礴,霸气侧漏,三部片名按高度还原历史的角度,用裂变、纵横、崛起三个词组把秦国由弱到强真实反应了出来。就是秦国从秦孝公时代开始变法崛起,然后秦惠文王率领秦军东出,其次到秦昭襄王时代六国联合抗秦,这一部部实则就是对于秦国由西垂小国崛起成为西方大国,再到后面一统天下的历史,所以我们就觉得到了秦始皇时代统一天下。若按历史进程,或许将本片全名用主题曲之名天下为《大秦帝国之天下》这既符合前三部片名之押韵,又符合人们惯性的逻辑思维,形成一部完整系列历史剧目。未曾想突然摇身一变,一改延续,传承前三部片名的贯例,赋予本片名为《大秦赋》咋听,以为哪个脑残的导演,导演了一部突破道德底线的黄色电视剧,叫人哭笑不得。真正追过前三部剧的影迷,一念片名也觉得怪怪的,顿时有了种铁血娘炮的感觉,叫人不法接受。</p> <p class="ql-block">  再说剧中这帮女性角色,其表演简直是在公开调戏观众智商、情商,没有一个能够撑起整个剧目 。朱珠饰演的一国太后------赵姬,她演的赵姬在赵国带着幼年秦王政时还算正常,把一个母亲在危难时刻护佑儿子的母亲形象饰演得基本到位。但至从踏入咸阳城那一刻起,后面的所有表演只有一个“浪”字,跟吕不韦的眉目传情甚至是为浪而浪,在百官和宗室面前没有点母仪天下的威仪,即使要从还原历史真像的角度也可通过更为隐秘的手法体现其生性淫乱、德不配位的本性,采用这种拙劣的手法让人实在是无法接受。回顾当年宁静出演的芈八子,浪则浪矣,但危难之时从不含糊。深明大义,尽显一国之母的风范。</p> <p class="ql-block">  其嬴政身边的侍女冬儿。美,与秦王政在赵国时历经磨难、相依相存,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本剧中属于一个虚构的角色,历史上是否有其存在尚需考证,既然存在于本剧,就应该赋予其一个较高的人物存在高度,像《康熙王朝》中的苏麻喇姑,一个穿透人心、让人垂怜的角色。而在本剧中,冬儿却成了一个大花瓶,毫无见识。在秦王谋划赵国王位时,她居然能说出“赵偃是坏人”这样幼稚的话来,还力主对人质的赵太子赵佾突施报复,如此蠢材怎能侍奉王驾?或许是编导脑残,把这样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对剧情毫无助力,亳无看点。</p> <p class="ql-block">  稍有些见识的芈华和齐国公主,其个性和魅力本应得到较好地诠释,至少在助力秦王政被太后赵姬推迟亲政时期应有可圈可点的表现。到后来,才发现基本上都只是成了一个陪衬。不能说两位的演技不行,更多问题还是归结于编导的平庸。如:前几部也不乏感情戏。看看高圆圆饰演的白雪,纯洁、温婉而善解人意,她对卫鞅的爱意透出由内而外的美;再比如令人惊艳的姬狐,在公主的骄傲与小女子的痴情之间随意切换,不得不佩服演员的功力。姬狐与张仪分别前的那个夜晚,那一句“我不走了。”令人潸然泪下,融化了多少男儿的心。唯一的女戏骨邬君梅,硬给塞到了华阳夫人这么一个不咸不淡的位置上,搭这几位“后起之秀”的戏,真勉为其难了。</p> <p class="ql-block">  纵观《大秦帝国》前三部在秦王选角上,可用稳、准、狠来形容:先是侯勇饰演的孝公,儒雅与铁血并重,德与威集于一身,那是真正的人君表率。从纵马疆场的豪迈到处理国政的心细如发,从掌控朝局的大气磅薄到与忠丞的肝胆相照。把一代帝王的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富大龙饰演的惠文王,则是鬼才,那狡黠的小眼神里透着从容与坚毅,那份杀伐决断是独一无二的;在“崛起”中,张博的王者之气发挥到了极致——“寡人不要你们服,寡人要灭了六国”!醉酒之际,张博饰演的“老”秦王与富大龙饰演的“老秦王”神交相会,那一夜,也曾梦见百万雄兵,何等英雄气概!堪称神来之笔。前面是这些演员铺垫的“六世余烈”只为最后一部留给秦王赢政最完美的收官上演,结果始皇帝是这么一个人选,张鲁一设接住,可以说是演得最差的一代秦王。倒是饰演在赵国时期的少年秦王更符合人们的审美观,一个有血性的少年,面对寄人篱下、饱受欺凌的生活却从不屈服 。就连本剧中,冯晖饰演的孝文王和辛柏青饰演的赢子楚,这两个“工具王”存在感也比嬴政强太多了,尤其是辛柏青那句——“今日你若杀我妻儿,来日我一定亲率秦军攻破邯郸,毁你宗庙,你赵氏全族上下一个也休想活。凡天下赵氏之人,皆要为我今日死去的妻儿偿命!”简直演技炸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再说吕不韦这个狠角色的饰演者----段奕宏。这个曾经饰演了多少经典角色的实力派演员,却在饰演吕不韦这个角色上让人感觉多少有些不舒服,是演技问题?还 是入戏太深?亦或是过于生动? 总感觉有些神经质。那种在朝堂上放屁、打嗝,还有那笑声、笑容和时常用左手揉腹的无聊动作,不像一个权倾朝野的权臣,更像一个痞子。曾经是商人的吕不韦,阳谋上位,助赢异人成功登位后其权极朝野,位高权重,在辅佐赢政少年时期时却看不出任何智慧和谋略,平庸地在宫斗闹剧中穿行。其如何斗败宗室,大权独揽的细节本应着重交待,却被一笔带过,进了一次蒙将府出来就取得了上将军绝对支持,在朝堂上公然支持吕不韦一介商人领兵出征,助其首次建立威信。如此种种,毫无铺垫就呈现的结果着实叫人费解。对人物形象的构成缺乏有力的支撑。</p> <p class="ql-block">  《大秦赋》 这李斯一出场,是王绾也捧啊,吕不韦也夸啊,秦王也看重啊,“大才啊!”你大在哪里啊?处理具体事情的能力在哪里?这一点,真应该学学其他历史剧。看看《大清相国》里的陈廷敬。年仅21岁无意中被卷入科考风暴,并成为贪腐势力的眼中钉。但他凭借着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化险为夷,以弱敌强,最终帮忙朝廷破解此案。此后,陈廷敬顺利考中进士,入仕翰林院,并因出众的才学和正直的人品,成为小皇子玄烨的经筵讲官(老师)。</p><p class="ql-block">  顺治驾崩后,玄烨继位,年号康熙。陈廷敬因不愿屈从鳌拜,受到打压,被贬至史馆修书。鳌拜被擒后,陈廷敬被康熙重新起用,并委以重任。此时的朝廷由明珠、索额图把持,他俩都极力想把陈廷敬拉入自己一派。但陈廷敬却不肯结党营私,一心只想为朝廷、为百姓做些实事。他先后出巡山东、山西、云南、浙江,惩治贪官污吏,消除地方弊政。并在朝中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再看看《大明1566》的海瑞如何审案,如何放粮赈灾。《雍正王朝》的邬思道、李卫怎么清理弊政,一目了然。相比之下,《大秦赋》 的编剧对于历史政治的了解显然太肤浅,太停留于表面了,对角色的理解、对历史的研究、对人物内心的刻画,这不是服道化的加分所能弥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到深夜,感觉有些累了,本想把对多数人物进一番 剖析,但剧还没有看完,深恐拿捏不准,就此停笔。纯属个人见解,不足挂齿。总之还是希望类似的历史戏能够更认真、更严谨一点。把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故事讲好,任重而道远。</p>